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悦读慧】第三十九期 顺应时代发展 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喻圆圆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阅读分享

喻圆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好,我是武汉市光谷二十九小学的数学教师喻圆圆,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什么样的知识值得学习?哪些知识在学习者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发挥生活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教育中某些学科内容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怎样学习才能培养综合能力,提出开放性问题,形成全局性理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资深教授,“零点项目”创始人戴维·珀金斯将带领我们,逐渐揭开谜题。</span></p> <p class="ql-block"><b>【阅读分享】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书围绕“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展开四个方面的探索:辨别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选择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而教;建构具有生活价值的课程。戴维·珀金斯认为,知识必须能够在某些场合实际运用,才值得学习。 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通过微信、QQ、家校通等的形式发布作业给学生,确实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却势必削弱学生自己记作业、写作业的责任感。把本该是学生自己操心的事情,变成了由老师操心,由家长操心。我们的老师们正在一步步的沦为学生的保姆,事无巨细,全部包办。试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多大的自律力,多大的责任感,能作出多大的成就。 希望给有一天,我们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在今天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启发智慧、增进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广泛、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将来“闯荡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span></p> <p class="ql-block"><b>【摘抄文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好奇是有风险的,但人类的发展却是以好奇心为基础的——世界如何运转、什么工具适用于哪一类工作、大洋彼岸的风土人情会是什么样,等等。有些好奇的探究会带来麻烦,但其中也不乏富有成效者。所以,让我们接纳学生提出的“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的问题吧。</span></p><p class="ql-block"> 关于教育,你还能想到其他更加重要的问题吗?毕竟,“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仍是关于教育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引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学校里,什么才是值得学习的知识?当教室后排的学生将这个问题抛出来时,就提醒了我们,这个问题不仅仅只是校领导、教科书编撰者、课程标准制定者或其他精英人士要考虑的,它同样是学生们关心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让有用的知识在生活中融会贯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习的过程包括思考、运用、注意、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学习经常因为缺乏相应的思考而流于肤浅。例如,学生掌握了历史事实,但却不能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更多局限在各类零碎的要素上,没有形成丰富的全局观。所以,学习者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思维工具,将所拥有的知识融会贯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理解知识,并以其为工具来思考其它问题,在各种场合运用它来解决同类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 注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利用自己的思维工具判断事物的不常见的那一面是否与问题情境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 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希望理解某事,而不是囫囵吞下打包好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全局性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习即融会贯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许多教育者都希望学习者可以自主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相关场景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迁移”或“举一反三”。但传统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让学生准备好迁移知识。另外,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培养学生钻研学习内容、广泛地联系学习内容所必须的敏感性和倾向性。所以,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包含思考、运用、注意、感兴趣的体验。不在滑雪场上迈出第一步,就永远不会滑雪。相应地,如果你不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尝试一下,就永远学不会思考、运用、注意某个主题内容或对它产生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才能使整个学习活动兴奋起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读完整本书,有些许的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转变方式方法,对问题的态度与处理,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让学生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孩子对待身边的人或事、对学习的看待,都值得自己去探索新模式、新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书中带给我的最大的冲击,是让我们将习以为常的教学内容换一个角度来教,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内容进行内容重构。在教学时,虽然教学内容一点不能少,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哪些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哪些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用处?学习能带给孩子们一些什么改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因阅读而精彩。做一名教师更是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span></p>

学习

学生

知识

思考

我们

问题

培养

兴趣

教育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