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李玉梅、孙魁义、王占山、常青、张洪芳、王子笑、徐 淑琴(采芹)、丁淑芬(丁香)2021年初冬在松原合影 8年前,孙魁义从公安岗位退休后,逐渐开始辅导身边的诗词爱好者,已有几十名。其中一部分已加入雪柳诗社,在这个过程发生了许多故事。<br> 作为亲历者,听我来一一讲述。 <h3> <b>1、退休记者的新功课<br></b> 我是常青,在孙老师的学生中不是最优秀的,属于最努力的学生之一。这是老师的评价。客观地说,在孙老师辅导过的学生中,我的文字基础比较好。我的经历是50后的缩影:下乡做知青,回城当工人,阴差阳错走上新闻岗位,没进过全日制大学门。3年前,经郭丽社长引荐,我开始拜孙老师学习近体诗词,而且是从零开始。我虽然当过多年记者,洋洋洒洒写过大量新闻稿和散文及现代诗,但对近体诗词很生疏,对词性的把握更是一塌糊涂。<br> 孙老师真是有耐心。他将七律、七绝的平仄公式制成卡片发给我。他将有关近体诗词的基础知识做成文档,陆续发给我。他对我说,好好学吧,这些你都掌握了,就成研究生了。我越看越觉得有难度,既然上贼船了,就硬着头皮学吧。<br> 学习诗词,时间过得特别快。三年了,我基本掌握了近体诗词写作的要领,已完成诗词300多首。其中有个细节,我特别难忘。<br> 2020年2月末,疫情进行时。我写了一首《七律·向钟南山致敬》,写诗的时候,我凝视着他那双忧国忧民的眼神,溢出眼眶的泪水,感动不已。这首七律的写作过程很曲折,因为我没有熟练把握对仗修辞方法,几经修改。当天晚上10点多钟,平时惜字如金的孙老师,此时像换了一个人,通过微信一遍遍向我讲解其中要领。关键词:词性相对。我再一次被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感动了。<br> 凌晨两点,我从梦境中醒来。这是我头脑最清晰的时候,而这个习惯是多年前养成的。自学考试前的备考,当记者时写整版的稿件,效率最高的时段就在于此。我继续修改,持续一个小时,选字词,查词性。与此同时,我开始注意出句与对句的衔接。修改完,我昏昏睡去。早上7点半醒来,我先将诗稿发给老师,然后收拾一下去了早市,而心思还在等老师的回复。忐忑不安,感觉真的要崩溃了。最难的时候,也许离成功最近。虽然市场有些嘈杂,但我还是听到了微信提示音。老师的微信回复:“恭喜你,你终于懂了!”我释然了!感觉像老鹰重生、化蛹成蝶,更像是完成了一次重要的采访任务。<br> 时间过得真快,到2022年4月,我学近体诗词整三年,收获满满:被批准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作品刊登在两个诗词学会主办的刊物上。因为初步掌握了近体诗词写作要领,我被推荐为雪柳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2022年初,我被批准参加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函授学习。</h3> <b> 2、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b><br> 王子笑老师,出生于1942年。40多年前,他是孙老师的高中语文老师。除担任老师外,王老师在基层文化馆任职多年,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几年前,孙老师回松原参加同学会,与老师相逢。此后,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为人谦虚、好学的王子笑,执意向当年的学生学习近体诗词。但称呼未变。<br> 我是两年前在学习群上了解王子笑老师的。对于王老师的品格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敬佩不已。其中一个细节,令我感动。<br>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新年伊始,吉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应志老师发起了《中国精神百咏》(以下简称《百咏》)活动,查找资料,确定题目,亲自领韵,每天一首,要求参与者,必须用平水韵。在孙老师的鼓动下,几位学生参加到百咏活动中来。王老师是最年长的。<br> 王老师说:“让魁义这么一鼓动,我打过年以后就没闲着。特别是从头撵。那时(我是从50多首开始后撵的)。记得有两天时间,我每天写10首。从吃完早饭开始写,一直到晩上9点要睡觉时。真累呀。腰酸背痛,各个关节都不是滋味。 可是一想到这是向党的生日献礼,我努力坚持着。 我终于和大家一样地完成了。”78岁的老人了,每天先是在手机上找题目,看领韵的诗、温习党史。然后,他再到手机上点开《平水韵总目》,查韵部。接下来,老人上百度查资料,找出关键词语,打腹稿。