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江水·老河情

吴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要说我的家乡宿松县哪里土地最广茂最肥沃,那肯定就是我们洲区。这里是古老的长江冲击洲,一面是广阔的湖水,一面是奔流不息的长江,有着广泛而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源,更有勤劳智慧的人民,可谓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老人们的神话里,整个洲区是由一个大鲤鱼精驮起的神地,所以这里永远不会缺水,永远五谷丰收。</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村就坐落在大鲤鱼的驮峰处,是整个洲区的至高点,是分水岭。神奇的是,就在这个最高处这个分水岭上有着一条美丽的大河。大河就在我们村边,古称泾江,而我们都叫她老河,也叫坝头河、吃水河。</p><p class="ql-block">老河象一条蜿蜒的巨龙,北起县内最大的湖泊黄大湖,由北向南跃然而上,擦我村村东而行,至村东南角弧形转向,沿村正南边界而过,后一直向西直达下夹村,忽又抬头向南,直入长江。</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了同马大堤才隔开了长江和泾江,隔开了她们终年不止的亲妮,不过他们依然隔堤相望,长相厮守。</p> <p class="ql-block">原先的河坝又高又宽,河坝两坡满是各种野草野菜。上小学的我,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到河坝上割一篮猪草,可能因为河水的滋润吧,那坝坡上的野草野菜总也割不完,一茬一茬,割了又长,总是那么鲜嫩。</p><p class="ql-block">老河一直用她那丰盈、清澈、甘甜的河水浇灌着两岸的田地,更养育着两岸的居民。</p><p class="ql-block">那时,河、湖水相通,河水随湖水一起涨落。北风一起,一个晚上河水就会涨起几尺,南风一括,河水又会退去很多,形成天然的河湖水交流,因而老河的水特别清,特别嫩,味道甜甜的,老人们都说:这老河的水,凉水都养人。</p> <p class="ql-block">我家附近有条直达老河边的小土路,人们都叫它“挑水路”村子里一大半的人家都从这里到老河挑水吃,来回一公里多的路程,加上要翻过高高的河坝,挑一担水回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家家户户都愿意到老河挑水吃。</p><p class="ql-block">记得,十一二岁的我就开始到老河挑吃水,当然用的是那种小号的木桶,只能装到大桶的三分之一,就这也累得我够呛。人小打不起水,只好带上一个葫芦瓢,到河边一瓢瓢舀到桶里。一开始,挑水爬河坝的时候经常摔倒,后来我想了个笨办法,先少挑点水,爬上河坝后歇下来,再拿着葫芦瓢下到河边去一瓢瓢舀上来,这样虽然来回跑的路多,但总算不会再摔跤了。</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个子长高了些,挑水爬坡都不再那么难了。再再后来长成小伙子了,换上大桶,也不用带瓢,用桶直接打水。 </p><p class="ql-block">河边有块大石头,河水满时,打水方便。站在石头上两手分别抓住两个桶梁或桶钩,向前一弯腰,先是左手压桶向下灌水,水满后左手快速上提,右手顺势下压灌水,就这样左右开弓一上一下,然后腰腿一较劲:起,满满一担水就起肩了。</p><p class="ql-block">河水浅时,打水较难。还是站在石头上,两手抓住扁担一头,另一头钩起一只水桶,一扬手把水桶甩出去,再就势往回一拉,水桶就满了。然后前手作为支点向上一托,后手向下用力一按,满满一桶水就被从下面高高吊起,再照样吊起另一桶。挑起来就走,一溜烟就到家了…… </p> <p class="ql-block">现在,因为新修水利,一条大坝把我们的老河和黄大湖彻底分开,那高高的河坝也被削平,老河也就真的变老了,河水不再那么新嫩,不再那么清澈,也不再那样甘甜。</p><p class="ql-block">为此,政府拨款帮地方上建起了自来水厂,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也就没人再到老河挑水吃了。</p><p class="ql-block">到现在,我们许多人都还在怀念老河,怀念老河当年的水。因为凡是喝过以前老河水的人都知道,其它不管是井水还是自来水,都没有当年的老河水那样清爽、那样淳厚、那样甘甜。</p><p class="ql-block">但世事就是这样,万物有变迁,事事有更替,老河功能的改变也是很自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的老河,我们的泾江,并没有被荒废,她已经成为养殖能手们养鱼、养珠的基地,年年都是鱼肥珠亮,她仍旧是我们洲区大地上一条五彩纷呈光彩夺目的蛟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