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记者职业的记录

丁燕燕

<p class="ql-block">时间真快,这次搬家翻出来一些证书,勾起我那段时间的回忆。我是一个随遇而安,基本没有太大追求目标,但是又不甘心放弃每一个机会的人。所以一生下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算顺利吧!</p> <p class="ql-block">北京广播学院(现传媒大学)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我的体会,你的职业要求的能力比你实际的能力要高,你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学习,达到能够完成工作的能力。我是一名初中一九六八届的毕业生,实际上就是一九六五年九月上的初中,一九六六年五月就停课搞文化大革命了,还没有读完初一的课程,一九六九年到版纳水利兵团当了知青。幸运的是两年以后抽调到省广播电台(可能是因为我有特长会打乒乓球吧,小时候在北京先农坛邱钟惠指导下专业训练过)。所以就我的学历和实际知识来讲当一名记者差的太远了。1976年电台编辑部调我到农村部当了一名记者,在几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碰到考学的机会参加考试得以专业的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p> <p class="ql-block">参加全国新闻职称考试,全省的及格率29%,省电台及格率45%,经过努力我有幸一次过关,并且第一批评上了全国统一认可的编辑记者中级新闻职称。没白努力,得到了回报。</p> <p class="ql-block">考试合格,台里聘任,</p> <p class="ql-block">云南广播电台记者证</p> <p class="ql-block">在繁忙的工作中女儿的生活学习的照料也没有放下,乃至女儿在小学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三年级就是大队长了,我也获得了昆明市好家长的称号。五年级回到北京以后,由于在昆明武成小学的基础好,初中考上了北师大一附中,大学毕业后到澳洲墨尔本大学读金融硕士。</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南广播电台建台35周年画册刊登的我在播音室里录节目的照片,因为是电台播出不出画面,所以就是我本人当时的样子,这应该是1985年吧。自从推出了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我们农村部主任就决定由我来做女主持和播音组的一个男播音员共同主持我们的农村广播,这样一干就干到1991年我调离云南回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p><p class="ql-block">1991年调回到北京,从17岁到39岁,在云南呆了22年,在昆明呆了20年,回忆我在云南广播电台工作生活的二十年,终身难忘,那是我进步的20年,成长的20年,是我一生各方面打基础的20年,在那里有我的老师,我的同事,在他们的帮助下,使我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记者。那里有我的挚友,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云南——昆明,在我一生中必须画上浓浓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