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断片之后……

美好一篇

<p class="ql-block">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故事多以治水济民利国而被世人代传诵,良好的喻民醒世典故使其形象高大以致于被神化。在重庆就有与大禹有关故事传说,如在南岸区的真武山上有个涂山寺就有大禹的故事,如他的夫人涂山氏就是在这里被大禹娶作媳妇,而在安徽蚌埠怀远县、浙江绍兴会稽山也有大禹娶媳妇故事,至于这些大禹娶媳妇故事是与否是一回事就不属一介闲夫深究范围了。历史是否真实、是否连贯取决遗物遗迹的完整,取决于古籍里的如实记载,但在历史记录中,都是片段而已,因为遗迹会消散,遗物会湮灭,书上记录则是统治者意识反映。所以历史故事大多是文人墨客酒后的感慨、怀才者的呐喊和梦想的升华,大可不必当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铜锣峡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到重庆铁山坪森林公园散步,特地来到长江上的铜锣峡边上寻找美好景色,同时也想印证一下大禹的故事,即据“《华阳国志》载: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这一故事曾经在年轻时的我心中激荡过,但随着阅历逐步丰富,却对这个故事一笑了之。长江东流入海应经过多少峡谷?这是一个系列工程,打通铜锣峡不能让长江归东海,应把上游与江津相邻的猫儿峡打通,下游应把明月峡打通,这仍不够,还得把虎跳峡、三峡打通,但就没有人说大禹参与这些事呢?这又是哪一位喝醉了呢?这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娱乐而已。 </p><p class="ql-block"> 抛开人文,就地理而言,长江没有顺横断山而流向境外是中国的福运,而强行跨过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之间的沟壑、穿越三峡是大自然的杰作,铜锣峡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地质事件,毕竟地质的历史是早于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对铜锣峡的认知也就仅限于自然造化作用,只要文人墨客喝断片了,就臆会出许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单就铜锣峡,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离重庆主城不足三十公里,长江在这里拐着直湾将铁山坪与真武山切断奔流东向,江面不足两百米,自江面起拨高三百米以上,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是一个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战之地,但却成不了战略要地,无论是元灭宋路过还是张献忠入川之战都没有改变历史进程,只是留下了茶后饭余的谈资。</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人类文明对自然的认知,是一个片段,无论如何研究发掘,只能是靠近真像,如诸葛亮,他是历史名人,文字记载较多,就没有正史记录他的出生地,那时候没有详细的户口登记录,以至于现在山东、河南、湖北还在“讨论”他的出生地,而出生地只能是其中某一个地方。出生地在何处对诸葛亮形象影响不大,可对当地人文旅游事业发展影响大了……。</p><p class="ql-block"> 但愿历史不能断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铜锣峡上游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铜锣峡下游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重庆主城区远眺,可见寸滩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铜锣峡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铜锣峡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铁山坪森林公园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铁山坪森林公园中历史人物赵云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借用铁山坪森林公园观景台的一段文字作结束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铜峡淘尽千古事 铁山坐拥大江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