第三步,他将初稿写在纸上。最后一步,打开手机,老人点开微信,写在上面,再复制到《平水韵总目》检测,合格后、保存。看,多么勤奋的王老师!<br> 孙老师重情义,了解王老师的心愿。他对老师的诗作,尊重在前,指导有方。 王老师一年一个台阶:成为雪柳诗社成员后,又获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王老师的诗作先后刊登在《长白山诗词》和《中华诗词》杂志。<br><br> <b> 3、雪中送炭,润物无声 </b><div> 王占山与孙老师既是同乡,又是高中同学,有一定的文学功底。2019年,不到半年时间,他相继失去了儿子和老伴。每逢佳节倍思亲。2020年春节前,他悲伤至极。为了抚慰他,孙老师将他吸收到诗词学习微信群。同时,注意发挥他的专业特点,让王占山给大家讲诗词基础知识。</div><div> 我看出孙老师的良苦用心,自荐当课代表,帮助王占山整理微课堂笔记。虽与他未见过面,还是按照孙老师的想法,和王占山加为好友,聊天,鼓励他多写,用文字来宣泄内心的苦楚。群里的其他诗友,也不断鼓励、开导他。经过一段时间,占山老师走出了情感阴影。<br> 不久,他加入到吉林市雪柳诗社,一年后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在百咏活动中,他不仅完成了百首七绝,而且还一鼓作气完成了百首七律。王占山的诗作已先后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和《中华诗词》网络平台。<br></div> <b> </b>上图:徐淑琴(采芹) 下图:丁香(丁淑芬)<div><b><br></b></div><div><b> 4、默默耕耘的诗词姊妹花</b><br> 采芹、丁香同是孙老师的高中同学、老乡。几年前,他们在同学会上相逢。届时,孙老师的原创诗集《长白瀑韵》引起她俩的注意。采芹从青年时代就喜欢古诗词,对《红楼梦》更是情有独衷。她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劳动之余,仍不忘读诗。但那时仅是喜欢,从未想到自己写诗填词。丁香高中毕业后考取师范,随后做了多年英语老师。退休后,她在老年大学接触过一点近体诗词。那次同学会后,她和采芹加入到孙老师的“诗词练兵场”微信群。<br> 采芹对诗词有悟性,刻苦、痴迷,进步非常快。我加入“诗词练兵场”微信不久,看到采芹写的多首七律,语言流畅,对仗工整,非常佩服。相比较,丁香的诗题材更宽泛一些,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孙老师不止一次对我说,两位姊妹花的勤奋。对比之下,采芹更刻苦,而且有独到见解。他们是同学、师生,在学习诗词过程中,有鼓励、批评。</div><div> 她俩同时进入雪柳诗社,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诗作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采芹的同题诗作品,多次得到诗社聘请的点评老师的称赞。丁香身体差些,但仍坚持诗词创作。</div> 照片:左为殷艳东 右为李玉梅 <b> 5、集画家诗人于一身的两位60后才媛</b><br> <b>才媛之一:殷艳东</b>,与孙老师家是世交。殷老师的父亲与孙老师的长兄是同事和挚友。她打小喜欢画画,成年之后,曾拜一位牡丹画大家为师,以画牡丹为擅长。殷老师十几岁时,曾寄住在孙老师母亲及哥嫂家。她叫孙老师小叔,孙老师叫她东子。后来,孙老师参军后两人曾一度失去联系。四十年后在诗社的活动中,叔侄重逢。殷老师本有些文学功底,趁此拾起,向小叔学习诗词。她的诗离不开牡丹,离不开浓浓的乡愁,很有韵味。小叔对她严格要求,侄女好学上进。她早已是两个诗词学会的会员了。<br> <b> 才媛之二:李玉梅</b>,与孙老师妻子是同事。多年前,玉梅丈夫在开出租车时,遭遇两次抢劫。时任永吉县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孙魁义,接案后指挥干警缜密侦查,迅速破案。玉梅因此结识孙老师,并留下深刻印象。当年玉梅从黑龙江省五常县,考入吉林市财贸中专。她有文化底蕴,并喜欢诗词和画画。3年前,她在与朋友聚会时,重新获得孙老师的联系方式。至此,孙老师又收下一名学生。<br> 玉梅性格直爽,聪慧好学。她加入雪柳诗社后,每月的同题诗作业,积极完成。她的诗词,孙老师一一过目,严格要求。玉梅的绘画题材大都是山水写意,看得出她非常热爱生活。她俩先后进入雪柳诗社,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诗作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 照片:1.班希权 2.尉福公 3.张洪芳 4.贾玉峰 <b> 6、执着诗词写作的四兄弟</b><br> 需要说明的一点,四兄弟与孙老师的关系各不相同,请继续往下看。