塞纳河畔

南海剑锋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北京市又发现了一些新冠病毒感染人员,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闲暇无事,我就整理过去的一些老照片,发现了原来在巴黎畅游塞纳河的一些小视频。看见这些小视频,使我仿佛又回到了塞纳河畔,让我有一提笔来写游记的冲动,记录我们在塞纳河畔看到的那些桥和景。</p>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它以漂亮的弧形穿城而过。塞纳河水的颜色是一种浅浅的墨绿色,并非清澈透明,却会撩人无限的遐思。几乎所有的巴黎人文景观,都与这条河有着化不开的浓情,解不开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  许多精美建筑分布于塞纳河两岸,犹如一条银链串连着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在塞纳河上泛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等雄伟壮丽的姿容。</p>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畔不仅两岸风光秀丽,如诗如画,横卧在河上的桥也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在短短的13公里河面上有多达36座各色各样的桥。而且这些桥背后都有一个传奇,一桥一故事,为巴黎凭添了无数浪漫。</p> <p class="ql-block">  巴黎的历史与文化,巴黎的富庶与高雅,巴黎的潇洒与浪漫,都在这条河两岸洋洋洒洒、酣畅淋漓。</p>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由东向西穿过巴黎,法国人习惯把塞纳河南岸称之为左岸,北岸称之为右岸。慕什码头在右岸荣军院桥与阿尔玛桥之间。站在码头上就可以看见左岸斜对面巍峨的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30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慕什码头开始塞纳河畅游。莫斯中文直译是苍蝇船的意思,就是可以四周都能看风景的船。 可能直译名字太难听,所以在中文解说中按法语的读音音译为慕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游轮从慕什码头出发,在欢快的马达声中,游轮逆行向东,向塞纳河上游驶去。</p> <p class="ql-block">  第一座桥:荣军院桥</p><p class="ql-block"> 游船最先经过的是荣军院桥,这是塞纳河上最低的桥。由于左岸不远处是拿破仑的长眠地巴黎荣军院,所以该桥命名为“荣军院桥”,右岸不远处便是香榭丽舍大道、大皇宫、小皇宫。</p> <p class="ql-block">  荣军院桥长152米,由4个大小不一的拱门构成,其中中间的一个有68米长。每个桥墩上都有精美的女神雕像,女神雕像神态端庄,衣袂飘然像从天徜徉而下。</p> <p class="ql-block">  荣军院</p><p class="ql-block"> 巴黎荣军院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位于塞纳河左岸。它是法兰西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其主要是收容安置伤残军人,巴黎军事博物馆也坐落在这里,拿破仑一世的墓也在这里。在军事博物馆中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以时间为主线,参观时博物馆地面上标示的年代让我们清晰地走进历史,印象非常深刻。</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陵墓</p><p class="ql-block"> 荣军院金色穹顶之下是拿破仑一世陵墓。1815年拿破仑一世滑铁卢战役失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拿破仑去世并安葬此岛。拿破仑曾留下遗嘱:“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后经法国政府多次交涉,1840年拿破仑一世灵柩被接回法国,安葬在荣军院。 </p> <p class="ql-block">  巴黎大皇宫</p><p class="ql-block"> 大皇宫位于塞纳河右岸,香榭丽舍大道旁,是为了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兴建的,也是1900年以来巴黎最庞大的建筑物。大皇宫建筑风格典雅、气势恢弘,不仅拥有典雅的玻璃和金属穹顶,还有高大的廊柱以及大量的雕饰,为巴黎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座桥:亚历山大三世桥</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三世桥雍容华贵,金碧辉煌,奢华高调,有“国际最美的大桥“的美称。于1900年完工,全长107米,以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给法国的礼物,是法俄友谊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桥为全金属结构,桥身全长107米、宽40米,只有一个6米高的单独拱钢结构桥拱,将香榭丽舍大街和荣军院广场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桥两端入口处各有两座高17米高的砖石台石的桥塔,四个桥塔柱顶上各有一个女神勒住飞马的鎏金青铜雕像。