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相信不会陌生吧。诗人之意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会黯然失色。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引出境界升华,以挚诚情感赞美夫妻间的恩爱,表达出对爱情的执着,成就了此诗千古所流之“芳”。 之所以引用这两句诗开篇,我也是想由此来开聊,但话题不是爱情,而是人生境界相关的内容。与诗人同感,自然之沧海宏大浩瀚、壮阔辽远,绝非寻常江河,予人不同体验。比之自然,个体的你我就好似一朵朵浪花,各自携一份特质和些许故事,构成了纷繁无际的茫茫人海。显赫风光也好,卑微落魄也罢,若有期待,就得付出,反正各有各的不易。每一个生命涵养出的特质,其内涵深广也或浅眇,也如同沧海与河塘。总之,岁月絮语里累积了因果,也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版本。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经历了年少的懵懂率性、中年的负累磨砺,步履踏过年岁,感悟影响思绪,回味就有了衍生,认知也多了修正,脑海中时常会掠过些疑问:世事难如愿,人生也无奈;潮起潮落间,何处观沧海?谁,又是人们心中那一片深广之海呢? 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得胜班师途中,登临渤海边的碣石山。海风拂面,涛声震耳,水阔天空,极目无际,壮美辽阔的大海触动了他豪迈乐观的进取之心,一腔俯瞰大地的英雄豪情在他志得意满的心境中酝酿、激荡,千古名篇《观沧海》随之滔滔而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代文武兼具的伟大人物在历史长河中观沧海,浸润着建安风骨的篇章定格了碣石山上那个伫立的身影,使其成了最为抢眼的那一道风景。雄才大略、鞭挞宇内,苍生为念、兼济天下,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莫测的乱世,曹操一系列拨乱反正之举,以及所表现出的气度、才华引领了一个时代。他,可是人潮中的那一片深广之海? 时间拉回到近代,在二十世纪初的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直、奉、皖各派军阀奉行强人政治,据一方为私物,视苍生如草芥,僭越神器、征伐无度,弱肉强食、贪婪成性,陷国家于分崩离析、危如累卵之窘迫境地。其时,兵祸迭起、百业凋敝,家国破碎、饿殍遍地,民众如蝼蚁惶惶于汹汹乱世。那是个从满清王朝腐朽桎梏中刚迎来“共和”的荒诞年代,数千年固有的文化体系和传统构架已然打破,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大幕刚刚开启,占比九成的文盲涵盖了近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残酷现实,何以立身成了众多知识精英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愚昧落后的近代中国怎经得起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思想必然挣脱因循守旧的传统藩篱。军阀割据形成的多极化格局,也使思想突破画地为牢的统治壁垒成为可能。而国家既无实力又无尊严,受列强歧视欺凌,国土遭日削月割,更刺激着国人的神经。由此,人心浮动,思潮蔓延,国人思想层面的自由之门渐渐开启。如同春秋战国时期能形成“儒墨道法诸子百家”,思想的自由注定了这也是一个大时代,一个交织着思辨、蕴含着激变的混沌时代,一个大师辈出、群星辉耀的璀璨时代。 略过近代中国战火纷飞、动荡飘摇的宏大历史经纬,一股学术兴邦的务实之风也悄然中影响着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一部部泛黄的民国书卷构筑起的文化殿堂,体系之齐全,思想之系统,理论之缜密,已摒弃了数千年来传统的人文构架和精神悟道,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的认知蜕变,走上了能更好地认识、改造自然的科学轨道。一位位著书立说的大师也带着各自的人生精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王力、冯友兰、金岳霖、徐悲鸿、齐白石、钱穆、陈寅恪、赵元任、章鸿钊、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周培源、严济慈、童第周、吴有训、茅以升、梁思成、华罗庚、苏步青、钱钟书、季羡林、蔡元培、梅贻琦、胡适……这是一份很长的名录,来自门类繁多的不同学科,对应着一位又一位不凡的身影。如再细化,很多学科都能列举出一些开宗立派、知行合一的传道之人。 <p class="ql-block"> 何为大师?上网搜索“民国大师”词条,有人说:“先从传道、授业、解惑上去,得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有大作为、大气象、大成果者才入其列。”还有人说:“所谓大师,他们的创作要经得起历史的兴衰更替,能吸引不同朝代、不同利益、不同阶层之人,让人们由衷地欣赏并追慕。”……反正各抒己见,不一而足。