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小学道德与法治微项目化学习课例研讨

半夏微澜☀

<p class="ql-block">  项目化学习作为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的有效途径逐渐被倡导。天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立足实际,从课堂文本出发,针对学科微项目化学习进行了积极探索,举行了微项目化学习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俞琳副校长主持,特邀请莲都区教研员王文英老师作指导。</p> 活动入项 <p class="ql-block">  天宁小学道德与法治微项目组成员依据二年级下册第3课《做个“开心果”》;五年级下册第8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共同商讨确定两个微项目:《人人争“开心果”章》、《制作“鸦片战争”微博物馆》</p> 提出驱动性问题 <p class="ql-block">课例1:《做个“开心果”》:“开心果”是什么?谁是“开心果”?</p> <p class="ql-block">课例2:《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纪念什么?为什么纪念?</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梁潇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下册第8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梁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身边熟悉的刘英纪念馆,知道纪念馆由物、事、人三个场馆组成。为丽水设计一个“鸦片战争”博物馆,从而提出微项目学习主题,同学们根据两个驱动性问题结合课前问卷调查和文本内容展开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各小组结合课前问卷调查,根据评价量规选择一个内容设计“鸦片战争”博物馆展厅。各组长根据小组分工细则先给组员分工,设计好后对各组员进行打分。</p> <p class="ql-block">上台展示:</p><p class="ql-block">选择各个展厅(文物馆、人物馆、事件馆)各组派代表展示,其它组根据评价量规给展示组打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李梅老师带来二年级下册第3课《做个“开心果”》。李老师以我校“红领巾争章”活动为契机,设计人人“争‘开心果’章”微项目,提出驱动性问题。小朋友们在“家里”、“学校”找开心果中知道什么是开心果;通过《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开心果的定义;设计思维导图明确开心果;做个“开心果”小剧场导行实践,指导生活行为。</p> <p class="ql-block">  各小组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根据小组合作要求、评价量规做思维导图。各组长根据小组分工细则先给组员分工,设计好后对各组员进行打分。</p> <p class="ql-block">上台展示:</p><p class="ql-block">项目任务一:做个“开心果”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项目任务二:做个“开心果”小剧场</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博物馆展厅设计。</p> <p class="ql-block">《做个“开心果”》思维导图。</p> 专家指导 <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文英老师对两堂课做了细致点评,肯定两位教师的努力,提出微项目化学习的建议。为了课堂更有效,项目化学习的步子要迈的小一点,保留原来优秀的教学方法,基于原课堂下,让活动园呈现微项目化学习。</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还对今后项目化学习指明方向:可以大胆尝试基于单元学习情况下的项目化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初次微项目化学习,同学们都充分发扬了团结协作和自主探究的精神;老师们发挥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共同研讨。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大胆尝试、不断突破,不断成长。</p>

开心果

项目

学习

课例

第课

导图

下册

组员

老师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