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动物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植物差异大、海底丰富的矿产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p><p class="ql-block">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批注式、启发式、探究式、朗读式等教学方法,采用学习共同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想象、勇于创新,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真实学习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丛智芳老师说:“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把深度学习设计出来。”结合单元提示“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一关键的语文核心素养,我设计的挑战性问题是: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批注,标出重点词句,简要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通过对这一核心问题的探讨与交流,达成本课的两个核心目标:一是从几个方面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二是初步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b>一、品读海底世界,感受景奇物丰。</b></p> <p class="ql-block">(一)自主批注,注重方法指导。 </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从问题情境出发,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们在明确问题以后,开始阅读文本,进入静静的阅读批注状态,只见他们认真地勾画,不断与文本对话,每一次读文,都会有新发现,写下新的批注。有的批注海底动物发出声音的段落;有的在海底动物活动方法处写下自己的感受;有的在海底植物差异大的段落写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p><p class="ql-block"> 随着自己批注的深入,学生们还关注到了修辞手法、中心句、关键词等,比如在“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旁边批注上“本段中心句”。在“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旁边批注上“拟人”。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旁边批注上“设问”“过渡句”。这时,我感觉到平时对学生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还是有益的。</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巡视时,我提醒学生们注意“批注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不用写大段的整句话,可以用准确、精炼的词语作批注”。这样的提醒和强调几乎在日常语文课堂上也会多次说,我想对于学法的指导一定要坚持经常,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p> <p class="ql-block">(二)同伴交流,合作共赢。</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同学自主批注完成后,开始进行组内交流。</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们轻声细语地交流时,我把目光聚焦在一个小组里。只见四位同学轮流发表意见,杨蕙伊同学说:“我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知道了海底很宁静,也很黑暗。在海底一片黑暗的时候,海底里有一种有发光器官的鱼,我对这种会发光的鱼很感兴趣。我还知道了海底在那时候的景色非常奇异。”于博同学补充说:“我很难想到在黑暗、宁静的海底有深水鱼存在,还具有发光器官,这种鱼太牛了!”其他两位同学听完,赶紧在这段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补批上“黑暗、宁静”。</p><p class="ql-block"> 白梦冉同学说:“请跟我看第三自然段,这段中的这句话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排比句写出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其他同学急忙补批“排比”。温佳硕同学又补充道:“这句也有比喻的修辞。这段就是从海底动物的声音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组内同学急忙又补批上“比喻”。于博的补批是“这么多声音让人以为海底有个动物园呢!”多么生动形象!“是,咱们找出两点了,课文从海底的宁静和动物声音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杨蕙伊说。“对对,接着说。”白梦冉组织了大家一下。</p><p class="ql-block"> 温佳硕同学说:“我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来海底世界里的动物活动方法各不相同。”杨蕙伊同学补充道:“我也从这段知道了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写了4种动物,所以我觉得这段就是表现海底物产丰富的段。”其他同学补批“4种动物”。“对,咱们快点看看后面还有写啥的?”白梦冉同学说:“我知道,后面的第五自然段段写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对。还有第六段。”于博说道。“第六段就是说海底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白梦冉说。这时,我插了一句:“这些都是属于什么方面的资源?”“矿产资源很丰富。”于博说。真是会倾听、会思考的孩子! </p><p class="ql-block"> 听了他们的交流,我内心是激动的。没想到学生们的交流这样有效!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在自我与共同体的张力下不断重构、确认、修订、补充自己的批注,并且有眼神上的互相肯定,语言上的互相提醒,学习伙伴真正有所体现。</p> <p class="ql-block">(三)全班分享,动态生成。</p><p class="ql-block"> 全班分享时,主要还是遵循“面向每一个”的理念,选到发言的小组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提醒每位同学都要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叫了前面观察到的这个组的同学来进行汇报,他们的汇报有理有据,很多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都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课堂核心问题很快得以解决,老师将学生的观点逐一梳理呈现在黑板上,共同品读到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b>二、适机串联引导,学习写作方法。</b></p> <p class="ql-block"> 关于写法指导的段落,主要集中在四、五自然段。课堂上,教师在倾听学生汇报交流核心问题时,抓住时机,适时串联引导,帮助学生体会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从中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第四自然段,当杨蕙伊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这段时,她有感情地朗读完这一段,接着说“我从这段知道了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写了4种动物,所以我觉得这段就是表现海底物产丰富的段。”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她理解的准确恰当。同时,顺势点拨,“这个自然段有没有中心句?” 张展媛答:“有,是开头的这句: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师问“围绕这个中心句,这段话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国雨涵同学说出了四种动物的名字。师继续追问“它们的活动方法各是什么样子的?”郎钰辉同学马上分类介绍了这四种动物的活动方法。这时,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品读感知这四种动物活动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明确,这里作者通过列举海参、身体像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一些贝类的活动方法,来介绍“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从而,总结概括出了本段的写作方法。 </p><p class="ql-block"> 这时,郎钰辉同学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我有个问题要问:海底那么多动物,作者为什么选这4种动物来写?”,这真是个好问题!我说:“你想想这几种动物差异大不大?”“哦,我知道了,每一个种类选个代表。”他说。我进一步解释说:“对,可以这么说。作者介绍海底动物活动方法时可不是随意选择对象,而是选择那些活动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来写。”“嗯,我懂了。”他说。真高兴,我教的学生也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可得继续培养这一点。 </p><p class="ql-block"> 你看,学生有了对文本的自主阅读、互相助力、共同研讨和质疑问难,才能在老师的串联引导下深入进行写法探究。</p> <p class="ql-block"><b>三、课后总结反思,不断努力改进。</b></p> <p class="ql-block"> 1、自主合作,围绕核心问题促进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 学习共同体就是要做到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让“每一个人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课前,我充分备课,做到对教材了如指掌,课堂预设着重把握文本重难点。授课时,我充分利用了学习单和教案设计,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学生先自读自悟,再与同伴交流碰撞,课堂求助答疑,再汇报展示,达成共识,迁移运用。本课的核心问题一是立足内容理解,二是强化写法探究,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突破重难点都是学生以学习共同体同伴互助来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起适时点拨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语文学习的“生长点”,抓住主要内容,引导课堂多向互动,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及深度思维碰撞,并随时记录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p><p class="ql-block"> 2、不能为追求课堂进度,忽视部分学生。</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尽量给予每一个学生公共发表的机会,没有勇气主动举手的同学也可能会有更精彩的发言。比如,本节课的课堂观察员老师指出,有的同学虽然对文本理解非常透彻,但是从未主动举手。这时,教师急于达成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与交流,忽视了部分未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虽然这样的学生学习也真实发生了,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再慢一点、稳一点,给予他们更多一点的耐心和等待,也许他们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要知道他们不是不会,是不敢,他们缺的是安全感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 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自然发生,我一定加强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摄影:李瑞玲</p><p class="ql-block">撰稿:李志新</p><p class="ql-block">审核:孙剑飞 吕志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