长有双翼的飞马振翼欲扬,由长着翅膀的小爱神托着。金光闪闪的女神是赛纳河上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桥身两边,华灯绚丽。两侧护栏上装饰着河神头像与植物花环图案。整个桥光彩夺目,雍容华贵,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是拿破仑盛世的代表象征,也是巴黎的象征之一。建于1806年--1836年,用来纪念拿破仑1806年率法国大军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其位于塞纳河右岸香榭丽舍大街西端戴高乐广场中央,巴黎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石柱上的《马赛曲》的浮雕。凯旋门的正下方,是无名战士墓。凯旋门纯静的乳白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香榭丽舍大街</p><p class="ql-block"> 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最美丽的一条大街,全长1800米,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氏草坪,花园林木、花圃、喷泉、小楼错落有致,恬静安宁。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繁华商业区,集中了银行、车行、航空公司、世界著名品牌商店等。</p> <p class="ql-block">  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上最具光彩与盛名的道路。香榭丽舍取自希腊神话“神话中的仙景”之意,在法国它被看作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而“香榭丽舍”这个译名出自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所赐,既有古典的中国韵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气息。</p> <p class="ql-block">  第三座桥:协和桥</p><p class="ql-block"> 之后塞纳河向右拐了个小弯,游船穿过第三座桥:协和桥。其右岸接协和广场,左岸连波旁宫,站在船上我们能看见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协和桥初建于1788~1791年,一部分筑桥石料来自被拆毁的巴士底狱。从左岸去协和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走这座桥最方便。</p> <p class="ql-block">  波旁宫</p><p class="ql-block"> 波旁宫位于协和桥南,是一座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大厦通体浮雕,规模雄伟 。这里曾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的王府。这座仿古希腊式的建筑现在是国民议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p><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建于1757年,位于香榭丽舍大道中段,塞纳河北端。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被称为“革命广场”,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等人在此被送上了断头台。1795年,这里改名为“协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的中央,耸立着一尊埃及方尖碑,方尖碑两侧的喷泉建于1836~1846年之间,每当华灯初上时,都会让人如同置身仙境。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  第四座桥:桑格尔行人桥</p><p class="ql-block"> 桑格尔行人桥,原名索尔菲雷诺桥,是为纪念索尔菲雷诺战役的胜利而命名。其为一座钢结构单跨度步行桥。桥的右岸掩映在树丛中的是杜伊勒里花园。桥上挂满了由恋人们签名的心锁,所以又叫心锁桥。</p> <p class="ql-block">  杜伊勒里公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杜伊勒里公园</span>建于1644年,占地25公顷。公园内收藏了百余件世界著名雕塑家的近百件雕塑作。</p> <p class="ql-block">  第五座桥:皇家桥</p><p class="ql-block"> 皇家桥,又叫多比亚克桥,建于1654年,与新桥和玛丽桥一起,是巴黎历史上最悠久的三座桥之一。其右岸入口右侧是卢浮宫,左侧是杜伊乐里花园。桥长130米,桥呈夸张的驴背状,桥面好像一个大大的钝角,有5个半圆拱门。因其由路易十四出资修建而得名“皇家桥”。</p> <p class="ql-block">  第六座桥卡卢索桥</p><p class="ql-block"> 其左岸毗邻奥塞博物馆,右岸连接卢浮宫,又叫卢浮宫桥,建于1831年。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灰色的建筑、沉重的石头质地、褪去了花哨的修饰与后天的雕琢,是真正从中世纪流传到今天巴黎的感觉。