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秦岭巍峨的臂膀里,拥着一块神奇的土地,它有一个饱含文化的名字,周至,山曲为周,水曲为至,山水相依,人杰地灵,周至,既有山的雄壮,又有水的灵气。</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周至县楼观镇焦镇村,小时候,对于周边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楼观台、仙游寺、塔峪大秦寺塔。这些地方是常去的,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吃过饺子后必定邀上好友上楼观台踏青,且必定要上到正殿,逐一庙门磕头,再登上老子炼丹楼。程序,路线一如往常,仿佛只有这样才会在新的一年里受众神保佑。及至到县城上学,才知道有八云塔,很疑惑为什么叫“八云塔”?工作后,翻阅了更多的文献资料后,才发现,周至不仅仅有襟山带水的外表,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就让我带大家到周至走一走吧。</p><p class="ql-block"> 徜徉在骆峪水库,我怀念黄帝第三子骆明的封国,波光潋滟中,仿佛看到先辈在刀耕火种时挥洒的汗水,那汗水💦滴入水草肥美的土地,化为勤劳的基因流淌在周至人的血液里。我骄傲,周至文化的源头竟那么久远。翘首南望,看到的是通往汉中的傥骆古道,它是通往汉中的四条古道中,较为平缓的一条,白莲教义军走过,高迎祥走过,唐朝的皇帝也走过。更多的是南来北往输财运货的人。傥骆道,成为了南北沟通交流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沿秦岭东走,仙游寺、西楼观、塔峪大秦寺、延生观、东楼观、财神庙一字排开,在终南山脚下,可以吹吹上林苑的风,秦汉时期修建的上林苑包涵了竹园头村及其以东的地界,这里曾修建过长杨宫,五祚宫,葡萄宫,射熊馆,汉武帝刘彻晚年常住五祚宫,后殡天于此。历史,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遥远,千年后的拂面春风里,依然能嗅到他的宏伟抱负。</p><p class="ql-block"> 稍稍往北走,就到了终南镇,那里是汉代至北周时期的周至县县府所在地。也是商旅往来的繁荣场所,钟馗庙,路德故居,亦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沿渭河自东向西,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蕴含在村名里:马村,马坊村,头屯,二屯,上三屯,下三屯,四屯,怀化屯,六屯,景旗寨,朗旗寨,滹沱寨,东寨,西寨……元明以来,政府沿渭河或屯田或养马,或军屯或民屯,于是就有了屯文化和寨文化。</p><p class="ql-block">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站在渭河岸边,看那涛涛流逝的河水里,翻滚着的,是那叫做历史文化的浪花。村村有历史,寨寨有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骄傲,因为历史就在我们身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骄傲,因为文化就在我们身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骄傲,我是周至人!</span></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你们追逐诗和远方的时候,请驻足看看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吧,她美丽,神奇,有文化,有内涵。周至的根长在文化里,文化的根扎在村史里,挖掘乡村历史,品读村史文化,厚植爱乡情怀,就从现在开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