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牵虹

刘在平

贵州雨多,但我们赶上的却是多年不遇的大雨。很幸运,来到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天气放晴。而雨水的积聚却使瀑布呈现出罕见的壮观!“这可是从197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奇观啊!”听当地人这样说,愈发觉得不虚此行。 接近瀑布的时候,竟然出现了短暂的错觉,前面好像有擂鼓的方阵,是在欢迎前来的游客吗?突然意识到,鼓动耳膜的,就是瀑布发出的声音,是瀑布用轰鸣擂响在欢迎我们。<br><br> 看到了!远处好像天被撕开了一角,一种力量在奔涌、在突破。举起相机的冲动总是被一睹全貌的愿望所阻止,便加快了脚步,距离成了徐徐拉开的帷幕。每前进一步,便增加一分震撼。终于来到正面,竟然觉得高度、宽度、落差……等等所有“指标”都被忘记了,群山、峡谷、林涛……周围的一切都隐退了,眼前就是天地寰宇难得的一次激动和吞吐。<br><br> “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这些并非描写黄果树瀑布的,用到这里却也贴切。“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这些本来就是表现黄果树瀑布的,亲临其境,才知古人作诗并不夸张。雷霆万钧般的砉然天响,万马奔腾般的雄阔气势,让人感受到平时从图片上看到的黄果树瀑布,简直就是秀女梳妆,而眼前的情景,才叫千军陷阵。 即使身上被瀑布弹出的雾水打湿了,还是舍不得离开。仔细看,浑然一体的瀑布其实可以分为一缕缕、一股股,互相冲撞,却又互相挟裹,在略微的跌宕和起伏之中,争先恐后地飞奔而下。似乎,那急狂轩昂的倾泻,要荡涤山川,要冲刷大地。<br><br> 下面是犀牛潭,据说是因状似犀牛而得名。这一巨大的跌水潭,是瀑布之下深长的喀斯特地貌峡谷的开端,其成因十分复杂,可概括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但此时看来,更像是一幅泼墨写意的水墨画卷,激越喧腾的跌水景象只闻其声,难见其状,是因为水珠水雾弥漫扩散,除了潭水相对平静的边缘之外,中间大部分都被掩映为诱人的朦胧。这又是一种银汉自天而落与烟云腾空而起相交织的奇观。 美国与加拿大边境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被称为“雷神之水”;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的维多利亚瀑布被称作“霹雳之雾”; 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瀑布,名称的意思是“大水”,最急最猛之处人称“魔鬼之喉”。看来,瀑布最奇妙、最大的看点,在于其气势,这大概是国内外的共识。然而,细细想来,这瀑布,毕竟是水的向下,是向下的恢弘,是跌落的慷慨,是一种“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悲壮。是啊,这就是水,用人们通常的话来说:水往低处流。而瀑布,是水往低处流的集中展示和渲染。<br><br> 大概是老子,最早以一种精神的“汲水工程”,将水引入高端的哲学境界。<br><br>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瀑布的水,分明是在争,然而,争的是向下。向上的时候,水是谦让的,甚至遇到阻碍会掀起浪花,或荡起漩涡,总之先前的水会回返,后面的水再前进。与“人往高处走”截然不同。“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近似于道的水,总是愿意处于或趋向于人们所不屑、不愿、甚至厌恶的地方,那就是低处。<br><br> 山是刚强的,水是柔弱的。但柔弱的水是坚韧、顽强的。人们会说,“一潭死水”,不是表明水弱而不争将导致困境吗?但是,即使无可流动的水,也并非死水。朱熹说得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是“没有源头”的一潭水,可能是来自天上的雨水。即便如此,水又何尝“死”了?所谓云蒸霞蔚,化作气状而升腾。然后,又是向下,或倾盆而泄,或瓢泼入注,或密雨斜侵,或细雨蒙蒙,总而言之,回归大地。<br><br> 坚韧的水,决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幻而改变其本性,但是却能够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幻其表现形式与状态,演绎出千姿百态。