</p> 网上对民国大师持异议者也不少,有人说:“民国有什么大师?民国只有匠人:文学匠人、史学匠人、艺术匠人、科学匠人……他们在乱世鼎革之际,以学问、技能为晋身阶梯、生财之法、谋生之道,专注于眼前的苟且,与芸芸众生一道,成为那个可悲时代或大或小的注脚。”在“知乎”上还看到了这样的评论:“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现成的建筑学范式与技术,结合已有的中国传统,一下就成了开山鼻祖,成为大师了,搁现在说不定要被职称评定委员会斥责为学术著作翻译比重过大呢。”诸如此类的看法颇多,感觉现代人普遍自视甚高哎! 确实,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战国时期的荀子从学问角度将世人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和大儒。诸葛亮对儒者也有一番独到见解:“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所言不可谓不深刻。而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可谓耳熟能详了,它所阐述的读书人之责任担当,其实已成了被世人推崇的评判尺度。 平心而论,我并不认同网络上“民国有什么大师?……”和“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一下就成了开山鼻祖,……”这些偏离了事实本源的自说自话。但凡有点头脑,对那一代知识精英稍加了解,就不会如此自以为是了。我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知道“知乎”上的那番议论针对的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这位网友可能知晓了些大概,但他知道当时中国建筑学界的真实状况吗?他知道先生回国后主持故宫文渊阁修复并编著《清式营造则例》?他知道先生在1937年踏遍十五省二百多个县,考察测绘二千多个古建筑,最后著成《中国建筑史》,结束了中国无建筑史可考的状况?他知道先生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建筑系?他知道先生在1946年时受邀担当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吗?…… 在那个九成文盲的年代,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且不论人的聪慧之分,何等心怀才能成就如此之功呢?好好去想想吧! 何处观沧海?一位位民国大师是不是我们心中的那片深广之海?他们身逢战火纷飞的动荡乱世,也际遇了东西方文明碰撞带来的现代学术变革浪潮。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和范式的建立,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留下了他们的耕耘。他们活出了人生精彩,成就了时代传奇。 <p class="ql-block"> 在他们身上,你不但能看到中国传统士人的言行操守,也能感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他们既接续历史,又瞻望未来;他们吸吮于诗书,洗礼于五四,养成于西学,胸怀家国而心存大爱,或投身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或潜心于现代科技的传承和创新。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政治昏暗、外患频仍、传统断裂的现实中,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探寻民族自由、文化重光、国民新生的步履从未停歇,力图以自己的才智构建个人的立身准则,重塑社会的精神家园。他们于举国一派惨淡中所坚守的为人品格和为学范式,值得我们景仰和传承。</p> 俗话说:“凡人做小事,心静无狂言。”如比照荀子就世人的四等划分,像我这般也就处于俗人之列,再怎么拔高,充其量也就和俗儒擦点边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中也接触不到多少大儒,即使偶尔遇上一二位,反正自己就那点货色,可能也察觉不了,就不免生出些感慨:“何处观沧海?”这可能也是人之常情,见贤思齐嘛。 在我家书房里,悬挂了一幅“宁静致远”的书法,并非名家之作,但字写的也算苍劲有力,看书写字累了,偶尔抬头,就会看到它。这么相伴着几十年了,心中也就常常想到古人的这句名言。确实,当你静下心来,任思绪驰骋,你经历过的事,你见过的人,一幕幕随思想走远,你会发现:世事如棋,若梦,更似烟;缥缈,不定,转瞬间;有始,无终,皆是缘……你一生走过的路,将为你铺就一条心路,路越长,越艰险,心也会飞得更远,会飞过河塘,也会越过沧海。 何处观沧海?沧海在每个人的心间,沧海在每个人的认知里…… 制作说明:本美篇采用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不妥,敬请相告,我将及时调整,在此真心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