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爱家门口流过的这条美丽河流,圆一个几十年的千里溯江梦。8月1日,从桃源县城出发,或依岸而行,或乘舟而上,三天二晚,二百多公里山水路,已到古老的沅陵县城。一路河光山色令人陶醉,两岸的故事让人留恋。原本就想这样走走停停,在山迎水接中一直骑行到云贵高原的大河之源,但突然复发的新冠疫情让我的溯江行按下了回车键。</p> <p class="ql-block">人回来了,心仍在江边,不时翻看手机中的照片,那些骑行在母亲河边的场景让我亲切而幸福。除了照片,我还应该留下一点什么,为我深爱的母亲河,也为那个正在老去却不愿老去的自己。陆陆续续就有了长长短短的几篇游记。感谢美友们的关注,让一个普通人的溯江行有了更多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沅江依就在不舍昼夜的奔流,我渴望早点回到她的身旁,顺着她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来路,穿过满是鲜花的原野和浓荫蔽日的群山,寻到她出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8月23日,疫情终于解封,期盼的沅江行又重新开启。不走重复路,我计划沿319国道骑行到沅陵,而后溯江而上。</p> <p class="ql-block">319国道东起台湾高雄,西至四川成都,全长2984公里。在湖南常德至吉首的300多公里路段,几乎与沅江并行,它的前身是京都及中原地区进入云、贵、川的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好玩不过郑家驿,脏兮兮的界亭驿,看不到的马底驿,望不到头的星天驿”,至今,驿道上那些古老的驿站依旧在这条国道上,一块快承载了驿马行人的青石板还残存在乡野市井。1819年夏天,时年34岁的林则徐从京城出发,一路舟车劳顿前往云南主持乡试,其间就先后歇住在郑家驿(今桃源县郑驿镇)和马底驿(沅陵县马底驿乡),其时,又有缅甸进京的贡象队与他们相向而行,他们在界亭驿与马底驿的驿道上相会。</p> <p class="ql-block">骑行在这样一条著名的古道上去溯游一条与之并行的大江,在马达和喇叭声中去怀想驿马奔驰、车轮滚滚的场景,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满怀期待。</p> <p class="ql-block">早上5点30分从桃源县城出发,经桃花源、郑驿、茶庵铺,7点20分到达桃源县与沅陵县交界的太平铺,从雪峰余脉牯牛山蜿蜒而来的木旺溪将太平铺分成二半,东边为常德市桃源县太平铺,西边为怀化市沅陵县太平铺,而一座上世纪的石拱桥又将它们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因为沈从文先生的一段文字,我在这里作了停留。1937年抗战公路“湘川公路”通车,沈从文第一次经陆路回家乡凤凰,太平铺的美丽令他恋。在《沅陵的人》中他这样写道:“在自然景致中能见出宋院画的神采奕奕处,是太平铺过河时入目的光景。溪流萦回,水清且浅,在大石细沙间漱流。群峰竞秀,积翠凝蓝……一些恰到好处的小小房子,绕河树林边一湾溪水,一道长桥,一片烟。香草山花,随手可以掇拾。”</p> <p class="ql-block">同样让我停留的还有林徽因笔下的美丽官庄。1937年底,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如许多南迁的文化人一样,经这条公路前往昆明。他们在官庄住了一晚,这里的河光山色让她念念不忘,在写给沈从文的书信中,她深情地作了描述:“昨晚里住在官庄的。沿途景物又秀丽又雄壮……苍翠的天,排布的深浅山头,碧绿的水和其间稍稍带点人为的点缀……天气是好得不能再好。我说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里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不是几世修来。”</p> <p class="ql-block">官庄是沅陵的东南重镇,距太平铺19公里,它们同属洞庭湖湖区向雪峰山山地的过渡地带,过了太平铺,特别是官庄往西,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这里溪流众多,山环水绕,景色秀美。沈从文、林徽因他们从水瘦山寒、战火份飞的北方来到这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自然是赞叹有加了。</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些文化人的过往,更因为他们的美丽文字,让我的骑行有了更多的美好。虽然他们笔下那些原生态的景象很多已消失,但一路溪流伴着公路,茶园连着青山,红瓦白墙不时闪现,脑海中又叠加着文学大师的动情描写,让人不胜喜悦。文字是有生命的,此刻,我仿佛和先辈们相逢在古老的驿道上,相逢在青山绿山水间。</p> <p class="ql-block">这样美丽富饶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又如此独特,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了。1265年,元成祖开通京都至昆明的驿道,在官庄集镇5公里以北设界亭驿;1404年(明永乐二年),明朝第十二路旗牌官在这里屯置田庄,官庄由此而得名。从此,官庄既是湘西门户,又是驿道重镇,被称为“西南锁钥”。</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一道与北方山海关齐名的南方军事关隘“辰龙关”。1644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清朝将其封蕃云南。三十四年后,康熙削藩,吴三桂又起兵反清,后被清兵围剿病死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其孙吴志璠逃至辰州(今湖南沅陵),据辰龙关之险与清军对抗达三年之久,后清兵得到当地百姓帮助突袭辰龙关,大败吴三桂残部。</p> <p class="ql-block">康熙听到辰龙关被破后,龙颜大悦,亲笔题写了“辰龙天下第一关”。“北有山海关,南有辰龙关”,从此,“辰龙关”声名大振。