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谚云:“近臭远香”,老人退休后与子女如何相处,这应该就是最好的注脚。人与人之间在一起生活久了,长期厮守在一起,没有了距离,就会生出些许的看不惯甚至龃龉。常说的“距离产生美”,如果用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上我觉得倒也贴切。</b></p><p class="ql-block"><b> 子女婚后组成小家庭后,作为老人的我们应尽量做到,一是不干预不介入,二是少麻烦不添乱,三是能解难热心帮。这让我想起童年大杂院生活的幸福时光,处邻隔居既“鸡犬之声相闻”又风雨同舟帮衬的过往,不是亲、赛远亲“近而不臭”的香邻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退休那年如果按照“剧本”剧情发展,该回家“绕膝承欢愉,悠然见南山”了,我却刻意要“让生活拐个弯”朝着我的既定目标,约孩子们来家作一番郑重的朋友式推心置腹谈心,话题新颖而立意高远,先从家庭定位谈开去: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且刷新“观念”将我们大家庭成员重新“定位”,从头构建平等的家庭内部关系,打破家长制、赡养制,引入和回归类似于过去“大杂院”式邻里之间相近相亲,互帮互助式的新型人际关系。即今后我们既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更在形式上多了一层邻里的“友情”,这才是我向往和推崇的养老模式。闻听此言孩子们神情错愕,继而不解地问我,一家人天伦之乐有何不好,而非得人为“拉远距离”以邻相称?</b></p> <p class="ql-block"><b> 不单是以邻“相称”,而是从思维和操作上实现实质意义上的“邻里”关系!我认为这才是余生在事业以外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和意义:以“公益”邻里相衬相帮,绝不“沦为”为子女“打工一族”,这也是维系了我们生命落幕前的最后一丝尊严和体面,隆重而绚丽。我特别强调这其实也是给他们以自由空间,让他们有大展宏图独立自主发挥的余地。为了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我承诺,如果你们有困难,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尽力帮助,甚至会以“志愿者”身份直接参与和介入你们小家庭的各类难题。孩子们看着我认真的神情表示愿意配合我的“家庭改革(试行)方案”。</b></p> <p class="ql-block"><b> 女儿属孝顺粘人型乖宝宝,自小到大从未走出我们的视线,她跟她妈整天粘乎在一起,大小事她们母女嘀嘀咕咕商定,重大事情才来“请示”我。记得那年她才一两岁,我因工作需要调南京,从此和女儿也是聚少离多,在她六七岁时要举家南迁,女儿哭着闹着不肯离开清江浦,理由竟然是因为南京没有辣汤水晶包吃而不愿搬家。后来在我们身边读书直至考大学,又执意不肯报外地院校,一定要报考南京的大学说靠家近些。读大学期间周末下了课就赶班车往家跑,说要回来陪我们过星期天,大学毕业后绝不考虑去外地找工作,就是为了赖在家门口。安排工作后嫌工作单位交通不便,即使买了辆车仍借口停车难等问题,千难万难好不容易调到一个在她小家庭和我们家之间几乎喊一声都听得见的单位方作罢。说来好笑,即使是找对象,她也是“就近取材”挑了个和我们住一栋楼的邻家男孩。后来办婚事也是我们两家大人商量着给办的。孩子是好孩子,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单位听领导话、生活上听我们安排,从不惹事,但对如此家门口培养、父母怀抱里长大的接班人让我很是担忧,看着这个从小到大孝顺懂事让我喜欢让我忧、让我幸福贴心的“小棉袄”,却让我爱不得、打不得、撵不得操碎心的乖宝宝,待我们百年之后她能承担起家庭责任吗?</b></p> <p class="ql-block"><b> 我相信社会上大部分家庭都和我们相似,因赶上了“只生一个好”的年代,这一代孩子从他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倾尽全力要“富养”他们,虽物质生活不是太丰富,却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他们享受着来自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妈、姨妈等)全部的爱,生活在无风无雨的温室中,在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只做一件事,就是读书学习。溺爱,养成了这一代孩子对家庭责任的软骨病。待成家后,他们盼望和等待我们退休,让他们好继续,包括他们下一代的娇宝宝生活。这些年常听老年朋友诉苦:退休退休,退而不休,还劳精费神地“带薪”伺候第二代、第三代;而年轻一代却另有一番“义正辞严”:你们身体好好的退了休还能有啥事?我们上班累得要死,你们来帮帮忙岂不是理所当然?末了再加上一句很有力度的反问:难道和老头老太们“玩”比自已家的事、比子女吃饭、孙子学习还重要?许多老人对此虽有抱怨,却往往因对子女溺爱迁就惯了而选择让步,岂不知就是因这种“家事”毁了退休老人最后几十年的光景,也毁了年轻一代独立自主的家庭责任感。要知道,这样的舐犊之情真不是疼爱,而是贻害和毁了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呢!</b></p> <p class="ql-block"><b> 所以我退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远离孩子,起码是住处相距远些。不是我心硬,但愿孩子能理解我的苦衷和深意。“富不过三代”是中国俗语。这里的“富”不单是财富,更应是家庭优秀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这句话的意思应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富过三代。创造财富的是人,也只有优秀能干的后代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好传统好家风。</b></p> <p class="ql-block"><b> 居家过日子自然绕不开琐碎的油盐酱醋烟火人间。