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路和常州路上的往事(上)

lyz

<h3>   常州路是岛城一条没有名气的小路,很少有人知道它在哪里。但这条路上有三座建筑,老青岛却几乎无人不知,一座是东方市场,一座是清真寺,一座是欧人监狱。只是现在东方市场已经荡然无存,清真寺名存实亡,只有欧人监狱作为三A级景点,每年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光顾。 其实常州路一带历史悠久,这里是青岛的发轫之地,最早的青岛土著就是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明永乐(1403-1424)初年,一群胡姓人迁徙至此,看中了这里背山面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安家落户,明万历(1563-1620)年间将这里起名青岛村。 </h3> <h3> 百年前明信片&quot;青岛村&quot;</h3> <h3>   现龙口路以西、常州路一带被称为青岛村的“下庄”。1872年出版的《即墨县志》把下庄标为“行街”,行街即商行、洋行、银行、典当行等各行各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既商业街的意思,可见当时常州路一带就是胶澳繁华的商业中心了。 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约二千人在天后宫东侧(即今常州路一带),建胶澳镇守衙门(后称总兵衙门、老衙门),常州路一带遂成青岛政治、军事中心。</h3> <h3> 当年规模宏大的老衙门</h3> <h3>  1897年德占青岛,德国当局在“胶澳总督府”未建成期间,将“老衙门”作为“临时总督府”。“老衙门”身后,修建了总督府下属部门要塞工程局,临时的第一邮政代理处等建筑,这附近的街道便被命名为“衙门街”、“邮政街”。1898年1月26日,邮政街(即今常州路)上的临时代理所向德国发出了青岛的第一封电报。 1899年当局强迁青岛村,除天后宫、老衙门和德国人的几座建筑外,旧有的街道和建筑被悉数拆除改造。</h3> <h3> 百年前明信片&quot;青岛邮政街&quot;(摘自王栋《明信片中的青岛记忆》)</h3> <h3> 德国士兵与青岛村村民在今常州路一带</h3> <h3>  后来的常州路“主干道”,东起龙口路,西经太平路,直接通到青岛湾(这一带曾被称为“青岛口”),1959年建人民会堂被从中间截断。前些日子,网上一张“羊群在太平路上‘列队行进’”的照片流传挺火,当年参与放羊的一位网友回忆羊群行进路线时写道:“穿过常州路,队伍从东方菜市(门前)来到鱼山路路口。”可见那时常州路是连接太平路和鱼山路的通途大道。 </h3> <h3> 常州路“主干道”(选自薛晨钟《青岛影像老街巷》)</h3> <h3>  常州路还有几条支路:一条与“主干道”平行的土路,东自东方市场西门外“大茅房”,西至清真寺,很短。大茅房就在小路上,说它“大”也真大,男厕有二十几个蹲位,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楼上四户邻居共用一个厕所,早晨经常“排不上队”,我就上学路上顺便到这里解决问题。 </h3> <h3> 常州路“土支路”东端东方市场“大茅房”(张岩摄影)</h3> <h3> “土支路”西端清真寺(胡拍摄影)</h3> <h3><br>  另外三条支路都与“主干道”垂直,北端与广西路相接。整体看,常州路有点儿像一个倒放的“E”字。由于建人民会堂和拆东方市场,现在的常州路没有双号,只有从7--25号(没有13、19号)不到十个院落了。</h3> <h3>  日前到市档案馆查资料,在“建国前档案”条目下,输入“常州路”三字,意想不到地发现,常州路上除了东方市场内形形色色的商号,竟然还有许多从未听说过的“单位”:青岛市鲁东抗战同志联谊会、青岛市第二区区公所筹备处、中央战干团通讯处、青岛特别市国术分馆、商业补习学校、抗建学校、海滨区建设管理处等。我们不知道当年这些“单位”在常州路上上演过怎样跌宕起伏的活剧,只能任由他们为常州路蒙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h3> <h3>  我们还是说说知道的事儿吧。 常州路1号是东方市场临常州路的几间门头房,像市场在龙口路上的门头房都单独有门牌一样,虽然东方市场整体是龙口路20号。这里解放前是几家饭馆,“东方村饭庄”、“同合春餐馆”等。解放后曾有过银行、大众食堂、豆腐组等。1956年公私合营时,豆腐组被合到龙口路,成为日后岛城有名的市南区豆制品厂。银行后来搬到广西路。