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沿岸风景

陈鸣

<p class="ql-block">萨尔温江(Salween),中国称怒江(Nu Chiang或Nu Jiang)。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藏文:རྒྱལ་མོ་རྔུལ་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千米,云南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8.7%。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怒江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大河。</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1988年1月开工建设,1991年6月交付使用,大桥全长678米 宽15.8米,是一座横跨怒江的单箱变截面三向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桥梁,以其超长的单空跨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成为六库城区唯一一座连接东西两岸的交通命脉。</p><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自投入使用之日起,就一直满负荷的承担着两岸车辆通行的艰巨任务。如今,整座大桥的护栏、桥面上的人行横道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裂痕和版面剥落的情况。为了继续延长怒江大桥的使用年限,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经过州委州政府的批准,在泸水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怒江大桥的加固和维修工作已于2010年6月20日正式启动,工期确定为4个月,施工期间将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p> <p class="ql-block">怒江美丽公路是国道G219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滇西旅游重要干线。</p><p class="ql-block">项目起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经贡山县、福贡县,止于泸水市城西。项目主线全长286.68公里,路基宽度8.5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慢行系统(骑行道、步道)全长321公里,一般路段4.5米宽、特殊困难路段3.5米宽。</p><p class="ql-block">怒江美丽公路是国道G219的重要组成路段,是泸水、福贡、贡山三县市交通扶贫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滇西旅游重要干线,是《云南省美丽公路旅游线规划》中的“蓝线”—“领略四季”中的一段。该项目除了对国道219线丙六公路改扩建外,还同步开展慢行道路系统建设、“美丽怒江、智慧出行”平台建设、路域环境整治等附属工程。全线建立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提供交通运行状态监测、气象监测预警等多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怒江澡塘会,是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每年冬季,住在怒江峡谷两侧的百姓都会来有温泉的地方洗澡,这是僳僳族延续了百年的传统习俗。“澡塘会”其实就是僳僳族的狂欢节。</p><p class="ql-block">怒江澡塘会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每年春节过完大年初一,从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背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相会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他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成就他们七天的“家”。开起了露天宴,下到烫人的简易石砌温泉澡池中,洗去污垢,舒展筋骨,然后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歌跳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聚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水中一边搓洗,一边说笑,嬉戏打闹,其乐融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澡塘会”,其实就是傈僳族的狂欢节。</p><p class="ql-block">澡塘会是泸水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明朝永历二年就已具有一定规模,是保存和延续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会址距六库12公里,海拔1000米。一百多年来,傈僳族人民按照传统风俗习惯,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都在泸水县鲁掌镇登埂春浴,带上行李备好食物,炊具到温泉附近搭起帐篷或竹棚,进行对歌,射驽,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和物资交流等活动。每天早晚都要泡温泉浴,消除全身的疾病和疲劳,洗涤一年来身上的灰尘污垢,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年的降临。这种风俗是缘于傈僳人多散居于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缺少联系往来,澡塘会就是他们进行社交的盛大聚会,而且他们还认为;用这个天然温泉的水洗过,一年里都不会生病,所以又叫“洗百病”。澡塘会期间,百里十乡的歌手们都会聚集到这里进行赛歌,边赛歌边品尝各自带来的香甜美酒,交换生产生活经验,常常是三天三夜唱不完、道不尽,说不完。怒江地区由于常年被大山阻隔,傈僳族青年男女之间交流也被阻隔在大山深处,一年一度的澡塘会给予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每年都通过澡塘会的相识、相交、相爱而结成不少终身伴侣。</p> <p class="ql-block">怒族博物馆为中华民族园56个民族博物馆之一,怒族博物馆按云南怒江福贡地区怒族传统民居1:1建设,由怒族工匠按本民族居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运到北京落建。于1999年建设,2001年9月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怒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约2.8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p><p class="ql-block">怒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p><p class="ql-block">怒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p><p class="ql-block">怒族博物馆由怒族传统民居福贡型竹篾房、贡山型木板房、水磨房、粮仓、柴棚和猪圈组成,规划成山寨环境。按当地气候配置植物和种植特色农作物。建筑面积201平方米,占地面积140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怒族博物馆室内外陈列,按怒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征集云南怒江福贡、贡山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二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孔当村隶属贡山县独龙江乡,地处独龙江乡南边,距 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乡道路为1路,交通方便,距县96公里。东邻茨开镇,南邻巴坡村委会,西邻缅甸,北邻西藏。辖孔当一、二组、兰配等11个村民小组。</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12日,孔当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p><p class="ql-block">丙中洛旧称“甲菖蒲桶”(藏语),意为怒江小康普。据说丙中洛普化寺隶属维西县康普喇嘛寺管辖,康普藏名为“菖蒲”,故丙中洛有怒江小康普之说。丙中洛原为怒族居住的地方,自清朝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督拱几带进丙中洛并扎下根之后,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当地怒族人称为“麻白克劳”,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