<br> 出场顺序按照出生年份:<br> <b>班希权</b>,1954年秋天出生,与孙老师同年入伍,同属空军雷达旅指挥连班长,雷达旅学习雷锋先进个人,绝对的亲密战友。离开部队后,班希权到了黑龙江省大庆市,事业顺利,家庭美满。两个人仍保持着联系,近两年在战友微信或私信中交流。近体诗写作,是话题之一。2021年9月,孙老师介绍班希权加入雪柳诗社和诗词学习小群。<br> 我和班希权未见过面,读过他的一些诗词,感觉他有阅历、有水平。而且他为人谦虚。加入雪柳诗社后,他积极参加诗社组织的征文活动。交稿前,总是先请孙老师指导。他的诗,形象、生动,画面感强,有很深的大庆油田情结。2021年末,他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并有作品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br><b> 张洪芳</b>,1955年9月出生,与孙老师是同乡,住在一个屯。他和孙老师同是王子笑老师的学生,也属于当年的学霸,村里的小秀才。洪芳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吉林市的一所中专,属于理工男。2021年初冬,我们几个诗友在松原小聚。洪芳忙前忙后,是典型的暖男。写近体诗词,对于他来说是跨界。但是他乐此不疲。孙老师是他的偶像,自述有“高山仰止”的崇拜感,每每完成一首诗词,必请老师指教。他也参加了《百咏》活动,质量、速度同步。受到诗社和孙老师的称赞。<br> 他进入雪柳诗社后,更加勤奋。不久,他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诗作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br><b> 贾玉峰</b>,1958年春天出生,孙老师的警友。一年前,我就听孙老师说起过贾政委(部队转业前,他担任团政委)和他的诗词,认为他们非常熟悉。其实不然。贾政委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还是高材生。贾玉峰为人谦虚,热爱近体诗词。孙老师是一个非常爱才的人。通过网上接触,直觉告诉孙老师,贾玉峰是块学习诗词的好料。经过再三动员,一年多的预热,他自己感觉进入最佳状态。<div> 2021年春节前,贾政委进入雪柳诗社。此时,正赶上《百咏》活动。 用孙老师的话说,好比高中生刚毕业回村,就赶上了“大会战”。当时,贾玉峰在海南,身边没有电脑,查资料不方便。然而,凭着军人的气质和作风,他在一周内就赶上《百咏》速度。<br> 2021年4月下旬,我去福建深度游。人在外,诗社的事情还在找我。记得,我在鼓浪屿那天,因为发稿的事情,与贾政委微信交谈了40分钟。此刻,我才知道他和孙老师还未见过面。虽未见过面,孙老师同样是倾注了心血。因为贾玉峰的诗稿需要立即修改,不然诗社4月份同题诗美篇就落下了。恰恰那时,孙老师的眼睛正在接受治疗,视力佷弱。但是,孙老师坚持连夜帮他修改完。第二天早上,我在微信里看到孙老师的修改稿,特别感动。 <br> 贾玉峰的诗路有些曲折,因为他属于政工干部,写材料较多。写近体诗词,是跨界。他很勤奋,几乎是每天坚持写诗,而且从七律开始。孙老师对他欣赏有加,更是严格要求。在他眼里,题目很多。孙老师的回忆录《惨绿少年》,他读后不仅写了4000多字的读后感,而且还有20多首诗词。我的回忆录《青青世界》,他读后也写了一组诗词,令我非常感动。2021年末,他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并有作品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br><b> 尉福公</b>,1960年春天出生,与孙老师是儿女亲家(孙老师女婿的父亲)。我称尉福公为老弟,因为他和我的亲弟弟长得很像。说起尉老弟跟孙老师学诗词,还有一个插曲。据孙老师讲,两年前亲家小聚。当时尉福公的老岳父也在场,听说孙老师诗词写得好,执意让姑爷拜师学习。尉福公的老父亲在敦化市当地也有一定威望,教子有方。尉福公是一家国企职工,多才多艺,喜欢古诗词,会下象棋,还是当地“棋王”。<br> 不久,尉老弟申请加入雪柳诗社,并附上两首七律,可以看得出基础很好。<br> 虽然是亲家关系,孙老师也同样悉心指导。每次诗社搞活动、征文,尉老弟都积极参加。平时低调,闷头学习。一次,孙老师去他家串门,看尉老弟的电脑桌上摆满了学习诗词的书籍、笔记。加入诗社两年来,他进步很快。2021年末,他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并有作品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div> 照片:左上图为陈桂茹,左下图为刘景峰,右中图为孙艺菲 <b> 7、出生年代不同,诗心紧紧相连</b><br> 出场顺序还是按照出生年份:<br> <b>陈桂茹,</b>1960年冬月出生,退休前做过公司文员。