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洞:原谅时光,记住爱

蘭豀儂(文銳)

<p>水滴的柔姿清晰如初,清泉的梵音萦绕耳畔。水乐洞的确很是享受。烟霞洞近在咫尺,烟霞洞的故事更加精彩。</p> <p>烟霞洞的发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后晋僧人弥洪在神仙的点拨下找到的,先结庐而居,后有了烟霞寺。洞内有五代吴越国时期所建的十八罗汉造像,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石刻罗汉造像之一。</p> <p>烟霞洞的名称,有两种说法,一是据《万历钱塘县志》记载:“洞中丹云作五彩之色”,说的是洞穴内石笋钟乳受阳光照射,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故得“烟霞”之名。另一种说法是,此地钟灵毓秀,山谷间经常雾气缭绕,烟岚云岫,便有了“烟霞此地多”的立字为证。不管何种说法,“烟霞”是客观存在的。</p> <p>在杜甫的笔下“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烟霞”是山水胜景;在贯休的眼中“日日先见日,烟霞多异香”,“烟霞”是人居环境;在李白的心里“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烟霞”是栖隐志趣;而南高峰下的“烟霞”或许是人间美好。</p> <p>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朝同治、光绪两任皇帝,极不走运。同治5岁即位,却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光绪皇帝也因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即使亲政,也因支持维新变法失败而遭受幽禁,直至死去。&nbsp;</p> <p>朝廷危机延续,国运也一直在走败。</p> <p>就在同一时期,偏于一隅的烟霞洞,一位来自福建的僧人学信在此修持,天象呈祥,人气渐旺,门庭若市,从此名声鹊起。</p> <p>原因简单,学信长于诗文又精于烹饪。大批名流常常云集于此,既为研讨诗文,也为分享素蔬。据说,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平生著述颇丰,有经学大师之誉的俞曲园老先生便是学信的常客。远郊近邻的凡人俗子也慕名烟霞寺的素菜、素面而络绎不绝。</p> <p>清末诗人俞明震《游烟霞洞赠学信长老》中有云:“老僧不说佛,清与山同臞。了知众生性,料理食与居。精神到盐豉,土木神工俱。移坐得山情,留客锄春蔬。”不难看出,学信是位热心肠,充满着爱心,只要有客人就餐,都会亲自掌勺。透过诗句,看到了学信时代烟霞洞时时洋溢着人间烟火的浓浓温情。</p> <p>一阁三亭是烟霞洞最重要的文化衬色。呼嵩(阁)是传递对君主的祝颂,舒啸(亭)可以放声歌唱,吸江(亭)能够贯通万法,陟屺(亭)更富人间亲情。</p> <p>据记载,晚清文人金凤藻女士为寄托思母建了“陟屺亭”,取《诗》“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句而名之。“陟”原意为登高,“屺”本义为山名。自《诗》始,“陟屺”二字便成为母亲以及思母之情的代称。</p> <p>站在陟屺亭,轻吟“得来山水奇观与君选胜,对此烟霞佳境使我思亲”之联,便是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p> <p>就在“陟屺亭”右侧的佛手岩有一块明代的摩崖石刻,是嘉靖初年,浙江海道副使张芹,与汪玄锡等人登南高峰时留下的。张芹为人至善,讲求孝道,告老回乡,侍奉继母;继母去世,服丧三年,不以病废。在张芹摩岩石刻的背后,是满满的人间真情。</p> <p>漫步在品烟撷秀之轩的廓道里,有一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特别吸引眼球,是高梦旦、郑振铎、胡适、曹诚英的同框合影,其背后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记得2018年初,在浙江话剧团看过话剧《新新旅馆》。众所周知,胡适学贯东西却囿于传统,思想开放却拘于自律,是一个高度的矛盾体。剧情展示的是1923年春,胡适借从北京南下上海讲学之机背着妻子江冬秀与相爱的曹诚英住进了杭州新新旅馆,久别重逢,胡适本意不是为了续爱,是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要在三天里说服痴情的曹诚英分手。然而,年方二十的曹诚英情真意切执着敢爱,几乎到达飞蛾扑火、一往无前的疯狂。道德千钧和天真任性最终都抑制不住生命火山的爆发喷礴。</p><p>三天,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场炼狱。</p> <p>从呼嵩阁远望青葱的山、如云的树,仿佛感受到了“烟霞之恋”,似从新新旅馆款款而来。仿佛听到了陟屺亭胡适给曹诚英讲读莫泊桑小说《遗产》的声音,又看到了他俩如影随形,朝夕相伴,写诗、追雾、赏花、看月的身影。</p> <p>“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p> <p>胡适的日记,正好留存了自己当时纠结与无奈的真实心迹。</p> <p>图片来自网络</p> <p>“烟霞洞之恋”虽然是无果之爱的感情苦旅,但也属于他们一生中最快活的空间。</p> <p>此时,山脚下的一阵喧闹,挥去了对胡曹“虽苦,也是甜”的同情,随后轻松的登山脚步声,让我想到了一个人,想到了郁先生歇脚此地,去翁家山的过往,想到了郁先生的《迟桂花》。</p> <p>《迟桂花》由家住翁家山的旧同学翁则生的一封信而开场。郁先生接到信件后,第二天就从上海乘火车到杭州城站,从旗下搭公共汽车到四眼井,经一条石板路走进满觉陇,在水乐洞喝清茶、问路,谢过好意,付过茶钱,顺着上烟霞洞去的石级,渐走渐高,去翁家山参加翁则生的婚礼。</p> <p>在烟霞洞,在一个西下夕阳东上月的时分,郁先生看见了东天已经满过半弓的月亮,在微风里闻吸到满觉陇已不曾拥有的“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在月光下的翁家山遇见了美丽善良,命运坎坷,年轻守寡,又能保持天真活泼的翁则生妹妹翁莲。</p> <p>在郁先生的笔墨中,以从容舒展、意境悠远的手法,刻画莲的容貌、性格、内心的美丽动人,和对人热情诚恳、心底纯洁无暇,给予了自己的精神愉悦,使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平息,心灵也似乎被莲的天真纯美而净化,心情也因此而澄静。从而,获得了人世间最朴实真挚的亲情与快乐。</p> <p>《迟桂花》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将其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里,莲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p> <p>莲,恰似一株迟开的桂花,相崁于生活里,弥漫于山水间,溶融于心灵中。迟桂花的幽香,道出了人生总有下半场,迟来的花开亦芬芳的深刻哲理。</p> <p>烟霞洞,你可以原谅时光,但必须记住爱。</p> <p>图片1、2、3系汤伟提供</p> <p>2022.5.13.于湘滨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