这南北两“关”相对,把吴三桂唯利是图的投机性格和出尔反尔的二面人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一关复一关,其可耻下场是必然的。</p> <p class="ql-block">刚到辰龙关前,一阵雷雨飘来,让这个古老的关隘蒙上了一层烟雾。史载“辰龙关外,万峰插天,峭壁数里,谷径盘曲,仅容一骑”。如今,因公路修建,辰龙关已被拓宽,但依然可见其险峻雄伟</p> <p class="ql-block">过了辰龙关,沿河而下,二公里路程就是著名的界亭驿。这个在元代就建立的驿站,在沅水的诸多驿站中体量是最大的,108匹驿马、50名健夫、179名扛夫,彰显了曾经的繁荣。于今,那店铺林立、驿马飞驰、商贾差吏来往的场景已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这经年的石拱桥和弯弯山道让人们去怀想那烟火穿行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拱桥已经静默,二座新修的风雨桥横跨在河上,延续着千年的通关大道。</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周围群峰耸立,狭长的驿道通向远方,80多公里外,就是我的家乡,而一直以来,我竟不知这里曾经烽火连天,战马嘶鸣,那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与此关联,也不知道我曾经崇拜的名人就在我的家门前走过。他们在时间上与我们错过,却依就在某个节点与我们相会,影响我们,改变我们。读万倦书,不如行万里路,感谢旅游路上的追溯,让我走进悠悠岁月,走到广阔天地。</p> <p class="ql-block">在桃源到沅陵的这一百多公里的驿路上,还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古驿道——马底驿,它就在319国道旁。上午10时到达。与已经成为景区的“辰龙关”不同,这里没有人工修复的痕迹,古老的青石板主道、排列着图案的鹅卵石路肩及齐整的排水沟,看得出这是一条高标准的古代高速路;两旁翘起的马头墙、曲尺形的柜台、雕花的窗户,见证着这个古驿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这里少有游人,古老的木屋内、天井旁是世居的人们。繁华落尽,他们依就不曾离开这驿道陌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独守着一份千年的古朴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些古老的木屋,我们依然如几百年前商旅差吏一样感受到主人的自信与热情。这位万大爷在递烟倒茶后,又拿出了几百年的家谱,这是他引以自豪的宝物,也是他传递热情的礼物。感谢这些留住根的人们,让我的溯江行找到了最宝贵的东西,水有源头,路有起始,无论流到哪里,走向何方,那最初的一脉温情都会让我们感怀。</p> <p class="ql-block">重回319国道,群峰叠翠,山路弯弯,一个多小时的骑行后,到达沅陵县城。在这水陆二条古道相交的大码头,我将继续沿河而上,在沅、酉二水的相会处去寻找迷失的黔中郡,在书香飘逸的二酉山下去聆听那个千年的藏书故事,在浪漫的白河谷去感受未曾远去的酉水风情……</p> <p class="ql-block">先去黔中郡遗址,但要找到它并不容易,在路上没有标识,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记,手机导航上搜不到名字,我只能凭着直觉,沿河边山路骑行。15公里后,眼前出现了一块大平原,阡陌交通,民居错落,我猜想,黔中郡遗址应该就在这了。果然不久,就见到了路边“窑头古城遗址”的石碑。原来,黔中郡遗址在现在叫窑头的地方,难怪地图上找不到。</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分成36郡,黔中郡是其中的大郡,管辖的范围相当于现在的贵州、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大片区域;都城在沅水和酉水相交的沅陵窑头。遥想当年,楼宇交错,城墙高耸,驿道上车轮滚滚,沅水中帆影连连,那是何等的繁盛。大江东去,200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不见任何城池的踪影,只有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稻田和枝繁叶茂的桔园。</p> <p class="ql-block">但在古城的四周,还有几十座巨大的土丘,上面树木苍翠。据考古专家探测,这些比长沙玛王堆还要大的山丘如同秦始皇陵一样被一层水银包裹着,那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土丘就是几十座大小不一的古墓。著名画家黄永玉预言,这里将有类似于埃及金字塔的惊天发现。我们期待着黔中郡秘密揭开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沅水从贵州都匀的斗篷山一路呼朋引伴奔涌而来,到这里接纳了她的最后一条也是最大的支流酉水。酉水从湖北宣恩的酉源山出发,蜿蜒在鄂西、渝南,黔东、湘西的大山和盆地中,500公里的山水路,奏响了一曲苗族、士家族、瑶族、汉族共同繁衍的交响曲,孕育出了一个个明珠般的古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桐)、千年土司王城王村(芙蓉镇)、出土2000多片秦简的里耶、出了67个教授的乌宿——每一个都闪闪发光。这样的一条河与千里沅江交汇,有一座伟大的古城诞生就不足为奇了。</p> <p class="ql-block">2000多年过去了,黔中郡已经迷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但遗址旁的酉水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奔流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中,这样的酉水,纵使是一条支流,也应该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其实酉水岸边我已经来过多次,她虽然是土家人、苗人的母亲河,却也让我这个汉人钟情,那苍桑在河上的风雨桥、摇曳在绿波里的乌蓬船、朦胧在堤岸的白墙绿树都让我迷醉,但一次又一次诱我而来的终归是那连着我们,滋养我们的一江甘甜。