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脊之感

海之韵

<p class="ql-block"> 登龙脊之感</p><p class="ql-block"> 文/张海红</p><p class="ql-block"> 去桂林欣赏风光是我久有的梦想,“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传咏千古的名句早已根植在每一个喜爱旅游、喜爱风光的人的心里。此次和众位诗友结伴去桂林旅游还有一个吸引我们的风光景区就是阳朔的龙脊梯田,虽然来时已有人告诉我们此时的龙脊梯田景色并非最好(季节影响),但它仍是我们此行游览的向往之地。</p><p class="ql-block"> 返程的前一天,我们去爬了龙脊,一路上汽车攀山的险道已然把我们一车人惊到了,一会怪石嶙峋,高山阻路,一会深沟险壑,深不见底,又短又窄的弯路根本看不到对面驶来的车辆,不时把人惊出一身冷汗。行途中不时有人发出感叹,这样的深山荒岭过去要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得走几天几夜的险路啊?难怪闭塞贫穷......</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小时的疲惫颠簸,车到了龙脊的脚下,这里显然已经与我们想的大不相同了,完全是一片热闹的旅游景区,缆车站修的很是漂亮,看不出与贫穷二字有任何勾联,想是国家给与了大力支持和开发。</p><p class="ql-block"> 导游安排好票,又叮嘱好回来的时间,我们就开始乘缆车上山了,不巧的很,可能是连日的劳顿,让我疲惫不堪,整个人开始头晕目眩,头痛的人连眼睛都懒得睁开。</p><p class="ql-block"> 感觉缆车以极慢的速度挪移着,坐在上面感觉缆车不是在上行,而是在缓缓地爬,速度堪比童话中的蜗牛,也想看一眼窗外的景色,但头太痛,懒得睁眼,后来明白这是景区有意设计的速度,为的是让大家更细更好的欣赏风光。</p><p class="ql-block"> 同缆车的会员一直咂咂地品着窗外的景色,我还是忍不住好奇,睁开了沉重的眼皮。</p><p class="ql-block"> 果然一派不同于以往的山光景色倏地跃入眼帘,脚下的土地分明不是我们惯看的大片的家乡黑土地,而是一件件细雕的艺术品,来时就知道这里是稻田,但我们北方的稻田,那连片的稻浪可是一望无际,平整的有时连一个小土包都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而这里的景致却截然不同,传说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定说的就是这里。缆车视窗虽有点远,但也能清晰地看到,脚下田地细化的、规整的方圆边角错落有致。一畦畦,一行行从山底整齐的排列直到山顶,精致的格局让人不由不发出赞叹,天啊!这是丰收粮食的土地吗?这简直就是一件件巧手布局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每一块小小的田地上还有刚刚割走稻穗而留下的捆捆稻梗整齐的堆放着,我和同缆车上的人不敢相信这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粮食作物产地(当然指是从前)</p><p class="ql-block"> 不相信,是因为土地是用来养活生命的,这小小的,望去仿佛儿童积木一样的方方块块怎么能让人吃饱肚子呢?不难想象他们之前生活的的困苦!难怪国家要大力扶贫,这样玩具一样的土地面积,完全靠天吃饭的穷山僻壤真的让人无法富裕起来,甚至无法活下去!</p><p class="ql-block"> 这对我们这些来自富饶黑土地的人简直无法想象,还没有接触到这里的山民,我们就都发出了同一个声音,“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了”,这也许就是我们此次攀爬龙脊最好的收获,我想这样的声音也许不止我们有,但凡来此旅游的人们,都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体恤民心,把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用习主席的话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里奇异的景色吸引来四面八方的游人,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也在一上一下间,不止让人们看到了迥异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这惊喜的景色撞击了人们的心头,每个人都在思考“汗滴禾下土”的异常艰辛,这不是教科书里写的苦难,而是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虽还没有爬上大瑶山,只这攀山之路已让我体会满满,收获多多了,相信上到大瑶山,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