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语” 研以“文” ——记红光南滨小学一年级组语文教研活动

老木

<p class="ql-block"> 教学未启,教研先行。</p><p class="ql-block">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p><p class="ql-block"> 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下,为了更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5月13日上午,在教研组长凡小平的的带领下,红光南滨小学一年级语文组齐聚一堂,开展了本周语文教研活动。</p> 研前有准备 <p class="ql-block">  借助年级集体备课优势,一年级组的语文教师积极探讨,完成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补充、再修改,形成有特色且适合学情的教案。呈现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备课景象。</p> 研中有碰撞 <p class="ql-block">  青草绿绿,研途勤勤。本次教研活动分别是由牟鹃、刘久灵两位老师执教。执教的课程是《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两位老师都认真准备,把公开课活动作为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深入了解教材、了解学生,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大胆尝试和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由牟鹃老师上第18课《小猴子下山》的第一课时。课上,牟娟老师抓住故事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的课件展示,把学生愉快地带入故事创设的情景中。特别是在教学“掰、扛、摘、捧、抱、扔”几个动词时,牟娟老师用做一做,比一比,猜一猜等方法,让学生对动词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此外,牟娟老师精炼的课堂用语,适时、丰富的评价语言,对整个课堂的把握都是值得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由刘久灵老师执教《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她目标明确,润物细无声,层层推进,循循善诱。刘老师轻松的语调,缓和的话语,多元的课堂教学方法深深地吸引着在座的老师们!她注重对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子的阅读领悟,精彩之处,表扬不断。关注生成,注重课堂的静与留白。同时通过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们疏通了故事的脉络,理清了课文的逻辑。本堂课让学生们真正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始终如一。刘老师紧抓基础,落实过程,不忘情感价值观教育,不忘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实。</p> 研后有思考 <p class="ql-block">  清风徐来,童言可爱,是属于这两节课的独有风景。课后,执教老师阐述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和设计思路,听课老师紧紧围绕课例各抒己见,纷纷指出本节课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陈文奎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细致的点评,针对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同时,杨列坦和余微两位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中心发言。他们以《低段识字方法的探讨》《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为主题,为本次两堂课进行了深入解读。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p><p class="ql-block"> 研中有碰撞</p><p class="ql-block"> 研后有思考</p><p class="ql-block"> 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p><p class="ql-block"> 点燃着我们的教育热情</p><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努力下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使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策划:凡小平</p><p class="ql-block">编辑:蒲翠霞 王秋兰</p><p class="ql-block">审核:杨清军</p>

老师

教研

教学

语文

课时

课堂

学生

执教

备课

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