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宝宝1岁9个月时,我们全家借宝宝的爸爸、妈妈休高温假之际去秦皇岛旅游了几天。</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姥爷故意问他:“前几天你去哪里了?”</p><p class="ql-block"> 宝宝:“秦皇岛。”</p><p class="ql-block"> 姥爷:“都谁去了?”</p><p class="ql-block"> 宝宝:“有爷爷、奶奶,有姥爷、姥姥,还有爸爸、妈妈,还有宝宝。”</p><p class="ql-block"> 接着宝宝又冒出了一句:“太阳、月亮也去了!”</p><p class="ql-block"> 宝宝这样说,表面上看,有可能是因为在北京看见了太阳月亮,到秦皇岛的大海边又见到了太阳和月亮,因而肯定 “太阳、月亮也去了”。但析其根本的原因,应是宝宝对太阳和月亮的高度关注。</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早晨,宝宝总喜欢趴在窗栏旁看着升起的朝霞,嘴里叨咕着 :“阳光明媚,”“阳光灿烂,”“Sun!”晚上,经常会关注天上的星星、月亮,一旦看见了星星、月亮,就会喊着:“星星!”“月亮!”“star!”“moon!”“星光闪闪!”宝宝去室外玩时,一旦见到小区学校宣传栏上太阳、月亮、星星的图案或是见到小区节日时布置的月亮、星星状的灯光时,就会突然激动,并用汉、英双语喊着太阳、月亮和星星,甚至每次去户外玩时都要拉着大人专门绕道前来这些位置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这些太阳、月亮和星星。宝宝在看图书时,只要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都会很开心,以至于凡是有着太阳、月亮和星星图案的图书及页面因宝宝经常翻看竟被蹂躏得皱皱巴巴。宝宝喜欢星型玩具,常常在吃饭、睡觉时也要把在手中。宝宝有一磁性画板,每次拿起画板,总要让我给画太阳、月亮和星星,看到画好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就非常开心地捧着画板让大家看!</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过后宝宝去姥姥家,姥姥给宝宝买了个蓝色小地球仪,宝宝很喜欢,吃饭、睡觉时也经常揽在怀中,嘴里还不停地自然自语:“Blue Earth!”“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宝宝还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中国的地图,并乐呵呵地说:“这是我们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妈妈给宝宝买了本《我们的太空》画册,宝宝爱不释手、百看不厌,对画册里的太阳、星球、陨石等都能认识甚至记住其英文读音,妈妈给宝宝挂在墙上的太空星球挂图,宝宝更感兴趣,经常用手指指点点地叫着星球的名称,兴致一上来还给大家做一番讲解:</p><p class="ql-block"> “这是太阳!”</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p><p class="ql-block"> “这是蓝色的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这8大行星,它们都——围着太阳转!”</p><p class="ql-block"> 看到宝宝如此痴迷太空和星球,奶奶颇有感慨:“宝宝是怀抱地球放眼太空,真是大视野啊!”</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话也引起了我的一番难成逻辑的思考:宝宝小小的年纪,因何唯独喜爱太阳、月亮、星星和地球等这一类的太空中的日月星辰?我和老伴儿在部队从事了大半辈子国防航天事业,宝宝的爸爸从事的也是与航天相关的工作,难道是遗传吗?</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倒是认为:且不论宝宝喜欢太空是什么原因,但小孩子能有大视野决不是坏事儿,大视野展示的是大胸怀、大格局、大目标,未来——当宝宝这一代到了需要为祖国担当的时候,科学的发展与太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人类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里的较量都会更加激烈,需要他们的担当和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 宝宝,祖国乃至人类的未来等待着你们!</p><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p><p class="ql-block"> 2022.5.8 </p><p class="ql-block"> 北京怡海花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