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有钱是这样教学生读书的

韩韩

<p class="ql-block">我的孩子最近考试作文总拿高分。</p><p class="ql-block">我想了一下,大概就是读书多的缘故吧。他从小热爱读书,尤其喜欢历史类的书籍,诸如《明朝那些事》《大秦帝国》《易中天中华史》……他都读过好几遍了。他很少练笔,每学期六次作文,他很少认真去写。倒是偶尔心血来潮写一些穿越类的小说。但他的作文却有过人之处——行文和衔接如流水蜿蜒,缓缓流过心田,令人心旷神怡。而这恰恰是作文最为难得的语感和灵性,模仿不得,打磨不来。</p><p class="ql-block">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学生,我只培养他读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那么,我是怎样带领我的学生读书的呢?</p> <p class="ql-block">大概很多老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想课外拓展几篇类文巩固和训练一下知识点,或者苦思冥想找不到契合度很高的文章,或者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心有余力不足,只好作罢。而自从我校从2013年引入语文主题学习以来,这些难题便迎刃而解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每一篇教材里的文章配备了好多篇契合度很高且适合整合教学的类文和组文。一个单元配备一本主题丛书,四十多篇文章,不仅解决了整合教学和拓展延伸的难题,而且为海量阅读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保障。</p><p class="ql-block">一学期学习一本书都觉得课时不够,六个单元还要另外阅读六本书,这能完成吗?能,而且要完成得很扎实!</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是这样阅读的丛书的。</p><p class="ql-block">一是通过1+x的形式,学一篇带一篇,这叫教读引领课。教材学方法,丛书练方法;教材学知识,丛书用知识。重方法引领,并学以致用。二是选择一组类文(一般是2~3 篇)进行组文阅读。这样的话,一单元学完,我们在课内就可以阅读完《丛书》里的十几篇文章,那么其它的文章怎么办?</p> <p class="ql-block">我校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扎实推进语文主题学习,把读书提到高处、落到实处、抓到细处,以课程的形式每周五安排了一节阅读课,我们可以利用读书课带领孩子们阅读《丛书》。</p><p class="ql-block">另外,我很少给学生留课后书面作业,而每天都会布置学生读书的任务,或者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读丛书里的文章,或者填写整本书读书单。</p> <p class="ql-block">好书推荐也是另外一种监督学生阅读的好方法,读、写、展,一举三得,妙哉!</p> <p class="ql-block">解决了老师的困惑,再解决一下家长的问题。好多家长问我,我孩子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温儒敏教授在《关于新课标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对于学生来说,要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减少灌输式学习,改变以前零碎的、重复的、随意的学习,以此解决读书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没有阅读量,语文素养是上不去;有了阅读量,稍微点拨一下,语文素养就上去了。</p><p class="ql-block">温儒敏教授的话,应该能回答家长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句话,读就完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孩子们这样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您不妨可以借鉴!</p> <p class="ql-block">如果他们不喜欢读怎么办?奖励啊,奖礼物、奖汉堡、奖钱……我一学期奖励学生花的钱不下1000块钱。并因此,我的学生给我送了一个雅号——韩有钱。您不妨也可以借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