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话粽子

洞庭风歌

<p class="ql-block">过些时日,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历史人物纪念和民间习俗于一体,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自古至今,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见仁见智,说法颇多。如:上古祭祖拜龙说,纪念历史人物的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介子推说,还有恶日禁忌说、夏至说、蓄兰沐浴说、勾践操练水军说等等。端午节的称谓,有二十多种,这在中华民俗的传统节日里,也是最多的。如:按节令称为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上日、五月节等,按民间习俗称为艾节、龙舟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地腊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节等等。</p> <p class="ql-block">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在湖南省汨罗江畔。那里因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悲愤沉沙、投江自尽而闻名于世。听老人们说,屈原投江后,先民们悲愤欲绝,纷纷赶来划船捞救,又怕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已被根深蒂固打上了“屈原说”的烙印。每每到了端午节,总忘不了家乡的那些民俗:划龙舟,插艾蒿,喝雄黄酒,放纸鸢,吃粽子。</p><p class="ql-block"> “粽”古又写作“糉”(zòng)。据历史学家考证,早在春秋前,“粽”就已出现了,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品。不过跟“粽”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糉,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著记述地方习俗与风土人情的《风土记》里,明确提到了“粽”和“角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或许是因为形状与粽料不同,才有了“粽”与“角黍”的区别,也体现出了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南北方的习俗民情差异。粽即筒粽,用的是糯米,属南方粽;黍即角黍,用的是黄米,为北方粽。</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民间与“屈原说”相联系的端午节食粽习俗,则是南北朝的事了。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若按《续齐谐记》的说法,民间担心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而创造出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五花丝,民间端午节吃粽子,便是表达了先民们对忠义之士的弥笃之情。千百年来,端午食粽的风俗,不仅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和南美洲诸国。</p> <p class="ql-block">我年幼时,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物资相对匮乏,吃粽子只是端午节前后两天的事,纯属于节令食品,不像现在,只要想吃,一年四季都有。每年端午节前两天,母亲会找来些糯米,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浸泡一晚上,再从塘前屋后采来些粽叶(学名箬叶,别名一叶兰,《湖南药物志》记载,粽叶具有“行气活血,止血退热,强筋骨。治泄泻,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筋骨痛”等功效),用水煮过后,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儿。那时候包粽都是手工的,先将粽叶对折成圆椎状,左手握成圆椎状的空拳,然后将粽叶放在左手空拳里,右手则将浸好的糯米放入粽叶里压实,再用多余的粽叶把糯米结结实实的裹上并用苎麻线捆紧,一颗四角粽就包好了。包粽子看似简单,实际是个技术活。小苏打放多了苦涩,放少了则没有爽口的碱味儿;糯米如压不实,煮出来散沙沙的;粽子儿捆的不紧,煮出来会水了吧唧的,完全没有了粽子的香味儿。到了端午节那天早上,母亲将煮好的粽子剥了,蘸上白糖,配上咸鸭蛋,一家人吃的是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汨罗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汨罗的烧肉粽,糯米必须选上乘的,猪肉要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等,吃时蘸调蒜泥、红辣酱、酸萝卜蓉等多样作料,油润不腻,清香可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p> <p class="ql-block">从角黍、筒粽到方形粽、金字塔粽、四角粽,从竹叶粽、艾香粽、九子粽、小枣粽到松仁粽、火腿香肠粽、塘栖粽、裹蒸粽、双烹粽球,汇萃了几千年来华夏儿女的聪明才智。一枚小小的粽子,便是中华民族渊远流长饮食文化传承与民俗风情进步的集中体现,也寄托着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对爱国志士的款款深情,深深刻上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