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清廉故事 <p class="ql-block">【曹焕焕—清廉故事之焦裕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我是兰考县蓓蕾幼儿园的曹老师,清廉故事大家讲,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述焦裕禄的清廉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裕禄,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他是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焦裕禄患病去世,年仅42岁。焦裕禄前辈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1962年的冬天,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了兰考,当时,正是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严重,农业产量低,群众生活苦,焦裕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对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起县委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抗灾自救的斗志,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家中贫寒,可他坚决拒绝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兰考475个日夜,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心中 铸就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为后人提供了永恒的前行动力。焦裕禄用生命凝聚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与困难作斗争。这就是焦裕禄的故事,讲清廉故事,扬清风正气,感谢您聆听本期的清廉故事,我们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