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正”司马(45期)

石竹涧溪

<p class="ql-block">  最近看了一阵子司马南的视频。</p><p class="ql-block"> 百度“司马南”,再点“司马南-好看视频”即可。看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学习平台,且令我对司马老师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人,不能比。人比人殁,物比物扔。敬仰,只缘于自我眼光的狭隘与思想的浅薄,缘于自身知识之匮乏和精神之荒芜。</p><p class="ql-block"> 因,被司马折服。故,向众人力荐司马。得空点点,常常获益。</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形形色色的站,琳琅满目,满眼发花。以前,也断断续续浏览张维为、金灿荣、金一南、张召忠、杜文龙,甚至马未都、高晓松等专家教授学者的思想门户,览过一阵子后,总觉得不够通透过瘾,总觉的“高大上”了些儿,似乎跟14亿老百姓的共鸣力度不太够。而司马老师则另辟风格,语言生动风趣,诙谐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的举例皆源自身边,来自百姓,打比方也贴切自然,时不时隔壁王奶奶怎么说,胡同老张怎么说,居委会理论中心组老刘怎么说,栏目主要特征是接地气,因此深受网民喜爱,司马老师由此也成了网络上大红大紫的现象级人物,忠爱他的粉丝一度达到8000万。</p> <p class="ql-block">  他的自媒体内容涉略广泛,大到俄乌战争、台海局势、疫情防控、美帝主义,小到联想内幕、泰山会、湖畔大学、天才韦东奕等等。笔者仅是随心举了三两例,没列举到的还有99%呢。司马老师林林总总以实事求是的、公平正义的态度,竭尽所能揭露反映事情的本真和时事的实质,直教人深思,屡屡引发网民老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热议。</p> <p class="ql-block">  看司马君的阅历,曾当过兵,还做过记者、编辑、教授、主持人、政协委员、打假斗士,到后来索性诙谐地自称“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的退休老头儿”。其实我对司马家族从未系统去了解,单就其本人的阅历而言,已魅力十足。在20世纪末,他因反伪科学和揭露伪气功、假神医而闻名。21世纪初,曾活跃于政治评论领域,并引发强烈争议。他在日常里虽不易做到“俯首甘为”,但骨子里有一种“横眉冷对”、“天下为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但凡看到不平,便凛然相助;但凡看到伪善,便挑破虚象;但凡看到不公,便击鼓鸣诉。因直言相向、从不妥协而树敌无数,大片大片的“公知”,垄断资本的富商巨贾,网络媒体炒红的鲜肉明星,见风使舵的网络水军,历史虚无主义者等等,更有甚者,起而诽谤之,造谣之。喜欢他的人也固然很多,农民工、下岗工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者、拥护毛邓的人等等,虽相对弱势,但正义之声、誉美之辞常有之。“一身正气,满腔狭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正是他做人做事的风格写照。是的,社会需要司马君,不安分的司马君。至少,司马老师的存在,有利于社会风气向着良好的发展方向转变。</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司马君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国运发展的规律等评论每每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谈及此类话题时,擅长以刺刀见红、短兵相接的风格表述。其观点绝不是剽窃抄袭,更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实打实基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悟了又悟,凝结成属于司马的真知灼见。他在评论俄乌战争对“中美俄”关系之影响时,用到了“唇亡齿寒”,但他觉得表述上还不够形象具体,不够深入有力,不依不饶地又换了“户破堂危”一词,这一小小的改动,立刻让晦涩、费解的国际时事政治,瞬间变得浅显、易懂。这只是一个小例而已,像这些艺术的、个性的语言处理,每一讲都有充分体现,这也增强了他自媒体的魅力。他观察敏锐,语言诙谐,甚至滑稽,常常自嘲自己的演说“荒腔走板”,常常讥讽靠资本炒作皮囊大红大紫的艺人“水光溜滑”,常常讽刺味如嚼蜡的掉书袋文章“连篇累牍”,这几乎成了司马老师独特的语言范式。</p> <p class="ql-block">  司马老师除了口才好、脱口秀厉害之外,他涉趣广泛,多才多艺。年轻时纺过棉花,他还精通按摩、唱歌、乒乓球、围棋、书法。尤其书法,涉二王体、瘦金体、明清文人体等,博采众长,颇有功力、风采与气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