</h3> <h3> 常州路1号的门头房</h3> <h3>   改革开放后,住在鱼山路的老赵与1号的老方换了房子,开了一家餐厅。因老赵儿子叫赵勇,女儿叫赵丽,所以起名“勇丽餐厅”。别看它只有一间门头,一间半地下室,后来却发展成岛城有名的餐饮业巨无霸---青岛勇丽餐饮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勇丽餐饮公司拥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商务酒店,在岛城业内享有盛誉,其下属企业“勇丽美食海鲜广场”、“勇丽美食城”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十大餐饮企业之一。可惜前些年勇丽集团也没扛过惨淡的外部经营环境,在岛城销声匿迹了。</h3> <h3> 辉煌时期的勇丽餐饮</h3> <h3>  东方市场南门西面也有两间门头房,开过茶叶店,开过理发馆。再往西就是菜市场的正门了,门不大,进门却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菜市场的屋顶极高,面积很大,中间用水泥砌成一个四方形台面,专卖蔬菜、海鲜。四周一圈柜台,卖肉食禽蛋,干果调料,豆腐粉条,粮食生油等。 卖猪肉的柜台里面有一扇小后门,通市场西门外的那条小土路,送肉的汽车可以开进来在后门卸肉。小后门斜对着清真寺,时间长了清真寺的穆斯林们不干了,向市宗教事务局提出抗议。宗教局协调了东方市场,市场方面堵上了后门,改由前门卸肉。虽然不方便了,可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市场还是很配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南区蔬菜公司率先在全市蔬菜行业实行连锁经营,恢复老字号“三聚成”,东方菜市被收入麾下。改制后的东方菜市在门外搭建了一个大棚,蔬菜海鲜被挪到室外,室内则改造成超市,卖些酒类、方便面、乳制品、糕点糖果,各式礼盒,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h3> <h3> 东方菜市改制为三聚成东方超市(张岩摄影)</h3> <h3>  常州路3号像1号一样,是东方市场的南大门在常州路上的门牌。东方市场许多人有过许多详尽的描述,如孙光耀老师的《东方市场回忆补记(上、下篇)》、白刺根约翰老师的《东方菜市场印象》、栈桥夜泊老师的《再访东方菜市场》、张岩老师的《东方饭店祭》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h3> <h3>  过了菜市场往西是常州路5号复真小学。1946年5月市政府同意了青岛回教协会提出的建立回民子弟小学的申请。住在龙口路25号的穆斯林沙雨辰不但自己捐款捐物,还与其他几位代表到南京上海募捐筹款。47年回族复真小学开学,沙被选为校董。开始学校的校长、教师都是回族穆斯林,1958年学校改为公办,更名为“常州路小学”,老师也逐渐换成汉族。1967年学校撤销,合并到太平路小学,这里成了太平路小学的蜡笔加工厂。</h3> <h3>  复真小学首任校长王鑑明,回族,曾住金口二路29号。他给邻居们的印象是,个子不高,清瘦干练,平时总爱穿一身中山服,冬天经常围一条呢围脖,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有邻居去过他家,干干净净的被褥下,竟是两条长条凳上铺木板搭的床。那时的校长两袖清风,足以让现在处处吃礼的校长们汗颜。</h3> <h3>  复真小学出过一位“大人物”:原中央纪委书记、现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王岐山小学一二年级在复真就读,后随父去了北京。住在金口三路的冠群(已故)是王岐山的小学同学,因住得近,是一个学习小组。冠群夫人经常对邻居们讲,王岐山当年就在她婆婆家写作业。</h3> <h3>  1968年6月1日,青岛市第二批下乡知青在新建礼堂门前开完会,乘坐大卡车奔赴诸城。出发的前一天,39中下乡的同学,在复真小学集合见面分组,这是大家第一次见面。我的同学王宗海组的组长,动员他们组同学放弃条件相对富裕的大队,到最艰苦的村庄去。那时革命激情正澎湃的同学们,立刻相应号召,向县里来带队的同志提出要求,于是他们组去了诸城最苦的山村桃林公社花石子大队。五十多年后,当王宗海得知我准备写常州路时,感慨地对我说:“我的命运就是在常州路复真小学被决定了的。”</h3> <h3> 1968年6月1日青岛市第二批下乡知青在新建礼堂出发前合影(徐立信提供)</h3> <h3>   常州路5号历史上曾经是青岛市第二区区公所办公地址。