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3日-14日王和鹏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开展了主题为“教师教学思想与教材使用”的研修活动。参会的有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教师段芬、武汉市梅苑学校教师熊轶、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汪学均、《新教育》杂志社副社长王在存、王和鹏中学信息技术卓越教师工作室成员,以及海口市陈兴利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工作坊成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主要分为四阶段:高中新课程教材分析与实施策略讲座及案例分析、初中新课程教材分析及实施策略讲座及案例研究、“教师的专业及成长”主题研修讲座及案例分析、学员分享聆听讲座心得体会。</p> 高中新课程教材分析及实施策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3日下午,工作室主持人王和鹏开展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重构:从凝练中实现专业技术》讲座。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二、在凝练中提升:案例分析;三、研修任务: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重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环节,他提到,要从旁观者到实践者突破,学会凝练,否则就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模仿。在凝练中提升:案例分析环节,首先他指出,公开课不能只看教师授课流程,需要关注策略以及模式。其次他结合论文《抛锚式教学在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初探》和《从单机到物联网:基于“信息系统”大概念的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分析如何将案例撰写成论文。然后他结合26名工作室学员上交的第一次案例,提出在论文的撰写中要简要突出所思所想,并从摘要、案例概述、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流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开论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及研修任务,他提出,要重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以及凝练个人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他布置了工作室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阶段第二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教师段芬围绕主题——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思维培养案例进行分享。分享分为四部分:一、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二、教学实施建议;三、教学案例分享;四、我们该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她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跨学科的思维。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技术(初中称信息科技)学科承担了计算思维培养的重任,要以跨学科的思维对计算思维进行培养。其次,她结合案例《数据压缩算法》分析自己的跨学科思维培养的尝试;结合案例《AI自然语言与聊天机器人》分析自己在项目学习的尝试,强调高水准项目学习的特点是真实、有意义的问题;项目与核心的学科知识及实践深度融合;提倡有意义的,富于支持性的互动;全程评价、反思、修订和进步。最后,她对未来的教师该如何做提出建议。</p> 初中新课程教材分析及实施策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4日上午海口市秀峰学校教师胡叶进行了教材第二次加工的经验分享。首先,胡老师分析教材二次加工的背景,点出教材二次加工条件和策略。其次,她将学生需要分为现在需要和未来需要,提出学生需要具有动态变化性,应不断调整对学生需要的认识。再次,她提出教材加工的方法:删、增、调、改。最后,胡老师借鉴杨正武教授的“程序阅读三步骤”和聂建锋老师的“三段教学法”,提出“以读促写”的编程教学法,以翻转、小组学习等方式设计了基于“以读促写”的《学习while循环》教学案例。每节课结束,胡老师都对学生进行ABCD等级的过程性评价,以及期末进行笔试考核,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为胡叶老师具体进行教材加工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阶段第二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口市第一中学李曼老师对海口区域5名教师提交的第一次案例进行分析,并从四个角度阐明自己眼中的好论文(教学设计、案例)指标:1.观点鲜明、正确;2.理论联系实际;3.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论文结构与语言表达。她提到目前一线的教师不缺实践经验,但理论的应用不足,基于相关理论的指导可以避免少走弯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阶段第三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汉市梅苑学校教师熊轶结合案例《龙舟大赛体感游戏制作》具体介绍了面向计算思维的项目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如何开展。首先,熊老师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思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学科“计算思维”素养对学生的要求,并结合鄂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说明。其次,她阐明了自己以学生为中心,强化问题解决,以学科实践激发学生开放、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基于此其对教材进行重整,并设计项目式学习课程,以项目式教学法展开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熊老师从项目课程的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项目课程的反思三个方面对案例 <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舟大赛体感游戏制作”进</span>行毫无保留的分享。首先,她从项目任务、项目教学目标、项目框架、项目学习评价四个方面介绍项目学习课程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项目任务是学生分组使用掌控板、扣叮平台编写《龙舟大赛》程序作品,实现手摇掌控板控制玩家龙舟与机器龙舟比赛,达到体感游戏的体验效果。她从核心知识、以学生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关键能力、价值观三个角度对项目教学目标展开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为每个环节的明确目标,对应的学习活动以及培养的思维能力框架设计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她还明确每个学习环节,提供对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要求有具体的学习结果呈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评价是贯穿于项目学习整个过程的。