而今桥的两端仍保留了两座17世纪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  奥赛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卡卢索尔桥和艺术桥之间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著名建筑奥赛博物馆。其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隔河相望。它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它是原1900年启用的老火车站转型而来,以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为主,被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第七座桥:艺术桥</p><p class="ql-block"> 艺术桥又称爱桥。它建于1801年至1804年,是一座步行桥。其连接法兰西学院和卢浮宫中央广场,东邻西岱岛。</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巴黎第一座金属桥梁,墨绿色的7拱小桥,由纤细的钢架支撑着。桥面由木板连接而成,走在上面有一种走木楼梯的嘎吱感。栏杆上竖立着艺术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桥上种植着花木,并有供游人休憩的小石凳,有塞纳河上的花园之称。常有摄影师或画家在桥上寻找灵感,也不乏艺术家的作品在桥上展出。</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上有一个奇景,两侧桥栏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同心锁,情人们在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一起携手固定在桥上,象征一辈子的忠贞不渝。过多的“爱情锁”令老桥不堪“爱的压力”,为了安全考虑,2015年市政府彻底拆除了桥上约45吨70万把“同心锁”,将护栏换成了透明玻璃板。不过,恋人们以锁示爱的热情不减,又将“爱情锁”挂在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阿西卫士桥上。</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位于塞纳河右岸,与西岱岛隔河相望。它是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p>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p> <p class="ql-block">  金字塔型玻璃入口处是由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艺术桥左岸是法兰西学院,法兰西学院又叫四国学院,它成立于1795年10月25日,是法国群英荟萃、举足轻重的学术机构。</p> <p class="ql-block">  游轮穿过艺术桥之后,溯上而行,只见迎面一形似尖刀的小岛将塞纳河一分为二,一座形姿优雅美丽的大桥横卧在河上,将两岸和小岛连成一体。游轮中文广播介绍说这个小岛就是闻名遐迩的西岱岛,这座桥就是浪漫的新桥。游轮沿着左岸继续上行。</p> <p class="ql-block">  西岱岛</p><p class="ql-block"> 西岱岛是塞纳河中的两座岛屿之一,另一座为圣路易岛。从地图上看,西岱岛就像一条游艇,驻留在塞纳河中央。西岱岛是巴黎的地理中心,也是巴黎的历史发源地,巴黎市就是从这里逐步发展扩大的。据称“巴黎”这个名字,最早就来源于公元前3世纪西岱岛上的渔民巴黎斯人。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圣礼拜堂和巴黎古监狱等景点都位于该岛。(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第八座桥:新桥</p><p class="ql-block"> 新桥座落在西岱岛西端,由两座独立的桥梁组成,西岱岛与左岸相连的是一座五孔拱桥,另一侧与右岸相连的是一座七孔拱桥。两桥之间竖立着亨利四世的骑马塑像。从雕像处下桥就是西岱岛西端最著名的绿色风情广场,像一把尖刀刺向西方。其名字叫“新桥”,其实它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建于1578--1603年。</p> <p class="ql-block">  新桥是巴黎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塞纳河上第一座桥面上没有建房屋的桥。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桥墩顶部用半圆形“阳台”装饰,桥拱上方是一排欧洲古代神话中森林和田野神灵的头像,形状各异,有的怒目圆睁,有的闭目静思。</p> <p class="ql-block">  新桥是塞纳河上最出名的桥,它曾是无数电影和照片中美丽的取景地。法国文艺爱情片《新桥之恋》里,富家女米歇尔失恋患眼疾,出走家门,遇上流浪汉克劳斯。两人窝在巴黎的一个小角落里,互相陪伴疗伤,宣泄痛苦。那一个角落就是新桥。</p> <p class="ql-block">  在400多年的历史里,许多艺术家都将新桥带入自己的作品,“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更是曾将新桥用塑料包裹起来,给了熟悉新桥的巴黎人一个大惊喜。相对于塞纳河上的其它桥,新桥多了一份文艺气息。</p> <p class="ql-block">  第九座桥:圣米歇尔桥</p><p class="ql-block"> 圣米歇尔桥也叫王桥,是在拿破仑三世的旨意下于1857年建造的,圣米歇尔桥连接着西岱岛与左岸的圣米歇尔广场。