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确定青岛为特别市。1932年1月,青岛市地方自治筹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建立了12个自治区。1933年,青岛市第二区区公所筹备处迁移至常州路5号办公。只是这个筹备处很短命,1934年9月,青岛市取消区的编制,区公所即被裁撤。 </h3> <h3> 日占领青岛期间,常州路5号曾是日本第二青岛寻常高等本小学教员宿舍。日本第二小学校址在广西路1号(现北舰后勤部),与常州路5号很近。因学生家长多为军政要员、企业高管、富商大款,所以第二小学被称为日本的贵族学校。常州路附近的老人们都还记得,每天放学时,5号的日本女人们便纷纷出门,身穿和服,脚踏木樨,站在路口等候夫君。放学后的男教员们,西服革履,仰头挺胸,目不斜视地从她们身边走过。女人们先是九十度的一个大躬,然后亦步亦趋地迈着小碎步,低眉顺眼地跟着夫君回家。这也成了常州路上的一道风景。 </h3> <h3> 日本第二小学南门在广西路,北门在湖南路上(现北舰后勤部)</h3> <h3>   常州路7号藏在一条小巷子里,小巷子位于拆迁前的东方市场西门外,紧邻市场大茅房。这条小巷子只有两个院,7号和9号(清真寺)。关于常州路7号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德国第一邮政代理所所长官邸,一说是德国要塞工程局旧址,两种说法一致认为这座建筑是德国在青岛最早的建筑之一。院子里四棵高大的古树格外引人注目,一棵刺槐,一棵椿树,还有一雌一雄两棵银杏。据老人讲这四棵古树都有一百多年树龄了。</h3> <h3> 俯视常州路7号(胡拍摄影)</h3> <h3>  院门外一口古井据说是建楼同时开挖的。这口井与一般的井不同,自井口往下三四米处探出一块钢板,钢板下则有一个六十公分左右的洞口,从井口有铁梯直抵井底。当年井口没封时,有大胆的孩子曾下到洞口,但不知洞是干什么用的。文革期间,有人跳井自尽,再也没人敢下井了,也没人从井中打水了。后来不知什么人盖上井盖,压上一块大石条,这井便成了废井,徒留百余年历史任人凭吊。</h3> <h3> 常州路7号钢笔写生(王鹏)</h3> <h3>  这座楼的建筑很有特色,整座楼德国风格明显,房间高大宽敞,客厅中原有近三米的铁制壁炉,门厅铺着异国情调的花纹地砖,螺旋状的楼梯直通阁楼。这座楼与其他德国建筑不同的是,处处可见浓郁的中国元素。比如院门口两侧石柱上的寿字花纹,楼内楼梯左右立柱上的雌雄狮子木雕,四个侧面雕刻的祥云浮饰,以及中式风格的屋顶。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前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件精品。</h3> <h3> 摘自薛晨钟《青岛影像老建筑》</h3> <h3>  国内著名版画家、工艺美术大师石可先生家曾在常州路7号住过。石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学习版画,43年即加入中国木刻研究会,金石、目录学师从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他的版画作品曾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优秀作品奖。在谷牧副总理提议下,他与岛城著名画家陶天恩先生等艺术家,历时两年半设计制作的大型浮雕《孔子生平事迹图》长期陈列于曲阜孔庙,曾获得中日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年度金奖,被中国美协授予“中国新兴壁画贡献奖”。石可先生在木刻、石刻、篆刻、鲁砚上有极高造诣,他设计创作的几套青岛风景火花,在使用火柴的年代,岛城每家每户家喻户晓,司空见惯。石可曾任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版协、书协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第四、五、六届省政协委员。 石可先生一生酷爱石头,文革时期,造反派逼他推着小车,把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搜集来的奇石倒入海中,让他痛心不已。</h3> <h3>  2006年底东方市场拆迁时,据说有关部门也准备连常州路7号一起拆掉。我还清楚记得,当时楼上的居民在面向龙口路的一侧窗户上拉起了醒目的白底黑字大横幅反对拆迁,最终保住了这座百年老建筑。