下图是熊老师对于每项学习结果设计的评价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部分:项目学习课程的实施。熊老师围绕启动项目明确任务、核心知识建构、协作设计方案、作品原型制作和作品展示评价四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为分组展示作品,对照评价标准,使用在线收集表进行互评打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部分:课程项目反思。熊老师以作品达成、计算思维测试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其对本项目进行了反思总结:1.这是一个真实的游戏制作项目;2.项目活动需要很强的目标导向性,丰富的学习资源,确定的学习结果;3.利用微课辅助项目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4.分组合作学习,使自主学习更易成功;5.项目作品评价表内容越详细,作品制作方向和组内分工指导性就越强;6.利用在线测试,让教师即时获知学情,让学生即时巩固新知;7.线下展示,线上即时交流,使交流评价更有效。</p> “教师的专业及成长”主题研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4日下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汪学均开展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及案例分析》讲座。讲座分为三部分: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汪老师提到《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意义、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部分:中小学教学专业发展。汪老师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阶段,分析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培养策略(新手型:增强对职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注重课后反思;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建构教师发展共同体。熟手型:了解自身优势与局限;调控自我避免倦怠;参加培训并争取职业成就;把握成为专家的关键期)。同时,信息技术老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1.制定合理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2.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3.自觉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4.持续的自我反思;5.科学的行动研究;6.打造业务亮点(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社团、STEAM教学、信息技术类竞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汪老师结合湖北省特级教师高良琴的专业成长,鼓励参会的老师坚持反思,坚持写教学日志,尝试撰写教学实践论文,积极投稿,成就自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阶段第二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教育》杂志社副社长王在存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论文写作及案例分析》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王社长总结26篇学员文章具有工具性、实践性等学科特色,但存在选题略显狭窄,多关注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涉及其他的不足。接着,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p><ul><li class="ql-indent-1">教育理念的表述宜与时俱进。</li><li class="ql-indent-1">要注意教学案例的写作方法。</li><li class="ql-indent-1">摘要写法不正确</li><li class="ql-indent-1">图表花哨,增加排版印刷难度,部分刊物不喜欢</li><li class="ql-indent-1">建议使用全线表</li><li class="ql-indent-1">标点符号的运用</li><li class="ql-indent-1">存在无效的关键词</li><li class="ql-indent-1">关于论文的格式体例</li></u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论文写作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王社长强调了一系列论文投稿注意事项:1.了解杂志的真实性。2.了解要投稿的杂志的办刊方向、用稿要求、出版周期、审稿时长。3.期刊级别。4.核心期刊。5.文章的体例与杂志的体例。</p> 成员感悟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修活动中,段芬老师、胡叶老师、熊轶老师精彩的案例分析为学员在重构教学实践中指引了清晰的路线和方向。段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供了高中学段项目教学开展的实施思路;胡老师和熊老师给出了初中的案例实践与方向体验反思,特别是熊老师的案例,步骤清晰,主题鲜明,每一个环节都分析得清楚透彻,为工作室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影:聆听胡叶老师的分享后,感悟学情不同,教材重构是必须的。可借鉴熊轶老师的项目式教学评价方式。聆听汪教授讲座后,感悟要做好反思,积极参加论文比赛。做好记录,凝练思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雪燕:收获颇丰,胡叶老师的二次加工的五个步骤提供了好借鉴。同时根据李曼提出的好论文的标准对照自己的作品。聆听汪教授的讲座后,思考下一步如何去做。熊老师的游戏教学可借鉴。课堂学习手册,教学评价,分工是学生自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少君:按照杨教授的模板去写案例,胡叶老师的分享,带给其教材重构的灵感,根据学校及自身情况对教材进行组织。教学评价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学生的评价,自身和学生间评价。继续修改案例。提高语音表达能力。聆听专家讲座,对照自身进行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朝华:聆听一天半的讲座后,她表示,今后尝试学习使用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小组合作,以读促写可参考。评价重构:自评,标准细化,过程性评价;他评:其他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进度和质量的考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今后的努力方向:理论学习,看名家论文,多学习硬件,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设计研究,学生积极性的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