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夏节令,夏天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本可以四处浓郁,花红柳绿,暖暖的令人心畅。可惜,今年天气反反复复,忽冷忽雨,徒增许多不适。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人们忙碌得都有些疲惫了。没有办法,只得硬挺着和病毒比耐心。</p><p class="ql-block"> 五一长假,约三俩好友,去到南安村看了看孙谦纪念馆。南安村是我年轻时下乡的地方,早有着深深记忆。这次又去感觉变化不少,却也有着不变的固守。</p><p class="ql-block"> 孙谦纪念馆,坐落在村中心,是由孙谦故居改扩建而成。古朴典雅,庄严幽静。院中塑着孙谦老作家的塑像。塑像后面,就是那株有名的老枣树。那株老枣树,曾出现在老作家的作品中。东西北一列展馆,展览着反映老作家生平的图片和实物。细细观看老作家的展馆,我不禁为他的经历,他的成就所感动。那一辈人,吃了多少苦,经历了多少艰难,也成就了他们娇人的成绩。从那一幅幅照片,一本本作品,分明可看出一种精神,那是一些已经净化的灵魂。有张照片,是老作家正蹲在田间地头和老农聊天,一手拿个笔记本,一手拿支笔,正在记着什么。那种朴实的样子,就是一个老农民。那一代作家,是真正走进生活去的。他们用真心与最底层的人民接近,当然也换来了人们的爱戴。他们的作品呢,自然也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保持着本真的美。有时我会细想,他们那样努力,那样奋斗,想过一己之私吗?</p><p class="ql-block"> 孙谦当过警卫排长,演过小剧,编过剧本,写过通讯报道,写过电影,写过小说。编的小剧,在边区很受战士和老乡们的欢迎。写的小说,通俗易懂,完全是反映战士和普通劳动人民的。他写的电影,成就最高,更成为我们儿时的成长记忆。《我们村的年轻人》《乡村锣鼓》《万水千山》等等,当时我们看时,顾不上看是谁写的,只知道情节环环相扣,电影已结束,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去。真没想到过,作者就是咱们本地的一位伯伯。他的电影还得过那么多全国最大奖。</p><p class="ql-block"> 展柜中陈列着厚厚的《孙谦文集》,沉甸甸的,是他一生的写照。我记得读过他一篇小说《南山的灯》,那是一篇反映刚刚解放时的小山村,山村还没有通上电。一对年轻恋人,立志要为村里通电,他们积极参加电工培训。经过努力,在村支书的支持下,村里通上了电。村子里亮起了明亮的电灯。晚上,南山上像亮起了两颗夜明珠。作者用饱满的热情,歌颂了得到解放的人们,那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读了这篇小说,我也深受感动,当时就画了几张插图。我想,老作家是带着多么深厚的情感去创作的呀,要不也不会写得那么感人。</p><p class="ql-block"> 展柜中还有一封老作家写给侄儿的信,写到了侄儿想让他在省城给找个工作,“农转非”,他认真回信进行劝说,说自己没关系,也没有本事办这种事情,也不愿意办对不起良心的事。自己秉性如此,劝说侄儿要凭自己努力。这是一封私信,笔迹工整,一看就是那么认真,可看出对自己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但从字里行间,看不出一点私心。可见这辈人的思想,与现在人真有很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位作家,如果只是写写文学作品,用间接的方法反映社会,那是理所当然的。可老作家还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看到当时县委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写了一篇《言大必空》的文章,发在了1957年6月6日《山西日报》上。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就冲这一点,不得不令人佩服。他是在为人们作想,哪会想到自己的得与失呢。</p><p class="ql-block"> 南安真是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村子。古代还出过郑家一个大家族。村中牌匾展示着一门多位官员,是个望族。也不知现在的郑家发展如何,应该不会错的。中国民间,讲究家族的兴衰。有好的家风,便可长久。古代的人,为官一任,是为自己的家族飞黄腾达,也有着学有所成心存黎民的想法。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情怀,大概还是有的。为公为私,自有他们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纷繁复杂的世界,眼花缭乱,好像无论如何都找不着个头绪。其实,静下来想想,也就是“公私”两个字。看你能不能参透,如何来抉择,如何面对了。</p><p class="ql-block"> 看看卓有成就的老作家,再看看有着辉煌历史的名门望族,对我们也是一个启发。当然,世事如棋,局局如新,过去的人与事终究是过去的人事,我们还得面对当下。</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人,应该有新时代的风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万象更新,是永久不变的真理。像这节令的变换,就是一页日历,翻过去,上面就是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