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偶林蛙

隋乐勤

2022年5月9日,我和家人游览北山公园。山林一片嫩绿,迎春花、鞑子香、小桃红••••••都已争艳怒放。路边野生的蒲公英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卉也都应时绽放。前几日已游览山顶鞑子香景区,今日特游瑞鹿泉水域。瑞鹿泉四季流淌不竭,下有小谭,水满溢出,由蜿蜒小溪向东南方山谷流淌,依山就势形成九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池,鱼游浅底,野鸭戏水,不输江南风光。 我向那个大天池走去,只听一片蛙声。我以为是公园播放的音乐,仔细观察后确认是真的蛙声。多年来我未听到野外的蛙声了,尤其是如此连绵不断的声势浩大的蛙声,从未见闻。这大自然的乐曲,使我疫情紧绷的心情瞬间释然。宋代诗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自然涌上心头。唐代賈弇(Yǎ)的诗“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他把“蛙声”比作管弦乐器发出的美妙之声。古今文人骚客写“蛙”的诗句佳作颇多,但与眼前之境皆不契合。我却想起游览韶山时看到的毛泽东少年时代写蛙的一首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这“蛙”在少年毛泽东的笔下竟然是如此的绝妙非凡。 我悄悄地走近池边,惊奇地发现鸣叫的蛙颚下的声囊竟是突然膨胀得像个乒乓球,一鼓一缩,煞是好看动听。看来每鸣一声都是用足了气力,虽不婉转,但声声悦耳。 再仔细观察,发现有两只蛙一呼一应,呼者一鸣,应者立鸣,节奏和谐。一只寻声靠拢过来,突然从背部拥抱,一阵挣扎乱叫,弄得涟漪四起,然后一只逃离,另一只跟随。我恍然大悟,现在刚刚立夏转暖,这是东北林蛙在求偶繁殖。 我再观察了一些,皆如此也。它们通过鸣叫沟通,雌雄邀会在一起完成交配,然后林蛙便各自上岸逍遥于草丛湿地森林,以昆虫为食,不必忧虑“子女”的孵化哺育成长,天道如此,非无情也。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动物世界千奇百怪,奇妙无比,奥秘无穷。我们要探索,研究,保护生物的多样化,维护生态平衡,让我们地球村更加美好。<br> 求偶林蛙<br> 满池求偶林蛙声,<br> 盈月又增万千丁。<br> 待到日后脱掉尾,<br> 跳进林草噬害虫。<br> 2022年5月13日<br> <div>【微信评论】</div><div>韩敬荣:</div><div> 拜读了。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个不注意的角落,一个以为常的行为,被隋老发现了,注意了,升华了!佩服佩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