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王锦志:“我这一生与老山有关,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年涵

<p class="ql-block">今年66岁的王锦志,1956年出生于江苏沭阳,1976年2月参军在上海警备区,1975年6月入党,1979年调到云南边防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4年参加老山的拔点作战、轮战和坚守防御。在部队历任团、军分区组织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丘北县人武部政委。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当年我们来,热血青年,血气方刚,就是来打仗,想的很简单,打死了就算了嘛,打不死就回家,但是一觉睡醒了以后,人家通知去开会,红头文件宣布说你当干部了,大腿一拍,哎呀,没有兴奋的感觉,觉得有点纠结,一个是回不了老家了,第二个在边境作战,耳闻目睹,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呀。但最终决定留下来,不后悔,可以说我是幸运者,多少次都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化险为夷,最后成为一位战争的幸存者。”</p> <p class="ql-block">讲起当年打老山的那段烽火岁月,我们的思绪也跟着王锦志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最难忘的、最深刻是我们作战过程当中,战争的残酷,环境的艰苦,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有些事是刻骨铭心的,更是永远忘不掉的。1984年9月12号,我的副教导员,我的通讯员牺牲,那晚上6点钟我们吃饭的时候还在一起,7:15分他们两个就壮烈牺牲,那种心情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那是我们一条战壕里面的战友,一个锅里面吃饭的,并且我的通讯员就跟我住一个猫耳洞,我们两个住在一起好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么瞬间,因为发生战斗就壮烈牺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到这里,王锦志久久不能平静。战争的残酷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心里,当时的每一次亲身经历,每一幕场景,他都依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我们接防芭蕉坪,我们营有1000多人,号称天下第一营,营里有参谋、干事、助理员。全营防御正面8.27公里,87个哨位,87个点上都有人,都有武器,刚刚接防的一个多礼拜,每天我最多休息一个小时。部队首长,身边战友看到此情此景都说,你像这样熬下去人会熬垮掉的,让我休息一下。我说我不能休息,如果我休息的话,可能的代价就是我们战士的生命,白天我坚持不停地爬山,每个阵地、每个点我都到,到了以后看地形、分析敌情、制定方案,人员布置,火力配系、一个点一个点的交代,你如果交代不到,你不尽心不尽责,可能作战过程中就会出问题,这个问题最大的代价就是我们战士的生命。晚上还要坚持处理日常公务。”</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些刻骨铭心的苦、累,王锦志只是摆摆手说,自己年轻没有事,睡一觉、打个盹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山作战持续时间长,战斗激烈,负伤的、牺牲的战友很多,但作为军人、作为指挥员,王锦志表示,他最大的欣慰就是拔点作战;攻克了阵地,坚守防御,守住了阵地,消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从年头上算起,是15个年头,从时间上算是14年,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在中越边境进行拔点作战,打了罗家坪大山、打了法卡山、打了扣林山、打了老山、打了者阴山、打了八里河东山,这些山打下来以后我们要坚守。特别是老山打下以后,我们又轮战,老山轮战6年,到后边坚守,应该是到1993年的3月31日24点中越战争结束,实现战转平,由战时转入和平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胜利来之不易。作为老山作战的亲历者,王锦志总结下来有“五个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个苦就是穿不住衣服。因为天气太热了,就像当年说前线有批裤衩兵,这个不是没有衣服穿,是因为天气太热穿不住,气温都在40多度,在猫耳洞里面天天洗免费桑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苦就是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因为当时战斗很激烈,炮火密集程度连蚊子都飞不进来,吃的喝的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运不上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个苦就是没房住,我们打下老山,我们把原始森林打完了,把越军的工事打完、房子打完,我们不是打下就走,打完要坚守,当时的情况不可能盖房子,就挖猫耳洞,猫耳洞挖大了垮掉,挖小了你人进不去,那一般就是60公分高,40公分宽,站是站不起,躺是躺不下,只能侧着身子在里面,我当教导员6年,教导员的任期与老山拔点作战和轮战这时间是同步的,蹲了6年的猫耳洞,作为我个人来讲是无怨无悔,作为军人来讲,军人不吃苦谁吃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个苦就是无路可行。我们打下老山以后,上来下去,最大的感觉就是后边的人到前沿阵地的不愿出来,从前沿阵地到后边的人不愿进去,原因就是道路太艰难了。每天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汗水、雨水,泥巴,还没有水洗,非常的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个苦就是老山战区,有两个奇特现象,第1个就是蛇特别多,眼镜王蛇、春风蛇、青竹标、蟒蛇、菜花蛇;第2个就是老鼠特别多,特别大,特别可恶!老鼠能长一斤多重,像变异了一样。我们战士躺在猫耳洞里,衣服裤子被老鼠拖到雷区里去。开始咬我们的手指,然后咬我们的脚趾。后来我们有战士侧着躺在猫耳洞里,他来咬战士的耳朵,战士都不会醒,因为太疲劳了。我们有的战士们打仗下来以后,那个耳朵形成缺口,不是枪打,不是炮打,是老鼠咬了发炎之后形成的缺口。战争太残酷了,战争太艰苦了,有些场面、有些场景,不是我们能用语言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当年打老山,后边守老山,现在搞老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王锦志笑着说:“我这一生与老山有关,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后,王锦志长期从事老山精神研究,是老山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是老山作战的参加者、老山精神形成的见证者,现在是老山精神的传承者。先后为省内外领导干部、学生群众讲授老山精神报告600余场次。特别是2019年,12次赴云南大学讲课,2018年受到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接见,并题词勉励“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21年1月曾给中央首长介绍老山作战历史,老山精神内容,以及文山州参战支前情况,受到首长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是红色基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下去,我们应该用它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用老山精神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自己。”</p> <p class="ql-block">在老山精神研究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锦志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第一,有关老山作战方面的书籍,我这里最多;第二,有关老山作战方面的图片资料,我这里最多;第三,对老山这段历史了解的最多。我认为我所做的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社会、得到了领导、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这也许是我继续传承老山精神的一种动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醉心于老山精神的研究,王锦志还抽时间搜集整理资料,为文山军史馆、麻栗坡南疆记忆陈列馆、陆战装备馆、地雷展览馆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我长期研究老山精神,研究这段历史,又建了这么多的馆,非常辛苦,晚上加班在家里面,从整个规划、资料提供、文字撰写、图片资料的提供、图片的标注、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我在做。欣慰的就是我做出的展馆,最后得到社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种辛苦,感觉是值得的。就是把这段历史用一个载体把它呈现出来,交给历史,交给现在,交给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时热血青年,如今已年过花甲。不知不觉,王锦志来文山奋斗已有43年,每当听到有人说:“王政委,你真的成文山人了。”他就感觉很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锦志:“我们不图名,不图利,很多地方我做的工作没有留标记,我认为没有必要。我跟我们一道作战的战友比一比,我比他们赚多了,我比他们多活了三十多年了,我感觉到我非常幸福了。人生很短暂,43年占据了人生的大半,来到这里,由不熟悉到熟悉,由不热爱到热爱。可以说,我对这片红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青春就这么奉献给边疆,无怨无悔,我认为我这一生值得,我这一生活得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