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p> 游戏万花筒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方案要求明确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明确课程内容“选什么、选多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p> <p class="ql-block"> 紧随新课标的脚步,我们和融课程项目组进行了以“游戏”主题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尊重孩子们不同的个性差异,面对问题会有千万种不同的想法,敢于提出问题就是很好的思考过程,思维能力得到提升。</p> 游戏探究单 <p class="ql-block"> 苏联著名教育家卡普杰列夫曾经提出:“儿童应该尽早而且长时间地投身于大自然中,从中吸取对它的印象,体验大自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游戏探究单很好的把游戏实践中的信息搜集并整合出来,这是孩子们建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p> 游戏诊断会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管是被撞坏的膝盖、新的摔跤或调情动作,还是同伴向我们仍来的任何心理上的惊喜。工程学的研究工作表明,让机器人、动物或者孩子有机会玩耍,有机会广泛地接触、随机地行动、傻傻地做事,正是解决之道。——(美)艾利森.高普尼克</p> <p class="ql-block"> 游戏诊断会上孩子们滔滔不绝,一个个“安全新闻播报员”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播报,思维的跳跃是孩子们对游戏认知最好的输出。</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教学会很快让孩子学会模仿,掌握玩耍的技能。另外一方面教学也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影响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所以 ,游戏活动课程恰好让两者更好的融合。</p> 课间小游戏 <p class="ql-block"> 游戏不仅满足了儿童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更满足了儿童对社会环境接触的需求,以达到杜威所认为的“儿童的本能,也须和人往来才可以发达。所以教育儿童,既要让他与自然环境接触,也要让他与社会环境接触,唯有如此,儿童的知识、道德、习惯、各方面才有启发和养成的机会”。开放式的自然环境,能够激发没有任何技能水平的孩子进行有创造性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 室外乒乓球给热爱的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发挥平台。</p> <p class="ql-block"> 丢手绢——传统的游戏玩千遍万遍也不厌倦,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拒绝快乐,没有哪一个孩子拒绝多彩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近读了陈鹤琴先生关于游戏课程的理论,他说:游戏课程化,是一场幼教理念的转变,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实现儿童游戏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游戏与课程统一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园本课程的自然选择。从逻辑学看,“游戏”不是一个普遍概念,而是一个集合概念。游戏课程化不是个“概念游戏”,而是一系列关于游戏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主题活动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主题活动我都和孩子们尽情快乐,每一次主题活动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了质的飞跃!愿我们乘着和合的春风,精彩每一个幸福和谐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撰稿:杨丽</p><p class="ql-block">审核:冷媛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