现在这里已列入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区,这座岛城最早的建筑,终于可以向一代代后人讲述自己的沧桑历史了。</h3> <h3> 面向龙口路的常州路7号(胡拍摄影)</h3> <h3>   常州路9号是2007年9月3日以前的青岛清真寺,现在的清真寺迁到了同安路562号。关于常州路9号,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德国第一邮政代理所,另一种是岛城文史专家王栋先生考证的哈利洋行分行。王栋认为镶嵌在9号外墙上的标牌“P.S 1898”中的“P.S”并不是德文“邮局”的缩写,而是“哈利洋行”的简称,“1898”则是分行成立的年份。两种说法都认为,这座房子是青岛现存的有年份标志最早的建筑。</h3> <h3> 清真寺钢笔写生(王鹏)</h3> <h3>   胶济铁路通车后,外地的回民陆续移来青岛。1929年西北军阀、曾任绥远都统的回族穆斯林马福祥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青岛特别市市长,成为青岛市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他的部下和家属也随同纷至沓来。由王万英、穆华亭、刘尊五、石小坡等人发起募捐筹建清真寺,在马福祥的支持下,购买了常州路9号、11号、13号房产,改建成清真寺及回民宿舍。</h3> <h3>  常州路9号占地面积2.262亩,环境幽静,清新无染,院内古树参天,简洁朴素,是一处“超然离世群”的穆斯林活动好场所。 清真寺大门外有两个圆柱形门垛,顶端饰以伊斯兰教的新月标志。门垛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青岛清真寺”五个大字,是青岛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少数民族书画家协会副会长马哈茂德.金宝兴先生的墨宝。进门垛步至大门,门楣上是岛城书法家高小岩题写的“清真寺”门匾。 </h3> <h3> 选自薛晨钟《青岛影像老街巷》</h3> <h3>  院内伊斯兰教传统的淡绿色瓷砖直通二楼礼拜大殿,大殿可容一百多人做礼拜。楼下有阿訇办公室、学员室、会议室、伙房、沐浴室、卫生间等。还有一间“埋台房”,专门办理穆斯林丧葬事宜。 拜殿楼下平时停放着一辆平板车,周围的汉族小孩对这辆车都很害怕。因为按回族习俗,“亡人”(死者)“无常”(去世)后,都要到清真寺沐浴净身,然后包裹白布,置于经匣,抬至拜殿下这辆车上。众阿訇念经祈祷后,平板车套上马,由这里出发拉去回民公墓安葬。</h3> <h3> 现清真寺院内</h3> <h3>   青岛清真寺首任教长曹耀先阿訇一家住在常州路9号内(换届后曹阿訇搬至11号)。曹阿訇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曹济安,人称曹老二,名震岛城,他的大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肉联厂专门负责宰牛,因为真正的穆斯林只吃回民专卖店卖的、由回民屠宰的牛羊肉。有一年曹济安在全市职工运动会上勇夺举重、摔跤两项冠军,一举成名。后来他在工人文化宫当教头,徒子徒孙遍布岛城。</h3> <h3>  曹老二祖籍武术之乡河北沧州,他从小就调皮大胆。 有一次,他跟哥哥曹老大骑一辆自行车从鱼山路大下坡回家,看到前面有两个美国兵优哉游哉地走着。哥俩一合计,慢慢骑车靠近美国兵,曹老二一把夺下其中一个的军帽,曹老大加足马力,冲下鱼山路,冲进东方市场南大门。两个美国兵气喘吁吁地追到大门洞,往里一看傻了眼,迷宫般的过道、楼梯,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两人叽里呱啦地大骂一顿,垂头丧气地离开了。看来“抢军帽”不是文革中发明的,解放前就有了。 <br> 曹家还有一个“名人”,是曹阿訇的孙女。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有一种大家闺秀气质,很漂亮,让人过目难忘。她与15号吴某、于某、龙口路苏某并称当地的“四大美人”,是那一片半大小子们可望不可即的心中女神。</h3>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青岛服装一厂占用清真寺近十年。二楼大堂成为裁剪车间,楼下是缝纫车间。每天工人进进出出,缝纫机哒哒声响不断,清真寺静谧氛围从此不再。直到1982年,青岛市落实宗教政策,衬衫厂才搬迁出清真寺。</p> <h3>  常州路11号、13号1929年与9号清真寺一起被回人买下,开始是作为外地来青岛的穆斯林暂住的“周转房”,后来因种种原因“周转”不动了,变成了部分回民的“长租房”。