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如果单靠老师,那就太耽误孩子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不听课又不写作业,老师批评学生,学生反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孩子上课玩手机,老师没收了手机并告知家长,家长抱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真的被误解了。首先,“教好”是十分模糊的概念。老师教出的学生考第一但人品不过关,不算“教好”;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平平但自立自强,不算“没教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批驳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听到学生不好、成绩不良是我们工作不好的结果,会感到难过的。”“难教的儿童总是会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他们。”老师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记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画出美丽的画,不是不可能,只是无法保证百分百的成功。因此,李镇西校长曾经严肃驳斥:“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达十二分的鄙夷。”</p><p class="ql-block"> 老师给不了学生的东西太多了:给不了学生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优良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力、成长的幸福感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给孩子从小培养。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需要家长乃至社会的配合!师生配合、家校配合才是教育的康庄大道前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p><p class="ql-block"> 家长尊重和理解老师,孩子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家长配合和支持老师,孩子就能从学校教育中受益。还是那一句话:“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他去成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i>孩子请这样做:</i></b>自觉主动学习,懂得学习是一种责任,培养上进拼搏精神。尊重配合老师,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牢记老师谆谆教诲。及时求助大人,调整心理和学习状态,更积极地投入学习。</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i>家长请这样做:</i></b>不去溺爱护短,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马上进行管教修正;放下心中偏见,就事论事与老师交流,避免发生矛盾冲突;家长信任老师,互相配合教育好孩子,是最该做好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i>老师请这样做:</i></b>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少找家长告状,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面对待学生家长;多去理解家长,明确一切交流的前提,都是为了孩子着想。</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i>在教育这一链条上,孩子、家长和老师必须肩并肩,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配合,让教育效果最大化。</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