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绵囊

岭南家谱制作中心

<p class="ql-block">张氏寻根联盟学习资料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根”在汉语词典中是一个多义字,带有“事物本源”的含意,我们在这里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追本溯源”。“木必有本,水必有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自古重视“根”的源流,更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事反覆,甚是纷繁复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是需要代代传承且重视的重要存在,因为宗族和血缘能让人们的认同感、荣誉感凝聚在一起,也正是血缘和宗族观念的重要性,让寻根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甚至掀起了一波热潮,但寻根问祖并不是盲目寻根,踩入误区反而会弄巧成拙。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家族间的一件大事,所以一定要多多注意寻根方方面面的事项,避免踩坑,以免走弯路。在寻根问祖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荟聚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后裔繁衍生息,寻根问祖,追溯起源,尊祖敬贤。寻根问祖的情怀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人们哪怕不清楚自己将来要走向何方,也一定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家乡,就是一个人的根,维系着一个人心底最深沉的情感。“寻根问祖”是普通人的一种本性及难以释怀的情结,随着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人已经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多年,对家乡渐渐淡忘,年少时的家乡记忆早已荡然无存,谱牒文化或许经过数年后,年轻人逐渐淡化,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如果我们这代人不好好对待家谱,那么可能再过几代,你的名也会淡化于时空中。其实在寻根问祖的过程不仅仅是加强和正确认识到我们对先祖的认知,也是一个寻根之旅,更是一个寻梦之旅!那么如何去寻根呢?带着这个思考疑问,我们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第一步【搜集家谱的相关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①祖先的迁离居住地的具体记载(由家谱的记载或者是家族中的口头流传,如作为当时政府官迁的,查看当地地方的史书是否有记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② 始迁祖先的名、字、号,始迁祖先的生卒年月以及生平时事迹和典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③排行班派字辈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④始祖祖先的相关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⑤ 家族的迁徙年月、经历以及迁徙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⑥现有家谱的编修年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第二步【搜集寻根资料的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①查看家族中的现有家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②没有家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优先查看始迁祖的墓碑,注意是否有遗漏的重要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③ 在碑记和家谱中没有重要资料时,可以问以家族中的老人来获取资料,尤其注意始祖迁居的地名和村名、祖先名和其字辈、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此地的故事传说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④除此之外,通过家中古时的保存土地和房地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祖的名字和当时所处于的时代来作为补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第三步:寻根后的消息确认及后续对接寻根后的信息通常指宗谱记载、口头相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的相关信息,这些寻根后的信息可以跟同族人们对接确认信息,而没有相似性的便需要确认正确性和族人的同宗性,而重要姓氏始祖迁移地的信息,由于不同年代时的信息不同,需要不同时期的记载确认精确的位置最后再对照如今的地图确认最终信息。</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以上可知的资料,记载在家谱中,便于以后寻查。以上线索和资料一般是不全的,只是上述资料的多少而言。即使有的个别提供较全,但因时代较远,难于追溯。当然掌握资料越全越详细越便于准确定位你的家族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寻根问祖的一些具体问题分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①一般讲,首先要根据你提供的资料确定你的祖籍。祖籍一般意义是指,你现居地或迁出地,即你的始祖是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始祖一般是指你现居地的第一人,当然迁出地的祖先也叫始祖。如张岱是我们清河郡的始祖,张仲也是我们的始祖,张挥是我们张氏的大始祖(谱牒界的称呼)。关于寻根问祖,一般是两个意义:一是知道现居始祖的,寻根祖籍,即从什么地方迁来,出自何人之后?另一个是不知道现居始祖是何人?名、字、号是什么?更有堂号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②家谱中的祖籍一般都要提到从什么地方来?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先祖在家谱中的确切记载;二是先祖的传说,即始祖修家谱时根据先祖的口传,这里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可靠性。但有的家谱如记载,祖籍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不可靠的。因为明代时此地政府专设移民局,是移民的集散地(事实上当时朝廷专门贴出布告,当地人可以不迁,但最后当地人上当都被赶走),根本不可能是祖籍地,只是移民大潮的始发地,所以只是中国人都习惯称是大槐树下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③有祖籍地明确记载的,就要首先确定其现在地名是什么,因为古代地名大多与现在地名不一样,就省名讲一般不会有差错,关键是县名(一般是县名,有的还有村名,或只有村名)。如县名或村名,在现有的地图或电话薄邮政编码中或什么参考资料中能直接查到这就简单了。如果查不到,还需要用专门工具书,如《古今地名辞典》、史志专著等等。再查不到还可以与可疑地的方志研究机构或宗亲会联系询问,或其它各种办法进行考证。这里面有些特别的情况,远祖籍与近祖籍结合,出现祖籍地与祖籍地的混淆,这种情况也不少。如有名同宗家谱中说祖籍在江西腾越地区,经我通过多种办法考证,江西无腾越,而云南保山市有腾越,然后又根据辈数的大概年限,家庭搬迁分析,最后得出始祖出生在江西,二世后开始迁入云南腾越地区。这是一种远祖籍的省份名与近祖籍的县和地区混合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④还有一种情况,家谱中只记载现居地和祖坟在那村,那么是不是能断言,一定是该村的张氏的后代呢?(该村东西两张),这不能简单地回答。通过该村张氏家谱考证没发现联系,与该村字辈又根本不稳合,但始祖还一定与该村有关,那么怎么分析呢?从祖坟地分析属其中西张之地,应该属西张,但仍不能断定是西张人,原土地所属关系道底是谁,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最后在双方家谱中发现都有同一人记载,始得断定本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⑤有相当一部分同宗提到:我是什么地方人,现在所排字辈是什么(五、六、七辈),这是无法寻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仅有几个字辈没有什么意义。