因其近邻圣米歇尔礼拜堂而得名。桥墩上的“N”是奥斯曼男爵亲手所刻的拿破仑三世皇家标志。</p> <p class="ql-block">  圣米歇尔桥是巴黎人举办庆典的地方。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就是以这座桥为中心,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楼,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旁边还有作家阿那多尔法兰西写作10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第十座桥:小桥</p><p class="ql-block"> 小桥又名佩蒂特桥,建于1853年。岸边建筑是巴黎警察局和圣母院钟楼。小桥仅长31米,宽20米,是塞纳河上最短的桥。这是一座单拱石桥,桥墩和三角楣均为磨石粗砂岩。小桥是与巴黎圣母院钟楼合影的最佳地。</p> <p class="ql-block">  小桥左岸是被评为“全球十大书店”的文坛圣地——莎士比亚书店。门面不大,很不起眼。当我来到这里时,如果不是导游介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温暖了年轻、贫困的海明威等一批作家心灵的文坛圣地。也正因为左岸汇聚了当时众多作家与艺术家们常去的书店、咖啡馆、酒吧,而右岸因迁移过去的王宫,商业、经济迅速发展,所以人们会戏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p> <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的发源地—西岱岛上,与巴黎市政厅和卢浮宫隔河相望,为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每年有将近1300多万游客慕名前往。</p> <p class="ql-block">  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参观后的第二年2019年4月15日,维修中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导致标志性尖顶倒塌,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现在还在修复,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座桥:双桥</p><p class="ql-block"> 双桥位于巴黎圣母院正门右侧,1624年始建。长38米,只有一个金属桥拱,铁铸造的护栏都包着铜。其得名于法币dernier。当年人们过桥,需交2个dernier的过桥费,由此而得名。双桥有非常特别的木头色彩,在永久灰色的或青铜色的塞纳河桥中,显得分外异乎寻常。下图是老伴站在小桥上,对面的桥就是双桥。</p> <p class="ql-block">  游船通过双桥时,狭窄的河道、高高的岸堤使得眼前的巴黎圣母院更加高大。东侧的尖塔林立、飞扶壁尽显迷人的哥特式风格,这与从西侧钟楼面的大门处看圣母院的感觉完全不同。另外,这段塞纳河的河堤全部石砌,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座桥:阿西卫士桥</p><p class="ql-block"> 阿西卫士桥又叫大主教桥,原是一座金属构架的人行桥,如今已改成可以通车的石桥,是塞纳河上最窄的桥。这座桥与艺术桥一样是最浪漫的桥。在艺术桥不准挂锁后,许多情侣将阿西卫士桥的栏杆上挂满了层层叠叠同心锁,如今,这座桥被视为情侣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距离巴黎圣母院尖塔和后殿最近。</p> <p class="ql-block">  过了阿西卫士桥就驶过了西岱岛,与西岱岛相邻的是塞纳河另一座小岛圣路易岛。两个岛屿相距不过50米,结伴镶嵌在塞纳河中,连接两岛的桥是精美的圣路易桥。不过游船不会从圣路易桥下穿调头,而是继续逆流而上。</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座桥:圣路易桥</p><p class="ql-block"> 圣路易桥是连接西岱岛与圣-路易岛的一座人行桥,全长67米,宽16米。它初建于1627年,历史上曾先后5次重修,现在的圣路易桥建于1970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圣路易桥今天拥有独一无二的魅力,静美安宁,无疑是散步、出游和发现塞纳河边动人景致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圣路易岛</p><p class="ql-block"> 圣路易岛是西岱岛的姊妹岛,比西岱岛小点,位于西岱岛东侧,两岛相距仅50米,有圣路易桥相连。圣路易这个名字取自绰号“完美怪物”的法王路易九世。圣路易岛是繁华巴黎中心的一片宁静绿洲。岛上没有地铁站,只有狭窄的单向道和2个公车站。岛上大部分是巴黎房价最昂贵的高档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座桥:都尔奈勒桥</p><p class="ql-block"> 都尔奈勒桥建于1924--1928年,又叫德拉托内尔桥。它是连接圣-路易岛与塞纳河左岸交通的主干道,与其在同一条路上对应的玛丽桥则连接右岸。这座桥非常有特点,纤细的桥身,设计上一气呵成,但它是老桥,这里可以看见巴黎圣母院的雄伟身姿,桥南岸有雕塑,非常显眼,非常有力量感。</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五座桥:苏利桥</p><p class="ql-block"> 苏利桥建成于1877年,这是塞纳河上唯一一座铸铁桥。