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语馨 编审:郑庆权 <p class="ql-block">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p><p class="ql-block"> ——高鼎(清)《村居》</p> <p class="ql-block"> 五月微风徐徐 ,鲜花盛开。看到勤劳的蜜蜂和偏翩起舞的蝴蝶, 东北的春天来了。同学们在学习了风筝的文化及制作方法后,都带着自己的风筝纷纷来进行实践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部2022年出台的文件中 ,关于双减就有35项 ,美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小学时期 ,学生能否从美术课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情感和文化上的教育 ,这是至关重要的 。</p> <p class="ql-block"> 风筝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会制作风筝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各地的风筝文化 ,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先在课堂里进行了风筝的制作过程以及风筝文化, 风筝形式的学习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制作的是风筝的骨架 与菱形纸面,装饰之后进行组合 ,贴上长尾巴进行稳定,风筝主体就做好了 !</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制作的风筝各有不同,有用线描装饰的,有画动画图案的 ,也有写下自己美好期望的。</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对自己制作的风筝都非常有自信 !于是我们来到了操场,开始试飞大赛</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曾说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学们在不同的地点尝试 ,发现两楼之间风更大, 刚刚没有飞起来的风筝,有一部分在大风之中也成功了! </p> <p class="ql-block"> 当然,有成功就会有失败 ,一部分的风筝飞了起来 ,还有一部分在翻滚中。</p> <p class="ql-block"> 学知识, 会知识,用知识。 知识不光是课本里的文字,也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知识不光在课堂里学,也可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回到教室后还写了一些关于第一次放风筝的诗。</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的学生们也即将结束他们小学的时光,希望每一次与美见面的时光,给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份不一样的色彩 。</p> <p class="ql-block">最后送给我可爱的同学们一首诗。希望同学们带着他们的凌云志 ,志存高远,放飞希望 。</p><p class="ql-block">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p><p class="ql-block">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p><p class="ql-block"> ——吴友如(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