家谱中的字辈关系,意义的大小看你家谱历史的长远,如明末清初的字辈关系,那是极其有价值的。那时家族这一条遵循的比较严格。如果家谱较近,只是在你家族的近期有效,那也不是寻根的目的所在。而且家族的播迁因素,使得字辈关系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字辈本身的固有质,它让你系根,另一方面因播迁和战乱使这种关系破坏。还存在一个事实,字辈越近,遵循的越不好,直至现在家庭中不是那么有规律地排宗字辈。所以这些因素都是在研究家谱中应该考虑到和值得注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⑦始祖的考证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是不是发现始祖名就一定是始祖呢?回答是肯定的,是不能断定的。因为古代相同名也是很多的。一是要看他的所属年代,也就是同名人上下不能差六十年,如果相差大于六十年,那就不可能是始祖,也就是说必须是同时代。因明清时六十岁以上的人是很少的,再加上如果史志或文字中有记载至少是十几岁(几岁神童除外,古代十几岁出世人是大有人在),活七十多岁就更少。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如果年龄相符,还要看主要经历,没明确记载的看与祖先传说或其他记载有无联系。如果一个始祖传说是医生,如果你能发现医方或关于医方面的文字资料,那么你就能肯定是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⑧还有些情况较复杂,如果两张家谱中都发现一个同名(祖籍相同或怀疑是本族为前提),还需要考查其夫人,但家谱一般都是记载夫人名为李氏或王氏,如何考查呢?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夫人,都是同姓,准确率只有50%,因为女人同姓也很多,尤其大姓;如二个夫人,如都同姓,准确率也只有70%;如是三个夫人都同姓,至少是90%的把握。但有一条,若只要都出现一个同姓节女(还有烈女),那么准确率100%,因为古代节女是对女性的最高赞誉,在当时是极少极少的。而且只所以家谱中写有节女或烈女,这不是本家自我的肯定或表扬,是当时社会衙府给予的表彰和奖赏的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附: 中国寻根问祖十大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十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追本溯源的朝宗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1,独具特色的固始寻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近数年来,福建和台湾的许多姓氏在探寻祖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大都来自“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于是在他们的家族和每个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固始情结,他们对于根在中原的印象便是“光州固始”。这一现象引起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注意,称之为“固始寻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固始在今河南省的最东南部,全县在淮河以南,东境与安徽六安邻近,地理位置特殊。按照古代广义的“中原”概念,固始已不属于中原,但今天它是河南省所属的一个县,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妨仍然把它看做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固始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闽的必经之处,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地。对于南迁至闽台的中原姓氏后裔来说,固始不是这些姓氏最早的本根所在,但它却是在姓氏寻根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到的较近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固始寻根是独具特色的。固始成为闽台一带许多姓氏近根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民众三次大规模地向东南迁徙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 中原大姓南迁并且起于固始的是以后的两次移民潮。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 669年)陈政入闽平叛,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陈政之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即是光州固始人。唐末大乱,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王绪率众攻占光州,自领光州刺史,王审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审圭阝参加了王绪的军队。不久王审知兄弟杀掉王绪,王潮代领光州刺史。王潮死后,王审知在唐末时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于是率部入闽,割据一方,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朱温封为闽王,945年闽国被南唐灭掉。王审知及其子孙经营闽地数十年,原来入闽时所率本部军校多为光州固始人,后来都在闽地落籍。随王审知入闽的固始人,有不少是中原的大姓,如郑姓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从以上考察可知,唐初陈元光和五代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在福建入籍定居,繁衍生息,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究其根源,多来自固始。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谱、家谱,如王、陈、刘、黄、郑、周、许、方、曾、吴、谢、尤、施、余、颜、吕等20余种谱牒资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闽的记载。而台湾的民众又大多数都是来自福建的,因此,台湾的姓氏自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光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学术界的通说认为,“河洛”指古河南,即包括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2,河南滑县白马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河南滑县白马城,有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深厚的“移民情结”。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山东,古为地理名词,秦代泛指六国,唐代属河南道,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古河南指河南道,约今山东、河南及苏北。白马县始于秦,汉至晋属兖州,归河南政区,明代并入滑州。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宋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当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立的;也有的从山东白马苑(今河南滑县)迁来,至今已有76代。