其以圣路易岛的一个岬角为中心,由南北两个方向分别跨越塞纳河,将左岸、右岸和圣路易岛连接在一起。北向分支是单拱桥。南向分支是三拱桥。两段桥会合处是一个小广场,是法国君主时代一个花园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穿过苏利桥后,被西岱岛和圣路易岛一分为二的塞纳河又合而为一变得宽阔起来。游船环绕圣路易岛岬角左转弯,向塞纳河右侧河道前行。这个角度刚好可以看到架在两岸与圣路易岛岬角的苏利桥,还有西岱岛上带着尖塔的巴黎圣母院。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男一号就是在这里望着漂亮的圣母院,给女一号讲起了德军从巴黎撤退时德国士兵因沉醉于圣母院的美丽而忘记按下炸药包按钮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七座桥:玛丽桥</p><p class="ql-block"> 玛利桥是塞纳河上历史最悠久的桥之一,始修建于1614年,国王路易十三曾为其奠基,是连接圣路易岛与右岸的第二座桥。其最早是上面有房子的木桥,后改为石桥。桥身呈驴背形,有五个半圆桥拱,桥墩饰有壁龛,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纪的文化风格。桥名取自建桥者玛丽。</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八座桥:路易菲利普桥</p><p class="ql-block"> 路易菲利普桥横跨塞纳河连接圣路易岛和右岸上的市政厅。它长100米,宽16米,有三个桥拱,由混凝土桥墩支撑。每个桥墩上都有一个石头花环装点,花环中为金属蔷薇花饰。</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座桥:阿尔科勒桥</p><p class="ql-block"> 顺流而下,我们再次与西岱岛相逢。有些发锈的阿尔科勒桥连接着西岱岛上的王宫医院与右岸上的市政厅。该桥为巴黎最窄的桥,始建于1828年,1854年改建为大跨度钢结构桥,水中没有桥墩,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相当大胆的设计。之后在右岸桥台建造了一个镂空的通道供行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p><p class="ql-block"> 市政厅是法国著名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位于塞纳河北岸,与巴黎圣母院隔河相望。在中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年代和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这里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地点。其大楼有许多楼台式结构,上面带有平顶的金字塔形屋顶,大楼墙上有136尊雕像,全是法国的历代名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座桥:圣母桥</p><p class="ql-block"> 圣母桥位于小桥向北的延长线上,连接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和塞纳河右岸的市政厅。它原为15世纪就存在的石桥,1919年改建。保留了原桥体中连接两侧河岸的石拱,中心则改为60米跨度的金属弧度拱。老的石拱与新的绿色的金属拱搭配在一起竟然非常和谐,还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一座桥:兑换桥</p><p class="ql-block"> 兑换桥因14世纪起巴黎富有的珠宝商和金银匠们在这座桥附近聚集而得名。该桥为三拱桥,长103米,是圣米歇尔桥的延伸,也是圣米歇尔桥的姐妹桥。两桥将左岸圣米歇尔广场、西岱岛和右岸夏特勒广场连接在一起。它与圣米歇尔桥一样,装饰着拿破仑三世皇家标志“N”。</p> <p class="ql-block">  巴黎古监狱</p><p class="ql-block"> 桥的北岸边西岱岛上是鼎鼎大名的巴黎古监狱,建于14世纪。它曾经是法国宫殿的豪华寝宫,14世纪改为监狱,后又摇身一变,成了审判罪犯的法庭。这里曾关押了2600名贵族,许多人都从这里走向断头台。最著名囚犯有路易十六的玛丽.安东奈特皇后、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等人。</p> <p class="ql-block">  再次穿过新桥后,塞纳河又合二为一了。游轮继续穿越刚才遇见过的艺术桥、卡卢索桥、皇家桥、桑戈尔行人桥、协和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和荣军院桥后,埃菲尔铁塔突然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左岸边。</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二座桥:阿尔玛桥</p><p class="ql-block"> 阿尔玛桥位于乔治五世大街南头。“阿尔玛”本是克里米亚的一条河名,1854年9月20日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阿尔玛河畔战胜俄国军队。为了纪念阿尔玛战役的胜利,1856年拿破仑三世将这座桥命名为"阿尔玛桥"。</p> <p class="ql-block">  阿尔玛桥长153米,宽42米。在阿尔玛桥的桥墩上有一座著名的佐阿夫步兵雕像,它是塞纳河的水位标志。