女儿笨手笨脚地应付小家庭生活显然力不从心,太太便常去作邻居式指导和帮衬。他们有了孩子后两个年轻人更是手忙脚乱没了主意,很想让我们住她家帮帮。太太和我很心疼也很着急,太太曾摩拳擦掌地要冲向一线,我及时提醒她要坚守住“邻里关系”这根红线,建议她去家政市场选一个帮做家务的“钟点工”,推荐到女儿小家庭代替我们给她做“家务助理”,他们嫌助理做菜味口不合适,太太则帮助培训、指导后再上岗,总之原则上绝不让自已陷入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每天早晨他们夫妇忙着上班,还要送孩子上学,他们分工女儿烧早餐,伺候大人孩子吃好饭,由女婿送孩子上学。由于下午三点多孩子就放学了,他们还没到下班时间,我们便帮他们接孩子,安排孩子到家写作业,他们下班来我们家接孩子回家,邻居式的帮忙让他们很是感激,我道,你们没下班又那么忙,作为“邻居”我们帮接下孩子也是应该的。</b></p><p class="ql-block"><b> 两三年磨合下来,我们邻里关系很是融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能及时出手相助,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小家庭的运营和运转其实时刻都在我们关注的视线范围,只不过我们的关爱外表看不出,心肠也要适度“硬一些”,这恰如古人说的“疼儿不让儿知道”。经这几年的磨练和摔打,孩子们也更加懂事和成熟了。平时我们老人外面打交道跑腿的事、家里购买大件家电和维修等事儿,还有在我们身体不适时、搬运等重活儿,他们都能及时出现在我们身边并主动抢着给办了。</b></p> <p class="ql-block"><b> 邻里相处,两好才能合一好。前两年我们考虑孩子将来升中学要选一个重点学校,我们拿出多年积蓄的钱支持他们买套学区房,女儿女婿坚决不收,说孩子上学问题由他们自已解决,绝不能动我们的养老钱。为了提高我们晚年生活质量,也为了照顾我们更加方便,他们出心出意地要和我们做“近邻”,为我们调换了一套楼层更好、面积更大,在他们居住的高档小区环境更好更舒适的公寓房。新小区属江景房,楼下直通休闲公园,一路塑胶跑道直达江边,小区里有棋牌室、健身运动场、适合老人的简餐小食堂。新房需要装修,孩子生怕我们为难,当即要给我们打钱作装修费用(我们当然不能要,而且我们也有实力和承受能力自已解决),为我们精心设计谋划,还按照老人居住舒适的标准,设定家庭智能化建设,新装修的大平层房里避免磕磕跘跘的台阶,配备了双门大冰箱、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等家电设备,家里装上地暖和中央空调,餐边桌上安装了管线机,随时都有不同温度的纯净水供应,还有其它细节问题,诸如适合老人洗澡的淋浴房、老人智能马桶等。</b></p> <p class="ql-block"><b>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曾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实践证明,邻居式养老有说不尽的优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大幅提高,他们更懂得理解和关爱老人,并义不容辞地背负起照应老人的责任。如今我们“邻里关系”轻松和谐,而且渐入佳境越处越“香”感觉很好。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香邻。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是香邻,却各自独立并随时可以联系交流,如今真是“拆了墙是一家,不拆墙也是一家”似的亲啊!进化为香邻后的女儿女婿处处为我们着想,因为他们有“家务助理”烧饭烧菜,便建议我们干脆别再起伙,以他们家为“大食堂”,到饭点直接去吃饭,饭后我们回家休息。太太便根据大家庭各人的口味包揽下了买菜、配菜的工作,我跟太太说,当下随着社会发展,养老模式有若干种形式已趋于多元,还是这种邻居式养老最适合我们,究其深层次原因其实并不是名称上的改变,应还是心底记忆深处的怀旧情结,童年大杂院邻里之间的友情:没有芥蒂没有防备,有的是充满亲情式的互动,亲如一家烟火氤氲中的地气,及有苦分担有乐共享的真情……多么值得回味的年代和幸福的过往啊!这不正是我一直崇尚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慢煮生活,岁月深深”养老生活吗?</b></p> <p class="ql-block"><b> 邻里好,赛金宝。如今跟女儿家住一个小区在隔壁一栋楼,往返距离不到300步,成了实实在在的“一碗汤距离”的邻居,我也庆幸他们是一个完全可以托付终身的好“香邻”,它不仅给我晴朗的梦境,黄昏的风也轻软,燕语呢喃,让春天在这里常驻,让我这颗不服老的心也有了归属。</b></p> <p class="ql-block"><b> 一位日本学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家庭亲和理论,讲的是子女和父母生活的理想状态,既相互独立、又互不干涉,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不失亲密的距离。这些年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没有亲属关系的邻里能相处很好,而与血缘至亲儿女却很容易产生矛盾?因为邻里相处双方会作“换位思考”,子女对老人却都有“本该”的期望值,老人在子女不孝顺时在儿女家当然不能常住,如若常住就会越住越生气,而且成天不得不看儿女的脸色;如若儿女孝顺也不能在儿女家常住,再孝顺的儿女依然比不上老来的伴侣,更何况跟儿女还有语言代沟,争论争吵多了难免伤害感情,因此把儿女的家当亲戚、邻居家走走玩玩,作为缓冲地带,住在属于自己的老窝,跟儿女互不干扰,互不干涉,实现生活中的互相照应、“同吃不同住”才是最佳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因为余生不长才更要珍惜,努力把不多的日子过成诗 。著名作家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今天我已感受到人生暮年的丝丝寒冷在悄悄袭来,庆幸的是有香邻相伴,有贴心的“小棉袄”保暖御寒,更有我的新式思维——邻居式养老,这或许也是我的另一种“文化自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