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造访安国寺 ,寻幽探秘逍遥游

解德辉~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位于离石区西南10公里处乌崖山麓。据碑载,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有镇西人王公佐在安国寺山顶筑寨,称“安国王”,随改名“安国寺”。金、元、明历代皆有修葺,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悠久历史。安国寺以其形胜殊异、风景优美著称。</p><p class="ql-block"> 壬寅之年,初夏时节,再次走近安国寺,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一幅幅美丽画卷渐次展开:四围山峦翠绿,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依山设建,亭台楼阁、殿宇禅房,错落有致,比比相连,绿树丛中,隐约可见。令人惊奇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盘根外露;嶙嶙怪石,异状万千,如伏如蹲,如走如奔;石林之间,野草山花,遍地生长,如锦似绣,竞相争艳;幽幽寺内,水源丰富,泉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漫步品读,寺主院分上下两层,偏院分内外两进,共4处院落。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等8处。有于成龙读书楼、于清端和于莱公祠3处,还有莱公别墅、石牌坊、砖塔等。</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刹安国寺曾孕育了清官于成龙成为一代“时政英才”,而“一代廉吏”于成龙又使清雅古刹安国寺名扬四海,成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成为吕梁革命老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当年,于成龙在此读书6载时光,素衣斋食,清心寡欲,吟风沐雨,致学经典,立志吾儒治经须惜分阴以励其学,以读书宜明行术,不图虚声以盗名誉为读书之目的、人生之理念,为其后来20多年仕宦生涯中一直坚守廉政勤能的品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五年(1723),于准为缅怀纪念祖父于公在山寺读书的经历,将于公当年读书的地方,加以修缮,并题诗刻碑为记。据寺碑载:“清端北溟公少年读书其地,与寺僧纯天师朝夕讲论”、我州名胜,山寺庙为最。先清端公肆业与此,凡所交游皆一时知名士。寺中还建有于成龙祠堂和于氏宗祠。立于寺内读书楼的碑记可以考证。</p><p class="ql-block"> 身临其境,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带着一种缅怀之意,边走边看边品读。在此与于公灵魂相遇,回顾过往时,不知不觉中,我被于成龙廉政事迹深深感染着。心想,于公精神并未离我们而远去,它将伴随着古刹的阵阵钟声,浸润着我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7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