</p> <p class="ql-block">  1997年8月31日凌晨,英国戴安娜王妃在阿尔玛桥下公路隧道车祸身亡,让阿尔玛桥一夜成名,英国媒体将它命名为“不列颠的伤心地”。桥旁“自由之火”火炬雕塑也成为非官方祭奠戴妃的圣地,成了戴妃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三座桥:德比利行人桥</p><p class="ql-block"> 德比利行人桥始建于1899年,桥名则来自于战死于耶拿战役的德比利将军。德比利行人桥紧邻埃菲尔铁塔,是仅此于耶拿桥离铁塔第二近的桥,位于铁塔的东北方向。桥的设计挺有特点,桥上面有拱形,远远望去气势恢宏,很像一座现代桥。</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四座桥:耶拿桥</p><p class="ql-block"> 耶拿桥是世界遗产“巴黎塞纳河畔“的起点,也是塞纳河上一座著名的桥梁,它北连接夏乐宫,南直通埃菲尔铁塔。其以1806年耶拿战役命名。</p> <p class="ql-block">  耶拿桥建于1808年到1814年,桥体为5拱桥,每个拱长28米,桥身浮雕为帝国鹰图案。</p> <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p><p class="ql-block"> 埃菲尔铁塔位于耶拿桥南战神广场,建于1889年,以设计师埃菲尔名字命名。塔高324m,为铁制镂空塔,塔身总重7000吨。这座曾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四十多年的铁塔已成为巴黎的象征,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p> <p class="ql-block">  铁塔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超级壮观。三层眺望台虽然高度不同,却各有不同的视野,能带来不同的情趣。每年都有几百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五座桥:比尔阿克姆桥</p><p class="ql-block"> 比尔阿克姆桥是塞纳河上最具识别度的桥。它于1905年完工,有上下两层,下层供行人和车辆通行,上层则是地铁6号线的铁轨。</p> <p class="ql-block">  其造型优美,绿色钢筋的桥身之上,竖立着一条圆拱花岗岩长廊,颜色质朴而优雅。沿着人行道在河的中央处伸出一个平台,上面是一尊青铜雕像,策马奔驰,手执长矛,前进的方向正是埃菲尔铁塔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远眺、拍摄埃菲尔铁塔最佳取景地之一,好多新婚夫妇,在这里拍婚纱照。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在这里乘坐6号地铁线,感受地铁列车从奥斯曼建筑群冲出,铁塔在眼前出现的那一刹那,分享巴黎地铁从桥上穿过塞纳河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电影《盗梦空间》曾在这里取景,在梦与梦之间,这座桥不断充当着背景。而当你真正踏上这座桥,看着廊柱分割的空间,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它和梦境相关。比尔阿克姆桥不是塞纳河上最美丽的桥,但在这里可以看到巴黎最美的景色。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六座桥:科纳尔桥</p><p class="ql-block"> 科纳尔桥之所以出名是在它下面的小天鹅岛上矗立着一尊自由女神像。桥旁就是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  这尊自由女神像是1889年7月4日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由美国的巴黎社团复制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赠送给法国的,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小多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七座桥:米拉波桥</p><p class="ql-block"> 塞纳河上保留的最有价值的桥应该是米拉波桥。这座桥建于1893年,连接着左岸的15区和右岸16区的巴塞罗那广场。这是一座轻盈的钢结构桥,长165米,明黄色的桥身,满是旧工业时代特有的罗纹、铆钉,增添了许多沧桑的滋味。两头的桥墩各有青铜雕琢的海之女神像和巴黎的市徽,在蓝天白云下,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其因法国诗人阿玻利亚于1913年创作的一首同名诗《米拉波桥》而名声大振,并被载入世界文学的史册。这首短诗就刻在桥侧。站在米拉波桥上极目远眺,对面是科纳尔桥、天鹅岛上的自由女神和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  在游览米拉波桥后,游轮不再前行,掉头回来向慕什码头驶去,历时3个半小时,我们畅游塞纳河的行程结束。时间虽短,但塞纳河畔风景如画,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名胜古迹在眼前一一掠过,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桥梁向我们迎面扑来,使我们目不暇接,享受了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直到现在,我仍然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