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无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温柔待此生——学练太极拳5

<p class="ql-block">自己习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已经三年余,</p><p class="ql-block">其间初学跟望江楼广场老头老太打“太极操”(并无贬意,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内在东西,和体操广场舞健身无异,几十年也练不出功夫,后话详叙),继而太极拳馆交钱培训,学习太极十三式基本动作,最终又用手机看陈正雷大师的老架一路学习,用了休年假近一月时间,照虎画猫,模仿记下了七十四式,天天早起,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日日习练不辍,已累积三年,从青涩僵硬,到熟练柔软,从怕人嘲笑,到如今人群之中,广场公园,独自起舞,挥洒自如,感悟良多,身体康健,能感到下肢力量增强,浑身柔韧性灵活性增强,身体抵抗力增强,收益颇丰,于是记录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的点滴心得感悟,命名为太极拳成长笔记,分享大家互相滋养,共同进步,是为初衷。其中缪误粗鄙浮浅难免,抛砖引玉,恭听指正为盼!</p> <p class="ql-block">拳谱上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招数也就是我们讲的学套路、学动作,一招一式到你练的套路熟练、姿势正确的时候,这个过程叫作招熟阶段。招熟阶段也叫“以外形引动内气”的过程。</p><p class="ql-block">随着练习深入,</p><p class="ql-block">气感产生,内气团聚于丹田,小腹部位有沉重、饱满、膨胀的感觉,就像把气都聚集在仓库里一样。内气越来越充实,饱满了,你的小腹就有沉重、饱满的感觉,这个时候就是内气与外形相结合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招熟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只有所有的套路动作熟记于心,招招相连,式式衔接自然,无停顿阻滞,胸中有拳,张手就来,方能做到招熟,一般人大约需要一年左右时间。</p><p class="ql-block">懂劲是学习太极拳的第二阶段,招熟之后,每打拳立身中正,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松腰开胯,日日盘练拳架,气感渐生,内劲渐盛,手指发麻发胀,浑身发热出汗,劲达于手指脚尖四梢,气贯于四肢百骸,僵硬渐去,柔软已生,一般人大约需要三至五年左右时间。</p><p class="ql-block">丹田气饱满,精神饱满了,然后它就会渗透到四肢百骸,降到涌泉脚上,冲过膝关节下到两脚,你的一呼一吸、头顶的百会、手心的劳宫、脚心的涌泉,这些穴位都有感觉,从一呼一吸都有感觉,劲真正的能下到脚上,懂劲阶段就叫“以内气引领外形”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在海量练习后,招熟懂劲,才能有下盘稳固、上姿轻灵、自然落地生根、力坠千斤的感觉,然后做到生于脚、成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轴送到你要运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神明是习练太极拳的第三阶段,也是高级阶段,古往今来,达到者寥寥无几,可能当世仅有几位大师级人物吧!太极拳一层功夫一层理,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我身处初级阶段,没有感悟,不敢妄言!这里不做论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