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日初升,芳枝吐绿,在明媚的春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课标的到来如啄泥的春燕,带来清新的活力。一份高标准,情系育桃李。新都中学各工作坊即时开展新课标研读学习活动,寸金难买研讨的寸光阴,老师们惜寸阴,交流热烈而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p> 将军饮马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5月11日,将军饮马工作坊开展了新课标研读学习活动,王丹丹老师和韩悦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首先,王丹丹老师首先从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和课程标准的强调点出发,指出新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并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以及学业质量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其中着重对课程内容的变化和学业质量表现进行解读,使得课标变化更清晰,课标要求更明确。</p><p class="ql-block"> 其次,韩悦老师同样从新课标的变化出发,指出新课标要求设立跨学科的主题活动,并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教育育人的关键在于发展核心素养,而综合实践的修改则体现出跨学科项目的学习、创新与应用意识。以此为基础,韩悦老师结合有理数的运算、反证法、尺规作图等具体示例,就新课标的内容变化进行解读,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指出了所获得的教育启示。</p><p class="ql-block"> 分享交流是思维的碰撞,刘玉乙校长问道:“素养是什么?指向什么?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续写?崔允漷教授又是如何解读的?”校长一个个连续的追问引导工作坊成员深入探究新课标。石本无火,相撞而生灵光,不断地追问和挖掘,才会有新发现新思路。</p><p class="ql-block"> </p> 群英荟萃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升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群英荟萃工作坊于5月12日上午进行了新课标的解读。张羚源老师、于洋老师和李茹老师进行分享。</p><p class="ql-block"> 张羚源老师主要从六要素、学段目标、难度等级、词汇量等方面解读了新课标。羚源老师解读道,2017年版高中课标内容结构图中,主题和语篇起到的是语境烘托的作用,置于四个要素之底部,承载其他四个要素,但没有与其他四个要素建立互动关联。新课标中,内容结构增加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三类互动关联的活动。其理念是英语课程的学习要通过精心设计,体现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融合发展的学习活动与内容六要素的有机互动和融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于洋老师重点解读了新课标中对于阅读、写作的要求。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能力;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意思的能力;理解非文字资源表达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李茹老师重点解读了新课标中对于语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课外视听不少于30分钟;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材料。这一要求也表明未来中考中的语篇来源也将更丰富、更有难度。对此,姜雅文老师建议,老师可以就某一篇阅读的主题进行词汇拓展,提供阅读素材,并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好这些素材。</p><p class="ql-block"> 最后,柳海英校长对老师们的解读进行了总结。柳校长提出,新课标是目标,是导航。作为老师,我们方向应该明确。既要让学生们完成四年的初中学习,也要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贯穿于学生的一生。其次,柳校长特别提出,青年教师备课时,一定在新旧课标对比中去备课,备课立足点要高,与中考接轨。</p> 文苑星火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文苑星火工作坊齐聚一堂。本次会议旨在共读新旧课标变化,为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优质语文教学做指导。</p><p class="ql-block"> 赵娜老师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分析,她发现新课标删除了《鲁滨逊漂流记》新增《可爱的中国》等内容,学生以阅读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为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相互推荐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 武一聪老师分享认为,新课标首次提出文化自信,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里的文化在课程标准里明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选择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这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p><p class="ql-block"> 张艺潇老师的发言关于学习任务群。新课标提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对每个学段都有详细地规定。也就是说,在每个学段,都要进行这六个任务学习群的学习。那么,这些任务群和语文教材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将这些任务群和教材联系起来呢?张老师认为教师积极主动整合教材单元里的课文,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下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同时,教学中结合不同阶段,优化教学资源,以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为课程逻辑,进行学习任务群有序列、有推进的阶段提升。</p><p class="ql-block"> 金柏耕老师发现课标新增的核心素养内涵,在新增加的四个梯度中,应该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应一边阅读了解本国优秀作品,一边增强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姜慧珠老师提出了关于跨学科教学的疑思。诗超主任讲到结构化跨学科教学,是以双减背景下的减轻学生负担为考量的。并生动地以你的“镁“偷走了我的“心“的生动案例让会议气氛活跃起来。又补充到,数学中考题就曾与与美术中断臂维纳斯形象结合在一起,而语文中阴阳、审美等能与各学科结合。这也为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倾向性。</p><p class="ql-block"> 王亚宁老师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她指出学生在民间俗语和诗词理解中总存在理解偏差,对学生而言这是有一定难度和门槛的 。新课标恰好指出对传统文化主题精神的整合。如将诗词和绘画链接,既有跨学科的内容又契合传统文化学子的创新形式。</p><p class="ql-block"> 迟佳玮老师就课标中出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梳理。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提前设计评价量表。</p><p class="ql-block"> 王雪莉作为初四毕业年级的老师,她发现到了高年级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素材罗列陈旧、言之无物的问题。 新课标新增加的观察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恰为高年级的写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吕文璐老师从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入手谈课标的变化。分享到,学生读名著,不应只是局限在一本书的内容上,还要关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包括这本书的写法,诸如此类,都可做专题研究。