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勇哥、仁姐</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4-26日我们在皇后镇住了3天,除了欣赏小镇风光外,分别去了格林诺奇、天堂镇、乘坐古老的燃煤蒸汽船游瓦尔特高山牧场。此外还经历一起意外,遂成就了一段驾车遇囧新西兰的故事,成为我们一行及其朋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p> <p class="ql-block">皇后镇位于瓦卡蒂普湖北岸,是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的美丽小镇,1862年发现时称“帆布镇”,后因发现黄金而声名大振,遂改为皇后镇,意为女王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窗前拍摄的皇后镇早晨。</p> <p class="ql-block">全镇1.8万人口,依山傍水、几无平地,所有的房子都建在半山腰上,建筑物周围布满了常绿树木,有些地方给人感觉就是在树林中砍出一片空地盖了几幢房子。可能事实也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错落有致的街路建筑,使皇后镇成为新西兰南岛最负盛名的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高原牧场位于皇后镇西南方向湖对岸,瓦卡蒂普湖码头到高原牧场乘船单程用时45分钟,往返于两地的是一艘老式燃煤蒸汽船“厄恩斯劳号”,这艘船是南半球唯一正常运行的燃煤蒸汽船,它诞生于1912年,与“泰坦尼克号”同龄,这位百岁资深游女见证了过去100年的沧海桑田、瓦釜雷鸣。</p> <p class="ql-block">25日上午在皇后镇码头排队上船,乘船的以当地人居多,有的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到美丽的皇后镇度假。</p> <p class="ql-block">上船后去船仓中部看工人将煤一铲铲送进锅炉,工人们说别看烟筒冒着烟,一点不脏,因为气体排放出去之前经过层层过滤,因此这艘船还得过环保大奖呢。</p> <p class="ql-block">这位母亲抱着孩子在看火红的炉膛和工人们向锅炉里填煤。</p> <p class="ql-block">在船舱的墙壁上挂着介绍船史的老照片。100年沧桑巨变浓缩在一排排老照片中,无不让人唏嘘、感慨。</p> <p class="ql-block">100年时光流逝,木制的船仓廊道仍泛着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瓦卡蒂普湖平均水深400米,水温常年稳定在8-10摄氏度。站在甲板上近距离欣赏湖面的宜人景色,目之所及碧波荡漾、浪花欢跳、微风习习,一艘划艇从水面飘过,泛起阵阵涟漪,这一切无不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远眺美丽的皇后镇,山坡上被成片树木包围着的各式建筑一览无遗、尽收眼底。时值深秋,各种乔木、灌木或针叶或阔叶层林尽染,满眼暖色尤如调色板,煞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高原牧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农场背靠高山、面朝湖泊,几座欧式建筑点缀其中。牧场就是个大花园,白墙映着红顶,绿茵衬着鲜花,草坪似毯、古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迟日江山丽,微风花草香</p> <p class="ql-block">无比奇妙的湖光山色美到极致。这里名为高原牧场,其实高原并不高、牧场也不大,如此更显秀气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四位资深美女,两位护花使者。</p> <p class="ql-block">在农场游览时安排有剪羊毛、牧羊犬圈羊等观赏活动,由于毫无新意便未在此篇收录。</p> <p class="ql-block">排队登船返程。</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驾车国人不大习惯的有两点,一是右舵左行,二是路窄,前者适应几个小时就能习惯,后者主要是集中精力、遵守交规的问题。南岛的路多数很窄,以双向两车道居多,过河时只有一车道的桥面,靠双方礼让、等待依次通过。</p> <p class="ql-block">26日已近黄昏,我们才从“天尽头”踏上返程之路。照例男人们在前面开车女人们在后面导航,打开大灯慢悠悠地行驶在窄窄的、双向两车道的路面上。隐约听到后车在鸣笛,我们也没当回事,过了一会一台警车把我们拦了下来,警察说有人举报你们,车开的太慢、3台车距离太近,后车非超速无法超车,告诉我们车间距不能小于100米,速度不能太慢,并拿出几份中文交规让我们学习,随即放行并未处罚。</p> <p class="ql-block">重新上路,按照交警的指导继续前行,车距拉大了,为避免跟错车,前面两台车开着双闪。在行驶到皇后镇城边时,又被交警拦下了:“为什么开双闪?”“怕跟错!”“正常行驶不得开双闪,只有在需要救援时才可以开,没看交规吗?“…”。一顿训斥,仍未处罚继续放行。</p> <p class="ql-block">警车在前面走,我们以为在给我们带路,便紧紧地跟在后面,走不多远警车掉头我们也跟着掉头,突然警车在前面一个危险动作把我们的车别住,警察咆哮着:“下车!所有人都下车!”,随即不由分说把3台车的钥匙全部拔下:“为什么违规掉头?”“以为警察先生在为我们带路”…。无论怎样解释一概没用。警察气呼呼地扬长而去,把我们12个人傻傻地仍在了皇后镇城边。</p><p class="ql-block">怎么办?挂中国驻基督城总领事馆电话,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很客气地听我们讲述了事件经过,然后找了一位皇后镇的华人侨领温先生,请他来帮助我们。时间不长温先生赶到,对警察把这些“老人家”扔在荒郊野外表示很不理解,然后自己开车往返3次,把摄影设备和12个人拉到我们下榻的赫尔利酒店。随后温先生和我们团的翻译老姜去警局交涉,结果是:可以不处罚,但租的车子不能再开了,警方已通知基督城车行!</p><p class="ql-block">没办法,面对现实吧。团会做出两项决定:一是明天再去租车,继续完成后续行程;二是由于3台车的车门没锁,为避免意外,今晚和明晨男人们分成4班轮流看车。</p> <p class="ql-block">彼时新西兰已是深秋,晚上很冷,除了车门没锁、放下的车窗也一直敞开着,尽管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冷风吹来,车里的人还是都蜷缩成团长了。可惜的是,皇后镇囧途过程照片不多,我们一行人只能靠回忆当时的场景来补充缺失的故事情节。</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从基督城开到皇后镇,已被警察先生勒令停租的3台车。</p> <p class="ql-block">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7日清晨在看车现场,遇到难得一见的东霞西虹奇观。东边的朝霞像山火一样烧红了半边天,周围的景物从朦胧到清晰,也一摡被“火光”罩住,附近的一处水面倒映着天边的朝霞,恍惚中似乎分不出哪里是天上的朝霞哪里是水中的朝霞。</p> <p class="ql-block">一扭头,西天边一道彩虹拔地而起,从左下向右上划出了一个弧度不大的弓背,一抹朝阳透过云层在山脊上射出了一道金光,这可遇不可求的光影组合难得一见,还等什么?敢紧“咔咔”吧。</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恩赐决不能辜负。这时又冷又饿的感觉早跑到爪哇国去了,我和志超主席从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开始,直到朝阳升起时止把所有的场景都“咔咔”了。</p> <p class="ql-block">27日早上在皇后镇重新租车,虽非一帆风顺但并未遇到大的麻烦,退租的车按使用天数结算,新租的车增加费用也不多,晚了几个小时重新上路,一切行程未变。为表示感谢,书法家、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志超先生赠送温先生两幅墨宝,后者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违规驾车谁之过?我们?新西兰警察?语言?文化?都是又都不是!其实讨论这个问题已无意义,在这里把这段故事讲出来是为后来诸君提供一个借鉴,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戴礼帽者为温先生。</p> <p class="ql-block">亲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同胞的情义。借此文再次向基督城总领馆李先生、皇后镇温先生表达我们全团12个人的衷心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