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禼为正、副招讨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3,山西洪洞大槐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几乎涵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并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树成为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辐射地域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移民点之一,也是炎黄子孙最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4,苏州阊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来氏、周氏、姚氏、扬氏,泰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5,江西瓦屑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形之下,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路贫民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如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个,占72%以上。因此,安庆民众多把江西瓦屑坝视作自己的始迁祖地。由于历史的变迁,江两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坽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6,湖北麻城孝感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湖广填四川”是流传于四川民间认祖寻根的俗语,意即四川民众来源于湖广。“湖广”一词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即行省)”的简称。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域。但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多来自湖广北部,即今湖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元末之际,湖广一带是反元义军徐寿辉、彭莹玉等红巾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元至正十七年(1357)徐寿辉部将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继攻占重庆、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明玉珍遂据蜀称王,国号为夏。明玉珍所部多为湖北人士,徐寿辉被杀后,其旧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权。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众入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及至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之后,纵兵烧杀,四川更成为湖北百姓避难的乐土。明洪武四年(1317),明将汤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灭明氏政权,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继入川,遍布四川各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包括部分湖南百姓),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于湖北麻城孝感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众多把麻城孝感视作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而当年的麻城孝感今属何地,尚无定论,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证说是在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7,山东枣林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许多辽宁、吉林等地民众,也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这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8,广东南雄珠玑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念念不忘的发祥祖地。在众多的族谱资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大同小异地反映了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作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当然,珠玑巷作为幅员有限的弹丸之地,不可能会有大量人口以供迁移,但其地处南下岭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会成为岭南移民最为眷恋,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09,福建宁化石壁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宁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乱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此后,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际,每当中原动荡,社会激烈巨变之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入石壁,繁衍栖息,并由此而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等地。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先后曾有106个姓氏在此生存栖息,并由此播向东南沿海,繁衍海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由于宁化石壁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激烈变动的唐末五代,各割据势力均鞭长莫及,成为较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众多的北方移民。据史书统计,宁化在唐末人口仅1万余人,到南宋时已达11万之多,其中土著仅5000余人。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风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风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洒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祖先尊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宁化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篮,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10,河北小兴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约1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据《元史•地理志》所载:“兴州,……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元中统三年隶上都路,领县二:兴安、宜兴。”为防御漠北元朝势力南侵,在兴州建立了左、右、中、前、后五个卫所,屯兵戍守。使元代的兴安小县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军事重镇,但当地民众**惯上仍以“小兴州”称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其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祖问祖的朝宗祖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上述十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到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每一部族谱必有的部分,源流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带给我们大量的上古姓氏源流文化的传记,但这又未尝不可作为我们认识那段文明的一个依据之一。在张氏家谱的源流中,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张姓的起源“张姓是个古老民族,是轩辕黄帝五子挥,观弧星制矢,主祀弧星,赐姓为张,官封弓正,居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吾姓得姓之由”。