而中考题对名著的考查也出现了“名著联读”的形式。不同的名著应有不同的阅读策略。</p><p class="ql-block"> 刘诗超主任最后强调,咱们学校提出的关于高阶思维的研究和新课标提出的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那到底需要发展那些高阶思维呢?新课标中给出的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都在此列。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还是要回到四“何“问题,是何为何如何若何。那些跳起来摘到的果子,应占课堂的主要部分。同时,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是以后教学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让语文老师们心中有课标,提高了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加深了全体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p> 格物致知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5月10日,我校格物致知工作坊开展了新课程标准研读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崔志红助理从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和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表达、课程内容的结构和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她指出,新版课标变化较大,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必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让学生会用物理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物理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化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要把新修订课标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用好教材。</p><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们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研讨,老师对相应学段的课标要求有了更深、更精准的理解。一段研讨,一份收获。课标是“纲”,提纲挈领,让理化老师抓住重点;课标是“路”,是我们前进的最终方向;课标是“圈”,让理化知识范围懂分寸。</p><p class="ql-block"> 崔助理强调,只有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才能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标可以说是一根“指挥棒”,只有理解了,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通过新课标学习,使教师树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深刻理解并把握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并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将新课程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p> 怡心悦动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5月12日,由王军鑫副校长主持的怡心悦动工作坊开展了新课标解读活动。</p><p class="ql-block"> 美术组的王晓露老师解读艺术课程标准。她认为本次修订优化了课程设置,艺术类课程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并对孩子们的美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针对六至七年级学生,更加重视美术创作,提升创意表达能力;而八至九年级学生,更加侧重表现无限创意,创造性的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感受、思考和认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组的林晓媛老师解读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她认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王军鑫校长最后总结发言。他指出随着艺术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我们更要落实好学校“艺体驱动”的理念,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审美意识,具备正能量,提升学生艺体能力的同时,进行思维上的拔高,为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书写崭新的篇章。</p> 学科联盟工作坊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学科联盟工作坊开启了五月新课标的研修之旅。老师们聚焦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五大板块的内容,并针对核心观点分组研读。</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标解读小组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p><p class="ql-block">1.2018年高中新课标出台,提出核心素养,初中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与高中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p><p class="ql-block">2.初中新课标中“课程理念”部分与原课标相比有哪些变化?</p><p class="ql-block">3.初中新课标中课程内容部分与原课标有何区别,这对一线教学的启示是什么?</p><p class="ql-block">4.新课标中课程实施部分,关于目标和评价两个板块的建议有哪些,我们教学时应该注意什么?</p><p class="ql-block"> 小组讨论后,各组代表针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卢珈亦老师认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p><p class="ql-block"> 曲美蓉老师认为,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教育的最终日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学习的白主性、探究性。</p><p class="ql-block"> 丛舒颖老师认为,把散落隐含在原来课标里培养人的部分凝聚起来提炼出来就是核心素养,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中倡导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学生核心素养不是课程的,而是课程对核心素养发展有什么功效。自觉转向学生素养发展,而不是停留于知识技能的掌握量和程度。学生核心素养为中介把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内在关联。</p><p class="ql-block"> 张晓萱老师认为,2022年版课标指出地理课程内容由“认识全球”和“认识区域”两大部分构成,“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贯穿其中。2022年版课标对2011年版课标内容作了全面的增减与调整,主要体现在培育学生地理课程核心素养、降低课程内容难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例如:在认识全球方面新增了太空探索的内容,农业专题学习方面强调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认识中国的疆土中增加了明确南海诸岛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等内容。可以感受到地理教学内容更结合时代前沿问题,更凸显中国特色。</p><p class="ql-block"> 学科联盟工作坊共同研讨新课标,定会在新都的课堂绽放出新样貌,让新课标早早植根于朴素而又生动的课堂之中。</p> <p class="ql-block"> 曲终情未了,风拂自强人。新课标,新起点;新起点,新要求!在新课标面前,我们都是新人,唯有自强努力,方能在课堂中展现新风采,新姿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断探究研讨,坚持不懈,带着探究新鲜事物的敏锐,新都人怀揣初心,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