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法语L'International)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诞生于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后,作词者是参加了巴黎公社的欧仁·鲍狄埃;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6月为其谱曲。《国际歌》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国歌;1922年至1944年为前苏联的国歌 ,1931年至1937年曾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 列宁曾评价《国际歌》:“一个有觉悟的工人, 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 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 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 言语不通, 举目无亲, 远离祖国——— 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 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百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亿万人民奋战过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投身于繁荣发展的改革建设时期,走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书写下国家和民族的瑰丽史诗。当《国际歌》响起,那澎湃的旋律穿越历史的厚重烟云,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不惧艰险、不懈奋斗。<br> <div> 您知道吗?《国际歌》上个世纪初最早从哈尔滨这座城市传入中国,是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div> 瞿秋白是从哈尔滨开始,在中国大力传播《国际歌》的第一人,他不但翻译、介绍和传播《国际歌》,并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国际歌》的深刻内涵和革命精神。<br> 瞿秋白1899年生于江苏常州,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那时的他就在以一位热血青年的身份探寻着救国救民的道路。<br> 1920年10月的一个夜晚,哈尔滨已是秋深,寒风凛冽,从北平开来的列车缓缓驶入火车站,一位带着细边眼镜瘦削的年轻人,与两位同行者走出站口。 他是瞿秋白,此行的目的是以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去往莫斯科采访。因苏俄内战,中俄铁路满洲里至赤塔段桥梁遭到破坏,火车不通,瞿秋白只好在哈尔滨滞留,一住50多天,下榻在道里地段街一家叫“福顺”的客栈。<br> 在哈尔滨的日子,瞿秋白走过“偏脸子”“三十六棚”等棚户区,看到穷困潦倒的工人苦力、“穷老毛子”和像乞丐般生活着的中国同胞,并接触采访了苏维埃派到哈尔滨的中东路局的官员,参加了他们的赤色政治活动。他在为《时事新报》撰写的通讯《哈尔滨之劳工大学》中这样记载:“据云哈埠共产党(指布尔什维克)虽仅200人,而哈埠至满洲里中东路沿线工人有12万,对共产主义颇有信仰。”他在《饿乡纪程》中感慨:“我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 20世纪初的哈尔滨,是马列主义向中国传播最早的前沿阵地,而瞿秋白是第一个向内地传出“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感受十月革命气息的城市”的中国人。当时,马列主义的传播,使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了澎湃激荡的红色革命空气,这种情形同时期在中国关内是难以见到的。<br> 哈尔滨之行,带给瞿秋白许多新鲜体验,尤其难忘的是,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使他耳目一新,心灵受到强烈冲击。 瞿秋白 受一位俄国友人之邀,参加了在哈俄国人举办的十月革命三周年庆祝大会,地点是哈尔滨工党联合会预备开办劳工大学的新场地。那天的大会得到中国警察厅的许可,会场里非常拥挤,进去都很困难。瞿秋白和俄国友人一道与会长商量,得到允许之后在演说坛上坐下。<br> 他在通讯《哈尔滨之劳工大学》和《饿乡纪程》中记述了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见闻,他生动地描述:“11月7日是彼得城发生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日子” ,“看坛下挤满了人,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哄然起立唱《国际歌》,声调雄壮得很——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国际歌》。”<br><br> 作为中东铁路工人聚集地的哈尔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非常注重在这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革命鼓动,俄国职工联合会和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先后成立,在中俄工人队伍中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1918年到1920年间,中东铁路中俄工人为反对沙俄残余势力以及外国干涉者,掀起了全线四次大罢工,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瞿秋白是经历过五四运动群众罢课罢市、演讲呼喊、与警官肉搏这些轰轰烈烈的场面的,但是像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引吭高唱《国际歌》,纵情地畅谈共产主义,在当时北平及中国的其它地方是无法想象的。虽然这类活动是俄侨中布尔什维克党、进步群众组织的,但也有许多中国工人参加。这种红火的政治气氛使瞿秋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第一次看到了共产党的力量。 在苏俄,他先后两次见到列宁。或许就是在那时,共产主义成为了他此生永恒不变的信仰。在苏俄的日子里他撰写出了大量的通讯,仅在《晨报》上发表的就有40篇约16万字。因此瞿秋白也是十月革命后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 这时的他,要将信仰的星星之火,燃成锐利的理论武器,燎原旧世界,催生新中国。<br> 于是他重译《国际歌》,让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他先将法文的《国际歌》重新翻译成中文,再与俄文的《国际歌》进行对比,逐字逐句推敲,力求准确易唱。瞿秋白将法文“国际”一词改用音译,使得“英特纳雄耐尔”不仅从章节上唱得顺口,更是传达了“全世界无产者唱起来同声相应、情意交融的意念”。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中国劳苦大众,却能与世界“异口同声”,遥远共鸣。<br> 英特纳雄耐尔,即international,源于法语的internationale,其意为“国际主义”。在《国际歌》中,英特纳雄耐尔指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即解放全世界受压迫的人。<br> 1922年春,瞿秋白经同乡张太雷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瞿秋白回国开始担任《新青年》等刊物的主编。 1923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主编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最初歌词如下:<br> “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旧社会破坏得彻底,/新社会创造得光华。/莫道我们一钱不值,/从今要普有天下。/这是我们的/最后决死争,/同英德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人类方重兴!/这是我们的/最后决死争,/同英德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人类方重兴!<br> 不论是英雄,/不论是天皇老帝,/谁也解放不得我们,/只靠我们自己。/要扫尽万重的压迫,/争取自己的权利。/趁这洪炉火热,/正好发愤锤砺。/<br> 只有伟大的劳动军,/只有我世界的劳工,/有这权利享用大地;/那里容得寄生虫!/霹雳声巨雷忽震,/残暴贼灭迹销声。/看!光华万丈,/照耀我红日一轮。” 从1923年6月中共三大起,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以及党的重大活动,都会以演奏《国际歌》作为结束。<br> 1924年5月5日,上海大学举行马克思诞辰106周年纪念会,瞿秋白与任弼时一起引吭高歌《国际歌》,随后大家放声高唱,燃爆了整个现场集会者的激情。 1925年1月,在党的四大上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在党的五大、六大上他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会后他担任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他到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在这个时期他创作和翻译了一大批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指导、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发展,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br>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奉命离开江西赴上海治病,行至福建长汀时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瞿秋白坚定的革命信仰没有丝毫的动摇。<br> 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瞿秋白被下令秘密处决,在前往刑场的路上,他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的口号。到了刑场,他淡然盘膝坐在了草坪上,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 随后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此时的他年仅36岁。《国际歌》是他革命生涯的序曲,是他革命生涯的陪伴,又是他革命生涯的终章。<br> <div>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瞿秋白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div>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国际歌》最早从哈尔滨传入中国的百年间,曾被翻译出很多版本,但瞿秋白留下的“英特纳雄耐尔”译法沿用至今。它所代表的共产主义理想,经久铭刻在《国际歌》中文版歌词之上,也永远铭记在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间。激昂悲壮的《国际歌》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注:本篇资料汇集综合《哈尔滨史志网》《东北网》《黑龙江日报客户端》《大话哈尔滨》等网络图文,致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