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自编】第230集:南京辉煌而悲惨历史重重的一笔——规模超过北京故宫的南京明故宫,被战火和天灾夷为平地。

老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前些时候我到南京明故宫遣址公园去逛了一次。这个公园不仅范围很小,而且只有少量仿古建筑和被毁古代建筑遗留下来的石料,没有什么景观可欣赏,游人也很少。我近十年没去过了,这次逛的时候在手机上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还钩沉起一些往事,并再次为南京市悠久、辉煌的历史点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自从公元229年起,历史上曾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南京定都,故南京有十朝都会之称,但只是留下古城墙和朝天宫、鸡鸣寺、明孝陵等不多的古老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是中世纪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于1366年开工建设,1392年才完工,用时26年。占地面积很大:东至东华门(现中山东路东头南京工业职业大学的旁边),西至西华门(现逸仙桥东南侧),南至午朝门(现明故宫地铁站的西南边),北至后宰门(现后宰门街道)。其建筑形制是北京故宫的蓝本,规模超过北京的故宫。1402年战乱时毁了奉天殿等宫殿,1449年一部分宫殿又被雷电击中起火烧毁,清军入关灭明后又拆除了部分宫殿,太平天国时期再次遭到战争的破坏……宫殿和宫墙基本荡漾无存,只剩下南边午朝门的一小段城门(见下面2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时期在明故宫遣址上修建了中国首座军用机场(地处午朝门和西华门之间片区,始建于1927年,1956年废弃)和中央医院(现东部战区总医院)、励志社(3栋仿古建筑,现307招待所内)和另外2处仿古建筑,曾经分别称东宫(现为东部战区档案馆)和西宫 (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政府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将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块辟为华东(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1990年南京军区教练场迁出明故宫遗址,但是仅仅将南北中轴线两侧不到一百米宽的地段进行保护,并于1991年建成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遣址公园东、西两侧共计约一百多米宽的地段划归南京军区司、政、后机关和江苏省军区用于建设部队的营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我的记忆中,明故宫遣址的部分空地在属于南京军区教练场期间,范围也很大,东至东宫,西至西宫,南至中山东路,北至后宰门街道的小河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粮食困难时期,教练场的土地划给军区司、政、后机关开垦作为生产地。1966年前后,我曾经多次到那里去参加种小麦、地瓜、黄豆等农作物,所有的收获用于补贴给机关官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还有一个小故事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中:在明故官的西边(大概现在是军区体工队的营区),有一处叫冷宫(古代皇宫里失宠妃子住的宫院遗址)的地方,残留着一个小水池,水池的中央有一个石龟。当时有一个传奇的说法,说站在水池边向石龟背上投掷硬币,如果硬币不掉到水里,表明你将来会生男孩,如果硬币掉到水里,表明你将来会生女孩。在劳动休息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去投币闹着玩。当时我没有投掷,但是我说一句风趣的话:“等我有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以后再来投,看看什么结果”。结果引起一阵哄堂大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备注:本集于2022年5月12日编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