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圆荷浮⼩叶,细麦落轻花。”5月11日晚7:30,准时相约人教社“相遇云端,教研同行”主题活动,聆听了曹培英先生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专题报告。</p><p class="ql-block">曹教授从:误区与对策、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教学改进的主要策略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细致的解析,现结合学习内容浅谈我的点滴体会。</p> <p class="ql-block">曹教授首先从误区与对策讲起,曹教授提到,近年来有很多冠以“大”的名词层出不穷,比如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和大问题,但这样也出现了问题,所有的“大”都指向“教”而不是“学”。有个成语叫“大小相宜”,曹教授通过举例来告诉我们,不能完全靠大概念、大观念,这样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要结合小道理,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别小看这些小道理,学生更容易理解小道理,从而让我们实现大单元的教学改革。</p><p class="ql-block">其次,曹教授讲解数学教学改进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这个基础工作就是要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学科知识和吃透学生知识。曹教授通过举例来让我们明白,怎样做才是真正做到了“两个吃透”。听了曹教授的讲解,我反思了以前的课堂教学,离“两个吃透”还有一些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研究多思考,努力做到“两个吃透”,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最后,曹教授提到了教学改进主要的六个策略:1.基于儿童,彰显数学;2.立足单元着眼整体;3.专题研究,上挂下联;4.返璞归真,用活教材;5.转变形态,提升效能;6.关注评价,循证改进。</p><p class="ql-block">曹教授重点强调,小学数学姓“小”名“数”,教学改进要真正做到基于儿童,才能彰显出数学的本质,我们一定要坚守住本心。曹教授以“钟摆”误区为例,让我们明白,儿童情境也有统计意义。曹先生还专门强调要“转变教学形态,提高课堂效能”,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教学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要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能够做到“三会”,通过转变教学的形态,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在课堂上增加当堂巩固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在校巩固了知识,从而实现回家的真正减负。</p> <p class="ql-block">“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曹教授的讲解细致深入,娓娓道来,每次听曹教授的讲座,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通过今天的学习,又对教学改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用于实践,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期待我们共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