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雪山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是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帝时期开凿的大型石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的第5、6窟是毗连一体的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最精彩、最为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 窟的洞窟开头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分前后两室。进入后室,首先感觉这一洞窟十分高大,ZY这尊两腿双盘的大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的第一大佛。大佛着褒衣博带,通肩袈裟,头顶为蓝色螺鬓,佛像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肩垂耳,给人以一种端庄、肃穆、慈爱之感。由于后世为了积功德造福,对这尊佛像敷了厚厚的泥装,再塑了金身,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原始的北魏石雕的形态了。第5 窟的佛像布局为三世佛,ZY的坐佛为释迦牟尼佛,佛像的右边这尊立佛是将来佛,由于这尊佛身上泥装的脱落,我们得以目睹原始的北魏石雕艺术的风采。第5 窟值得让大家欣赏的还有,在窟室南壁 门拱上方两层高约1米的8尊石雕佛教造像和拱门东侧雕有菩提树和树干下二佛对坐的石雕佛像,雕刻十分精致。 </p><p class="ql-block"> 第6窟被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塔柱稿约15米,它分为上下两层。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洞窟的四壁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给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这是一座喧闹拥挤、琳琅满目、奇妙奇异的佛国世界。由于雕刻技艺极为精湛,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第6窟被誉为云冈石窟的第一伟窟.你看那四塔柱上层的接引佛。整个四壁加上塔柱一共15尊,和下层大龛的5尊佛像,都接受近似圆雕的高浮雕刻法来增加佛像的立体感。在中心塔柱上层4个角和4 个9层塔柱和上层中心的四方立佛,更是实行了具有镂空雕刻法。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独具匠心的仙人们利用有限的壁画,用浅浮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以块浮雕的形式连接排列,形象而生动的雕刻了33幅释迦佛陀本生的故事图,吧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例呈现在世人面前。 </p><p class="ql-block"> 请大家自行巡游,静静的体会佛国世界的静谧和宏大吧。 </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观光旅游。</p><p class="ql-block"> 著名遐迩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开凿于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王朝,现存主要洞窟45个,佛教造像51000多尊,依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自然的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下面我们就先从中区的第5区开始参观吧。 </p><p class="ql-block"> 第5、6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最精彩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第5窟为椭圆形的穹窿顶马蹄形,分前、后两室,进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这尊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的大佛。这种“吉祥式〞坐姿的全结跏趺坐禅定印象,表示着释迦摩尼佛已进入标准的“静思维〞修行状态,是佛的坐、立、行、卧“四威仪〞,即四个庄严地身姿之一。大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第一大佛。专家们认为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历史在此窟是否有所表达呢?请各位细看,大佛头顶为蓝色螺髻,面庞方圆,细眼长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两耳垂肩,在端庄、慈爱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风貌。尤其是这尊佛像身穿双领下垂,内衣束结,宽大柔软而下垂的袈裟,衣纹流畅,给人一种丝的质感。大佛的右侧是将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式燃灯佛。大佛的后面有一个很宽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们礼佛绕行的诵经道。 </p><p class="ql-block">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以精致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个洞窟的四壁上,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给人、瑞鸟、神兽、花卉,形成了一种喧闹拥挤,奇妙奇异的佛国气氛,主题以歌颂佛母和表现释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经受为主,因此也叫“佛母洞〞.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欣赏面前这幅关于“右腋诞生〞的画面:古印度有一个小国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王后叫“摩耶〞,他们到了40岁的时候还没有孩子,特别着急。有一天,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按当地风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临产时,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们到蓝毗尼花园休息,刚到一颗菩提树下,夫人预感快要生产了。于是,一手抓住树枝,一手在妹妹的搀扶下,从右腋生出了孩子,这就是“乔达摩悉达多〞,成佛后被尊为释迦族圣人的“释迦摩尼〞.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云冈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这尊高达13.7米的结跏趺坐佛像,面容饱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来吉祥坐禅定印象,是释迦摩尼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沉静思索状态。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欣赏,都会产生各种改变着的美及其神韵。 </p><p class="ql-block"> 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最为雄伟。</p><p class="ql-block"> 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妙。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p><p class="ql-block">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雄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