再后来13号搬进了少数汉人,逐渐成为汉族居民院了。 11号和13号是两排一样的背靠背的平房,中间有一条通道,共同的人字形屋顶,共同的大门朝西。前后各有一个大院子,11号院子在清真寺背面,13号院墙外则是广西路,院子曾作过煤店。1976年唐山地震后,两个院落都被拆迁,在广西路上盖起了一排六层高的物资局宿舍,11号13号的老居民搬进了新大楼。11号在常州路仍保留着一个门,13号则消失不见了。只有院门口那棵古老的槐树,还顽强地站立在原处,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h3> <h3>  今年85岁的回族老人张长根出生在常州路11号,他家祖籍也是河北沧州,与曹教长同乡。张老的父亲从小习武,十几个人近不了身。日占时期,他在东方市场东门里的小餐馆因饭菜美味可口,经常有日本军人光顾,但总不给钱。有一次,张老板发现日本人没带武器,便大着胆子讨要欠账。日本人仍不还账,张老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出手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怕日本人报复的他当晚便到朋友家躲了起来。果然第二天日本人佩带武器,牵着狼狗,来到餐馆把门窗柜台,桌椅板凳一顿乱砸,询问周边邻居张老板的下落。张老板人缘极好,没人向日本人透露任何消息,日本人折腾了几天,搜寻未果,只好不了了之。“张老板怒揍日本兵”成为当时当地的一段佳话。 </h3> <h3>  现在的常州路没有双号,当年也有过,在东方市场对面。东头的第一家是“东方合作饭店”,应该是2号吧,但没查到相关资料。饭店在南海路、中山公园、火车站、青医附院三角地还有四个分店。东方市场店有东、南两个门,东门大南门小,一进南门左手是办公室。饭店经营大众饭菜,早点有油条、炸糕、馅饼、包子,有稀饭、甜沫。中午晚上有炒菜,散啤酒曾经用罐头瓶子卖,两毛钱一瓶,食客们端着罐头瓶大口喝酒。主食面条馄饨,清汤面八分钱一碗,馄饨一碗十三四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合作饭店被在此处拔地而起的东方饭店取代,人员也被其“收编”了。 </h3> <h3> 上图左侧为东方市场,右侧即东方合作饭店,两处建筑之间是常州路(源自张岩《东方饭店祭》)</h3> <h3>   东方合作饭店旁边是“大头” 的小人书摊。“大头”是个侏儒,住在第一海水浴场,每天骑一辆小轮自行车到书摊上下班。书摊里外总是挤满了孩子,为了多挣钱,”大头”不允许多个孩子一起看书。他腿脚不好,裤兜里总是装着一兜小石子,看到两个或多个孩子在一起便扔石子。他“枪法”极准,弹无虚发,被打中的孩子便一哄而散。 再往西另外几间小平房有白铁组,打簸箕烟囱等。旁边的茶炉,水一开,哨子便吱吱地叫起来。当年的山大外国专家路过,听到哨声,很疑惑地到处寻找:“这是什么声音?”平房西面是东方市场的“南荒场”,一片繁华热闹的集市。再往西常州路8号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院落,那是自来水公司宿舍(也有叫“老衙门宿舍”的),许多老人都有印象。</h3> <h3>  清政府的“老衙门”前门开在大学路上,后门则在常州路上,应该是常州路10号,但也没查到相关资料。“老衙门”中,1940年曾开办过“东文书院”,日本投降后,书院停办,原址开办了以抗战牺牲烈士子女为主的“抗建学校”,1948年改组为“私立崂山中学”,学校设有附属小学。中学的大门在大学路上,小学的校门则在常州路上。解放后这里成为二中分校,直至59年建新建礼堂时拆除。 </h3> <h3> “老衙门”拆除中</h3> <h3> 其实,青岛市人民会堂也可以说坐落在常州路,因为它的后门和一段围墙就在常州路上,也应该是常州路的双号吧?这座1959年5月施工,1960年6月竣工、仿照北京人民大会堂式样设计的会堂,是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都在这里举行,国际、国家、省市级文艺演出也都在这里进行。这里是清朝“老衙门”旧址,也是青岛建置之根。 </h3> <h3>  人民会堂在常州路上的后门</h3> <h3><br>(本文中多次引用胡拍、薛晨钟、张岩诸位老师照片,谨致谢!未注明作者照片均引自网络)(本文插图为《王鹏—钢笔绘青岛》作者、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中国钢笔画艺术研究院理事、青岛钢笔画协会副会长王鹏老师现场写生,谨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