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并合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1963年, 中共中央提出要“备战整军”。那时,我在广州军区司令部军务部装备计划处任参谋,随部长赵川带领的军区工作组先后到两个陆军师和一个要塞区,了解部队现行编制的执行情况,征求修改意见,使我懂得制定合理的组织编制体制,把人和武器装备结合起来,部队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1964年,我随处长林基柱带领的工作组到127师,跟随部队进行战备野营拉练,发现不少战士因携带装备物资过重、体力不支而掉队;骡马也因超驮,行军速度很慢。回到驻地后,我们到不同连队,对不同兵种的战士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及生活用品,一件件过磅,负荷最重的是防化兵、通信兵和机枪手,竟达55公斤。本着既满足作战需要,又减轻战士负荷、有利于部队机动的原则,工作组研究了一个部队装备携带、运行标准。回到军区把情况向时任副司令兼参谋长温玉成作了汇报,他非常重视。指示以军区司令部名义发文,在部队中试行,取得很好效果,解决了部队行军和作战的一个重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1965年9月,总参谋部在北京召开全军军务装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大军区的一名首长,后勤部部长,司令部军务部部长、处长,军、师、团长各一名。我作为部里年轻的参谋也参加了。会议由总参谋长罗瑞卿主持,根据军委确定的编制原则,着重研究陆、海、空军的编制定额;制定从野战军、师到大军区机关直属单位的编制人员比例;对部队是实行机械化还是半机械化半骡马化;军、师、团应装备哪些重型火炮以及战士携带和师、团运行装备数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总部对未来10年我军装备发展的规划。会议整整开了50天。</p><p class="ql-block"> 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对会议非常重视,期间恰逢国庆盛典,与会人员应邀参加国庆观礼。10月1日早晨5时,大家从京西宾馆出发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列队进入天安门城楼东侧观礼台,等候观看国庆阅兵和首都各界群众游行庆典活动。当时,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不敢相信自己能在建国16周年这一天,在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作为嘉宾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亲眼观看国庆盛典。上午10时整,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大家挥手致意。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在庄严的气氛中,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过来了!在欢乐的海洋中,载歌载舞的群众队伍过来了!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湿润,我的心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共和国那有力脉搏的撞击。</p><p class="ql-block"> 在会议结束前夕,又传来了重大喜讯:毛主席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要接见全体与会人员。能受到党和军队最高领袖的接见,能近距离见到党和军队的创始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那是何等的荣耀啊!</p><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上午9时,我和会议代表一起,走进宏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列队静候。10时整,毛泽东主席出现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和元帅们紧随其后。毛主席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会见大厅。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领袖们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他们一举一动尽显一代伟人的风采。随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与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此时此刻,我和大家都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张与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的照片,我一直视为珍宝挂在家里。没有料到在“文化大革命”中,上级要求把所有被打倒的领导人的著作及照片统统上交,集中清理。我当时实在舍不得上交这张和领袖们合影的照片。这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能与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有多大的历史价值啊。但不交又怕被查出来,那可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啊!最后还是下决心冒着风险把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 文革”期间,全国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拜达到顶峰,各地大、中学校学生数以百万计的红卫兵进京,先后八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党的“九大”前后,毛主席三次接见部队团以上干部。1969年,我从广东省军管会回到军区军务动员部任部队勤务处副处长,10月初,军区接到通知,组织第四批团以上干部进京等候接见。10月5日,我随军区副司令员詹才芳、副政治委员訾修林、杨树根带领的先遣组到北京,做好接见前准备工作。军区近五百名干部到京住在中央党校等了十多天,迟迟未接到接见通知,很是焦急。10月22日通知说毛主席这次接见取消。后来才知道,当时是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10月18日,林彪发出紧急战备指示(即第一号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毛主席这次接见取消了,大家高兴进京,扫兴而回,很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送走进京的团以上干部后,詹、訾首长对我说,这次你们辛苦了!你去找个地方,杨副政委请大家吃饭。在北京城全聚德烤鸭举世闻名,我到饭店订了一间房。三位首长和随行人员共十人,要了两只烤鸭,点了几个菜,没有喝酒。这顿饭共花了三十六元。饭后,杨副政委笑容满脸地掏钱结了账。想起那时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是何等亲密,餐厅消费是何等低廉,使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70年5月中旬,总参谋部在京召开全军安全防事故会议,我和部长石者英随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参加,在会上介绍了我与队务处同志总结的陆军122师连续三年无重大事故的经验(后总参、总政转发全军,解放军报全文刊载),我们的工作得到总部的肯定,我感到十分高兴!</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适逢毛泽东发表暑名的“5.20”声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5月21日上午,与会同志应邀到天安门东侧观礼台,参观首都百万群众集会欢呼毛主席发表的“声明”。上午十时在激动人心的欢呼声中,林彪宣读了声明全文。毛泽东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天安门城楼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敬!</p><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终于取得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主席“声明”中的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预言终于变成现实!</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天安门广场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仍在心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1962年作者晋升上尉军衔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5年10月10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全军军务装备会议同志</p> <p class="ql-block">1965年作者参加国庆观后在天安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2年作者在北京参加欢呼毛泽东主席“5.20”声明发表后在天安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领取“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与爱人周静荣在家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春节作者和爱人在家中与二女儿覃丽、儿子覃刚以及孙女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