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乡•故乡

天水之蓝

<p class="ql-block">  曾不止一次地淡及老家,一度痛泣:已无家可归!多少年“独在异乡为异客”,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今在何方?深悟,乡愁是镌刻在骨子里的情愫,萦绕脑海,融入心田,历久弥坚。</p><p class="ql-block"> 许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墨迹浸染大宋之彪悍,杨家将屯兵养马的“马舖村”就是我的家乡。它紧贴历史渊源,铺开革命老区的光环,人杰地灵,是滹沱河畔远近闻名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我的村庄地处冀中平原地带。小时候我们经常在天气晴朗时,结伴站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滹沱河边,眺望石家庄方向在夕阳霞光烘衬下连绵起伏的山峦轮廓,美丽壮观的怡人剪影满足了我们渴望看见大山的心愿,瞬间喜不胜收,为之欢呼雀跃,视野中的唯美满足和自豪澎湃着“我爱我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我家低矮窄小的三间土坯房是村里不起眼的小户人家,也正是这不起眼的土坯房,经历了岁月沧桑磨砺。1963年7天7夜的瓢泼大雨,后山墙顶端坍塌,又经历1966年邢台大地震,修整过的后山墙上部又遭震塌。然而,风雨和地震的蹂躏摧残没有击垮挣扎在苦难中的土坯房,它拥抱着生命的坚韧矗立在院落向阳的北端。这座温情博爱的港湾,是我儿时的一方热土,以容纳百川的伟岸护佑着我们全家老小。</p><p class="ql-block"> 老屋铺开年轮的印记,描摹了成败历练与坚守内敛,翔实地记载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一幅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春秋憧憬。</p><p class="ql-block"> 在食不裹腹的日子里,是这个家的慰籍给予我战胜洪灾和地震的勇气,一份厚重的爱安抚了极度恐惧的心理,滋润我少年时代的求知岁月,成长中的正能量造就我不负韶华的爱国情操,成为一名从戎戍边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此,光荣的福宅小院,叠加了一重深蕴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了让我在部队安心服役,于1975年冬历尽艰辛一手操持将旧房翻盖成高大砖房,退休十一年的老父亲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病重溘然而逝。两年后精装成我的临时暖巢婚房,再继三年后成为女儿呱呱坠地的诞生摇篮。1972年参军后我就成了这座屋院每年暂息几日的匆匆过客。1991年老宅院落过户于别人名下三十年后,借清明节回乡祭祖之际,蒙生了瞧瞧老宅的念头。走到胡同口,一位大哥在与原宅为邻的小学校门口接孙子时说:“看,你的房子已拆了,马上要翻盖新房”。其实房屋已不属于我,享有居住权的拆盖应是他人所有所愿。远望家院旧址,骤然产生一种莫名的落寞、惆怅和留恋,五味杂陈有着难以描述的心腹之痛,这波牵挂的涟漪更是唤起对家的衷情愈念愈深,激起对家的怀念即没有随着家了无声息的消失情结散尽,继而纵有期盼富庶繁荣的浓浓情怀,殷切守望便着落在人生便是归途心中至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离别故乡已是50个年头了,村庄旖旎着绿树环绕的轮廓,错落有致的院落在脑海里定格,浓墨重彩了“月是故乡明”的诗意。 </p><p class="ql-block"> 如今,那纵横交织的街道地面硬化平整,沿街粉白墙壁上一幅幅时事宣传的励志图文,点缀了家乡新农村、新气象、新面貌,凭添千年故乡部落新鲜灵动的时尚气息。只为天空蔚蓝,空气净化,保障千秋大业的良好生存环境,仍是“田家已耕作”,却不见“井屋起晨烟”,虽然消失了那缕缕炊烟袅袅升腾的水墨画卷,却是呈现了一幅湛蓝天空的辽阔,滹沱河清凌河水以年轻心姿向未来展示农家的厚道,百鸟展翼,蝉歌鸣曲,葱郁广袤无垠大地上处处盎然生机,天地绿水浑然一体的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相辅相成,构成一幅浓重的立体彩色画屏,渲染着家园文明时尚之美。</p> <p class="ql-block">  “驿吏出门相语及,城南便是滹沱河”,宋代汪元量的《真定官舍》如此贴近念家的情感,我的家园马舖村与之遥相呼应,村北流淌着滹沱河的文明底蕴,村南伸展着正饶公路日新月异的前景(正定县、饶阳县),南北两条经济大动脉祥瑞氤氲家乡故园,源源不断注入新生活力,腾飞的节奏向着美丽乡村阔步迈进。</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眷恋着故乡的情愫与日俱增,乡愁积淀越发厚重,叶落归根的俗念清晰在思乡的字里行间。</p> <p class="ql-block">  乡音未改、乡愁添情、乡韵愈浓,老屋已更名换姓,但是,我的根永远扎在那片沃土,故乡的血脉里,最深刻的是品味根的褶皱……。</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天水之蓝</p><p class="ql-block">图片:致谢网络、部分自拍</p><p class="ql-block">歌曲:故乡的河水(源自酷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