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明达中学致家长一封信

滨海县明达中学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这一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我们呼吁全体学生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家校协作,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创设良好家庭氛围</b></p> <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至深。良好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谐的相处,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状态,这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特别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想要孩子一生幸福,请先给他们一个有爱的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构建和谐亲子关系</b></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教育。在亲子共处中,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尊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合理需求,给予应有的理解与接纳,做到宽容与约束并重。其次,要理解孩子在特殊时期因身心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些特有表现,在沟通中学会倾听,留给孩子真实表达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尊重孩子成长规律</b></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需求和规律,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好每个关键期,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小学重在陪伴,初中重在尊重,高中重在放手。同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积极关注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掌握亲子沟通技巧</b></p> <p class="ql-block">  沟通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避免带着情绪与孩子进行沟通。其次,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尽量陈述客观事实,少一些指责,这样的沟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最后,要善于倾听,有同理心地倾听,真正站在孩子立场上去理解孩子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理性看待孩子成绩</b></p> <p class="ql-block">  每位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无论孩子的学业成绩是否理想,都应适度、理性看待,并对学习成绩合理归因。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正确看待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和遭遇的失败,更有助于他们今后的长足进步。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孩子的努力程度,对成绩有科学的认识,和孩子一起分析现状、找到问题、探寻方法才是关键,而不是唯结果论、唯分数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强家校合作交流</b></p> <p class="ql-block">  信任学校,信任教师,及时与学校沟通孩子身心情绪的变化,并合理指导孩子科学安排作息,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若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您的指导和教育,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鼓励,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如发现孩子因遇到学习或成长的困惑产生情绪上的较大波动,请及时与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沟通,老师会给予同学和家长及时的帮助或拨打以下心理热线进行专业咨询。(0515—96111)</p>

孩子

家长

沟通

成长

尊重

家校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健康成长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