从这个简单的故事“观弧制矢”这四个字中,张氏祖先是何等的聪颖智慧、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已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史学上来说,也许不具备足够的史实依据,但是对于张氏族人来说,它却己经足以支撑起我们对于张氏始祖的自豪,崇拜和敬仰之情。这份情怀就犹如一族一姓之精神图腾,鼓舞着这一族一姓之世代子孙在纷繁的世事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历史。正如《族谱》中所说:张氏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黄帝之子,不似别的许多姓氏要转弯抹角后,才能寻找联系是炎黄子孙,唯我清河世系是堂堂正正的炎黄华胄,该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通过对直系先祖的了解,我发现原来我们的直系血缘先祖中有如此之多的优秀人物,包括张姓中有历史最早记载的仲公,汉代开国大功臣 良公,名滔西晋的大司空 华公、唐玄宗时的开元名相 九龄公等等的历史传奇人物。这使我的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这就像是了解自己民族的光辉史之后的那种自豪和自信,令人激动不已,心胸澎湃。自己心中与这些人物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以前觉得他们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只在历史上和电视上听到、看到过他们,心中甚至怀疑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这些人物,但是现在突然觉得他们又是如此的亲切,仿佛他们正在深切地注视着我们的成长一样。同时,这也极大增强了我对历史知识渴求。20多年来,本人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史书谱牒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先祖们是如此的辉煌和曲折的历史。张姓的列祖列宗们是那么富有果敢与进取精神的家族。数千年来,在华夏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张氏寻根联盟•盟主】</p> <p class="ql-block">每个朝代迁徙的过程与原因都有其特定的经历。从传说和史实之间来考察的原因是史实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会受当时的政治方向影响严重,而传说大多是民间流传,有可能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会有些错误,只有记载详详当当的家谱资料就更为详实。而从传说和史实及族谱相结合的角度,能拼凑出一些相对完整的事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本家族族史”的这段历史。 </p><p class="ql-block">  从秦汉到宋元,各朝代大的社会动荡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及战争导致的迁徙,使大量中原人迁徙到南方,带来先进的文化、技术和语言,中原人的大量迁入带动了南方文化与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导致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变成了经济腹地,也吸引着各大族群的迁徙,而我们通过了解一些广为流传的传说与史实,更为深入地了解了“本家族”的历史,迁徙的原因,。 </p><p class="ql-block"> 研究家谱的同时,也要参考当地方志及关注当地的风俗文化,这样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的理解与领会到相对真实的历史。真正的历史是要你从蛛丝马迹中去发现,去拼凑才能得来的,而不是在了解了单一的传说或者史实后就轻易的下定结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p><p class="ql-block"> 【张氏寻根联盟•盟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寻根问祖和研究家谱的努力方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平时要养成收集资及整理料的习惯,尽可能大量搜集资料,多多益善,没有一定的资料占有,谈不上什么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工开阔视野,广开思路,多方面,多棱角考虑问题,在繁杂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线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是要有吃苦和长期研究的思想准备。要想研究出一点成果,有时容易,有时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是需要付出不少代价和时间、精力。研究出新的结果,就会又出现新的问题,越研究越有新的思路和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之,要有长期的潜心研究的思想准备,有契而不舍,义无反顾的精神,多读一些古书或学习一些谱牒文化的知识。那么,希望的彼岸就在眼前,成功的喜悦就会到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寻根常见的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我住在哪里,就是谁的后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这种错误说法非常普遍,而一般情况下,每个支系都会有一处较为稳定的群居地,但这并不代表在此居住的宗亲都属于这一支系,也会有在这地域却是不同支系的人们集体居住在此的情况出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兄弟名字间相同的字便是字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在寻根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修谱人选择在名字里寻找相同的字,然后将其不分世代的情况下,硬归为同辈,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仅仅只是兄弟间有几个相同,但其他堂兄弟之间没有相同或字辈不能连续几代相同的话,这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三、以本支系的字辈去衡量本家族所有人的字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部分人在寻根时,会以本支系的字辈作为寻根问祖的唯一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错误的,因为像始迁祖以上的同宗便不能使用相同的字辈,但也有始迁祖带来家谱的情况出现,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四、寻找同名同时期同地点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些人在寻亲时,通常会采用寻找名同时期同地点的人来判断是自己所寻找的宗亲,但这种说法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像一些大姓的家族,便会出现同名的宗亲,所以同名同时期同地点的宗亲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除此之外,还要查看这位宗亲所发生过的事迹和父辈、同辈的信息能否对应上。</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我们的张氏大族中,有很多少数民族成员,尽管他们彼此及他们与汉族张氏成员之间,还有着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服饰、信仰乃至形体的区别。尽管有些成员还不很清楚自己的来历,但所有这些都丝亳不影响我们像兄弟一样走到一起,因为我们有着“张”这个共同的徽记,有着同样的挥舞长弓的雄壮之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梦想是:让亲情不再因时代的差异而变得冷淡;让沟通不再因地域的距离而产生隔阂;让血缘关系不再因“无谱可寻”而杳无音讯;让文化不再因“物欲横流”而被遗忘;让每一个人心里撒下亲情的种子,这就是一种宗族文化,这就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宗族情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