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

志诚

<p class="ql-block">“值得一去的山东四大古城之一。”</p><p class="ql-block">“重建的历史古城,每天游人众多。”</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唯一一个完整县衙开放了,就在即墨古城 。”</p><p class="ql-block">“青岛的即墨古城,为什么汉代有7位王子,曾在此当“胶东王”呢?”</p><p class="ql-block">“重建的仿古城,城里的石井街道,仿古的砖墙和房屋结构,仿佛是重回千年的齐鲁古城。”</p><p class="ql-block">“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仿古建筑古色古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城里沿街商铺众多,好</span>吃、好玩、好热闹!”</p><p class="ql-block">即墨,始载于《战国策》《史记》等典籍,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让即墨昭彰史册。即墨县治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已有 1400 多年历史。几年前,棚户区改造中诞生的即墨古城项目作为一种城市“再造”,成为即墨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相关记载:《战国策》、《史记》等。</p><p class="ql-block">现址:青岛市即墨区东关街。</p><p class="ql-block">历史状况: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后,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这里始定为即墨县;然而这个新生事物在随之而来的一场改朝换代的纷乱中似乎有些动摇。汉初,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熊渠被封到这里称“胶东王”。继之,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刘寄也被封遣于此。此后,刘姓的子孙先后有六七位王子在胶东王的封地里坐享荣华富贵,他们的权力笼罩着大半个山东半岛。兼做着“国都”的即墨县城,也成为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莽“新”了一阵,即墨被改名“即善”,但这个新名称很快随着新莽政权的垮台而被取缔;当然,“即墨”的老名称也随着刘姓皇位的复辟而得以恢复。</p><p class="ql-block">即墨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厚的积淀,有太重的背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