多年前,孙老师在北山晨练时与她相识。她留给孙老师印象:沉稳、低调。她得知孙老师的诗词功底后,开始是观望。两年前,孙老师鼓励她,并将其拉进“诗词练兵场”微信群。此时,我也刚刚进入这个学习群。通过微信聊天,读她写的诗,可以看出她有一定文字基础,诗词是新手上路。她总是信心不足,没有申请加入诗社。后来,有一段时间,在群里没看到陈桂茹的诗作。听孙老师说,她在默默写作,一首诗词,反复修改,并不时请孙老师指导。孙老师对她耐心指教。<br> 2021年4月末,我从福建旅游回来,按照孙老师的嘱托,我加陈桂茹好友,并介绍她加入雪柳诗社。按规定,新诗友需要交两首七律。当我看到她的诗作后,有些惊讶。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br> 2021年末,我们几位诗友小聚。我第一次见到陈桂茹,给我的印象是外表柔弱,内心坚韧,执着。几年前的一次车祸,导致她右手臂残疾,只能用左手打字。由此,我对她又多了几分敬佩。加入诗社后,她进步幅度增大,2021年末,她被批准加入吉林省诗词学会,并有作品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br> <b>刘景峰</b>,1977年出生,吉林市某培训学校老师。她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家长,儿子读初中。三年前,她由孙老师的警友推荐,拜师学习近体诗写作。在学习过程中,有过曲折。在孙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导下,逐渐走出瓶颈。<br> 2021年的《百咏》活动,景峰积极参加。一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女性,对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比较生疏。而且,她的家务负担较重,儿子正在读初一,父母身体不好。然而,这些没有影响她参与百咏活动。她与张洪芳同时起步,互相鼓励着前进。为了完成百咏,她突击补习有关历史知识,突击熟悉背记入声字;虚心向老师请教。 3月26日,当百咏即将收官时,她的父亲病重住院。她一边护理父亲,一边继续完成每天一首七绝,如期完成百咏。<br> 她是吉林市雪柳诗社社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21年年末,她的两首诗作刊登在《长白山诗词》杂志。<br> <b>孙艺菲</b>,2012年末出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孙老师的宝贝孙女,一位聪慧的女孩。她的情商和智商明显高于同龄人。 2019年,受疫情影响,学校转入线上上课。祖孙俩有了难得的相处时光。孙老师抓住机遇,循循善诱,教孙女写诗词:仿写、看图说话等等。孙老师将绝句的平仄公式讲给艺菲听,并出题让她练习。一段时间后,艺菲对诗词有了浓厚的情趣。背公式,记笔记,多练笔。疫情期间,她的诗配图有模有样。2021年9月,她的一首《七绝·学龄前》刊登在《中华诗词》杂志。<br> 祝孙艺菲小诗友天天向上,成为大诗人!<br> 到目前为止,上述诗友包括小艺菲都在《雪柳诗词平台》《诗香门第平台》《雪柳诗社新浪博客》上发表过自己个人诗词专辑(二十至三十首不等)。同时,大家的诗词通过网络传播至国内外,受到近体诗词爱好者的广泛好评!<div> 我们的诗词学习团队,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已经成为雪柳诗社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记不清有多少次征文活动,我们全员参加,在第一时间交出作品。 值此之际,我代表大家对孙老师说一声:谢谢您多年来的倾情教授!<br> 【后记】时间如梭,我走进诗词学习微信群已近三年。感谢诗词,让我有幸结识孙魁义老师。感谢孙魁义老师的引荐,让我与各位诗友相识、相知。在此期间,我收获满满。在各位身上,我明白了重情、淳朴、执著、刻苦、谦虚、低调、阳光的深刻内涵。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然而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素质,拓宽生命的厚度,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人生有涯,而学无止境。愿与大家共勉!</div><div> <b> 常青 </b>2022.3.14<br>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