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核心提示】2022年高中招生,考生无论在哪所学校,县直学校还是乡镇初中,填报志愿的参考坐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指标生看“校排名”,统招生看“县位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各地高中招生计划普遍采用分两种类型,一是指标生,占总计划数的60%,二是统招生,占总计划数的40%。</p><p class="ql-block">指标生,是指把高中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每个初中学校。其分配的依据,一是人数,二是质量,即一所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越多,质量越好,分配的指标生数就越多。这种招生办法主要是体现教育均衡特别是城乡教育均衡,让农村的孩子一样有上高中、上优质高中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指标生的实质,就是考生只与本校同学竞争。</p><p class="ql-block">统招生,是指在高中学校招生区域内,所有考生统一按照中考成绩,择优录取。统招生的实质,就是考生与区域内(全市或县区)所有考生竞争。</p> <p class="ql-block">具体录取办法,是按类型分批次录取。先录取指标生,然后录取统招生。</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某县有A、B、C三所高中,招生计划分别是1040、10400、520。指标生分别是624、624、312;统计生分别是416、416、208;某学校分配的指标生数分别是20,20,10。</p><p class="ql-block">考生甲如果是全校第一名,则他的指标生志愿可以报考ABC任何一所学校。</p><p class="ql-block">不仅是甲,全校前20名的学生都一样。</p><p class="ql-block">但从第21名开始,考生填报志愿就当好好思量一下了。</p><p class="ql-block">因为,如果指标生报A校,就要滑档。滑档后只能再参与统招生录取。如果考生统招生志愿继续报A校,则要在全县统招生志愿报考A校的所有考生中排名前416名前才行,否则,还是要滑档。而这时再滑档,就只能参与调剂,而若是ABC三所学校录取已满额,则考生就只能考虑中职班或民办高中了。</p><p class="ql-block">但是,第21名考生若是指标生志愿填报B校,录取则是口袋里掏东西——稳拿把赚的事。</p><p class="ql-block">因此,对于每个初中学校A校指标生数“位次”前的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并不困难,难的是A校指标生数“位次”后的考生。这些考生希望上A校,但又怕报不准、滑档了“无学”上,这个时候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事很好办,A校指标生进不去,统招生志愿填报还是有参考坐标的,那就是看模拟考试考生在全县的位次。</p><p class="ql-block">如果考生模拟考试时成绩很稳定,在全县考生中,位次一直在1040名以前,那么,考生如果想报A校,则指标生志愿和统招生志愿就都可以报A校。如果指标生录取不了,统招生一定能录取。因为道理很简单,A校要招1040人,你只要位次在1040之前,无论是指标生还是统招生,你都在这个范围里,更何况,前1040人中,还有一部分考生会选择B校呢。但是,如果这位考生指标生选择了B校,则第一次就被录取了,统招生志愿再选A校也就没用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敲黑板,划重点】</u></b></p><p class="ql-block">考生无论在哪所学校,县直学校还是乡镇初中,填报志愿的参考坐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指标生看“校排名”,统招生看“县位次”。</p><p class="ql-block">一名考生如果想报考A校,有以下几种情况。</p><p class="ql-block">第一,模拟考试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在A校指标生数前,则指标生报考A校;</p><p class="ql-block">第二,如果模拟考试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在A校指标数外,在全县1000名前,则指标生报考A校,统招生报考A校;</p><p class="ql-block">第三,如果模拟考试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在A校指标数临界点上(比如指标生数是20,考生在学校排名在21,22,而且成绩和前面同学“咬"得很紧),在全县1000名后2000名前,则指标生报考A校,统招生报考B校。因为,模拟考试毕竟是模拟,成绩仅供参考,正式考试时会有很多变数,如果考试临场发挥好了,可能就会有所超越,就可能进入A校指标生,那样就赚了;反之,即便指标生录取不了,统招生上B校,那还是有绝对把握的;</p><p class="ql-block">第四,如果模拟考试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在A校指标数外“很远”(比如20%以外,而且成绩与前面同学有一定差距),在全县1000名后2000名前,则指标生报考B校,统招生也报B校。因为,模拟考试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位次差得远了,正式考试“翻盘”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这个时候,与其担心自己在第二批统招生中B校是否会滑档,不如第一批指标生就被B校录取更稳妥,心中更踏实。</p><p class="ql-block">B校和C校的报名参考坐标也大抵如此。</p><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填报志愿的参考坐标是模考成绩,正式考试时会有许多变数。那些处于指标生、统招生“坐标”临界点的考生,或是考试时成绩不稳定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当慎重考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以上转载自平湖一柱李老师)</p> <p class="ql-block">每所学校的临界点,由于每年不可控因素,也会有很大变数,一定慎重考虑。有的适合一二志愿报考相同学校,有的可以适当变动,具体情况还需再分析。</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往年参考</u></p><p class="ql-block">2021年参加中考学生人数6678人,录取人数3510人。</p><p class="ql-block">高级中学1060人,统招分数线300,等级1A5B1C</p><p class="ql-block">明湖中学1300人,统招分数线275,等级<span style="font-size:18px;">1A2B4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中:750人,统招分数线242,调剂260分。</span></p> <p class="ql-block">今年总分660分,语数英各150,物理折合分数90+60,再加体育,和去年分数有区别,数据参照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更多详细情况可+v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