</p> <p class="ql-block">夏日,我又站在了酉水岸边,天宫已把织锦铺在水上,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把她称作“白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动听的山歌在岸边唱响,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总是缠绵着这条河……</p> <p class="ql-block">想想,在老旧的时光里,这织锦该是更加生动:乌蓬船远远的驶来,船上的水手深情地唱着渔歌,岸边的吊脚楼上有女子痴迷的目光,此刻,他们都迷醉在这万种风情的梦里水乡,我相信,那些年轻的水手中就有傩送、天保……</p> <p class="ql-block">于今,酉水中已少见乌篷船,吊脚楼大多被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取代,那些乌篷船和吊脚楼的少男少女也已经走远,但酉水依就风情万种,岸边的故事依就扣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这些酉水的故事,我最喜欢听的是二酉山的藏书故事,前些年,已经和同事拜访过二酉山,它在酉水的尾端,离沅陵县城仅15公里。此时,我又来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称帝后,焚书坑儒,欲烧尽诸子百家之书,朝庭博士官伏胜冒死装载五车书,一路辗转千里,来到二酉山,将书藏于石洞,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汉灭秦后,人们将书献给汉高祖,汉帝大喜,将二酉山封为中华文化圣山,成语“书通二酉,学富五车”即出于此。从此,二酉山成了读书人毕生向往和追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走在二酉山上,我仿佛闻到了满山的书倦气,来到二酉洞,虔诚的叩首膜拜,愿中华文化薪火永远;背靠万倦岩,愿天下读书人腹有诗书万倦,眼有气象万千;舀一瓢发蒙泉,不能求得自己年少聪明,但愿到老不糊涂。</p> <p class="ql-block">二酉山,藏书万卷,书香满山。从古至今,这里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山上有个二酉寨,家家贴有对联,户户以有有文化为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高考,二十三户人家就有二十一户人家的孩子考上大、中专。</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乌宿,一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竟出了67位教授,成为声名远播的“教授村”。圣山有灵,读书人有福。</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酉水而上,前往酉水画廊。2006年这里已被评为“新潇湘八景”之一,那里每天都有一场水上的民俗表演,展现古老的祭河仪式,希望今天能有幸看到。</p> <p class="ql-block">还好,演出尚未开始,因为长沙同一团队的二辆大巴堵在了路上,还要等一个多小时,我决定先到上游的凤潭电站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凤滩这个名字我很小就知道。1971年,舅舅去凤滩修电站,那是我儿时的想象中最遥远的地方,舅舅三年才回来一次,一年只能收到他的一封信,感觉他仿佛到了天边,于今我竟骑着摩托来到了这里,这种穿越感让我觉得很奇妙。</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凤滩电站当时号称中国的第二大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空腹重力拱坝,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的战备工程。“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修凤滩电站的二舅是村里的先进青年,是我心中的英雄。那些异乡的风景,因为这一脉亲情,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巍巍凤滩大坝结束了酉水常年通航的历史,也让我的酉水行打上了休止符。曾经希望象沈从文先生一样乘古老的乌篷船上沅陵、过永顺、走保靖、到达遥远的边城,于今也搁浅在这一座座拦水大坝上。好在下游的酉水风情景区还有一场古老的民俗表演,让我失落的心得到一丝安慰。</p> <p class="ql-block">喝了拦门酒,登上纤夫船,我化身一名酉水河上的船工,在酉水的绿波上,和船上的游客一起演绎一场穿越时空的酉水风情剧。</p> <p class="ql-block">撒五谷、祭河神、拜祖先……胆量再大,心有敬畏,行有规尺;走得再远,家在酉水,根在大山。</p> <p class="ql-block">“常德桃源一大站,穿石界首青浪滩,北溶沅陵泸溪县,浦市滩头到铜湾……四十八站到云南,四十八站到长安……!”号子声声,震荡河谷,河上英雄汉,合力摇桨闯险滩。</p> <p class="ql-block">和船老大来一张合影,喝了拦门酒,就是一家人,一起摇了桨,就是好兄弟。君在江之头,我在江之尾,纵使高山峡谷,长堤大坝,总有多情的江水把我们紧紧相连。苗人、土家人的母亲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这方中华儿女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告别酉水,也就结束了沅水沅陵段的溯游。沅水千里奔流,我将继续溯游而上,在九曲回漩的中游河段,在泸溪、辰溪的的潾潾波光里,寻觅一段母亲河的辉煌岁月;惊艳了亿万年的山川风光,流传千载的古镇古渡故事,都将在弯弯曲曲的河岸、起起伏伏的骑行路上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