就像这营造瀑布的白水河,既有缓缓流淌、绵延迤逦;又有浪花翻卷、急湍漩涡;静谧时将自己清理得清澈透明;狂奔时将泥沙挟裹而泻。黄果树瀑布之所以闻名世界,还因为她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瀑布群,在周边方圆100多平方公里中,就有落差410米的滴水滩瀑布、顶宽105米的陡坡塘瀑布、滩面延伸350米的螺丝滩瀑布、以娇媚而著称的“银链坠潭”瀑布等等,大量瀑布聚集而形成庞大阵容,又以风格迥异、相互映衬而组合出精妙的布局,获得“喀斯特瀑布王国”的美誉。甚至,季节的交替、气象的差异也在瀑布水量、节奏、色彩、形态上引发变化多端,秀出无穷魅力。<br><br> 故而,顺势而为而不争的水、因循环境而造福万物的水,被老子说成“几于道”。这里,不是直接将水抽象为道,而是一种比喻,水所表现出的本性,近似于道。人们需要心领神会,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老子对“仁”是不感冒的,他的概括更为精炼和高远——“上善若水”。水,是道的象征,大道为善。水,围绕一个“善”字,对于人们的昭示是多方面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苏辙《道德真经注》解释说:“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空虚静默,深不可穷,善渊也;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洗涤群识,平准高下,善治也;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冬凝春泮,涸溢不失节,善时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夫唯不争故能兼七善而无尤。”<br><br> 美与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在最高处内在相通。置身于秀美山川、大美贵州,举目远眺,那千嶂苍翠、万峰葱茏,离得开水吗?“无线风光在险峰”,而险峰的雄姿,面对“百谷王”的胸襟,怕要失色三分。当地人说,这里四季鲜花盛开,冬天偶尔的白雪也遮掩不住绿意盎然。想起一路走来多次看到烂漫的红花、夺目的黄花、大片的紫花,想象着冬天碧绿河水蜿蜒在银装素裹中,该怎样感恩水之至善?贵州人民享受到的四季如春、旖旎风光、新鲜空气、丰富资源,又何曾离得开水的恩泽与滋养。<br><br> 归途中,难免有一种依依不舍的失落感。然而,同车的一位小朋友却惊呼“彩虹!”回首望去,一道跨度极大的彩虹当空飞舞,似乎刚刚离开的瀑布在举行一次美丽的送别与祝福,似乎苍天在回报我们刚刚进行的审美领略和精神朝圣。原来,这迷人的黄果树大瀑布自古以来就有抛舞彩虹的神奇功能。对此,古人有“雪映川霞”的赞美,今人有“彩虹摇篮”的感叹。 黄果树一代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可以追溯到200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的地质变迁。基本稳定在现今位置的白水河,至少已经有5万年了。我在想:5万年前,人类在做什么?科学家认为那时人类开始走出非洲,逐渐走到其它大陆。白水河,被我们的祖先看到了吗?大自然比人类伟大得多。总是有人在告诫:不要用超自然的神秘主义来解释世界。可是,不用超自然,自然本身就充满了神秘。5万年后,人类会怎样?或许真的可以畅游宇宙,真的可以通过时空隧道的“穿越”而往返于历史未来,但是,那时的子孙后代,还会看到美丽的瀑布景观吗?<br><br> 1986年9月,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主持了一场葬礼,悼念即将消失的著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而这个幅宽3200米、年均流量13300立方米每秒的世界著名大瀑布不幸的原因在于2O世纪8O年代初,瀑布上游建立起大型水电站,加上众多工厂毫无节制用水、河岸森林被乱砍滥伐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br><br> 人类应该记住,山川大地是主人,我们只是客人;大自然是母亲,我们只是子女。人类社会,永远应当对自然保持谦卑、尊重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