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这对知青恋爱成家了

家声

<p class="ql-block">  那天骑车下班回家,“儿啊,白天有三位侬插队时的姑娘来看侬了”母亲说道,“谁呀,留名了没”,“留了一个电话”,我一看小纸条上留着“594260”(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沪上电话号码还是6位数后来升7位到如今的8位数了,记得当年的三线城市仅有5位数的呢),咦怎么没有地址呀。当年的上海都是传呼电话,我来到了弄堂口的公用电话间,☎️通了,原来她家里有私人电话的“小陈,方便来取电影票吗”,我第一次去了她的家。</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交往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早就对家人说“我家老二有姑娘看上了,笨人有笨福啦”</p> <p class="ql-block">  一次,母亲说的一句话“就凭侬女朋友一点没嫌弃侬,说明这女孩善良真心待我儿”。是啊,八十年代的沪上,有多少是“高价姑娘”冲着男方家是“海陆空”去谈朋友的(海:有海外关系;陆:落实政策;空:家中有空着的大房子)!</p><p class="ql-block"> 我的住房是简屋平房,没自来水(要去给水站挑水);没有煤气(要劈柴生炉子,还要买煤饼,有时还要自己敲煤饼);屋子里没有卫生设施,要去公厕的。而我的对象家里可是市中心的愚园路镇宁路上的花园小洋房,单就那花园至少也有800平米,进大门的花岗岩车道也可以停五六辆小汽车呀,人家可一点也没爱富忌贫啊</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花园竹篱笆围墙已不见了,门口的“軍官宿舍 未经准许不得进入”牌子随着文革结束,也早已摘除</p> <p class="ql-block">  这镇宁路405弄180号是她从小住的地方,一直到出嫁</p> <p class="ql-block">  我俩开始交往了,恋爱期间,我白天上班,每星期还有四个晚上去夜校上课,剩下的一个休息天还要做家务,洗衣服收拾房间,还有一个月一趟的去煤炭店买煤炭做煤饼呢。</p><p class="ql-block"> 一周碰一次面了,除了影院就是偶尔逛百货店或去新华书店买书看书。没有花前月下,偶尔也会逛逛华山路安福路。</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恋爱方式,似乎有点亏欠了姑娘,但她从未说过啥,真的很体谅我这个笨男孩呀</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摄于她的家中,钢窗上的配件都是铜器的</p> <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常说“三兄弟中老二最笨最懒,但福气最好,因为老二的女朋友体贴人,聪明能干,出身干部家庭一点不娇气,脾气直爽我喜欢的女孩啊”。几十年来,母亲的话是一语中的,真的是这样啊</p> <p class="ql-block">  知青夫妇俩的女儿出嫁那天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那趟杭州的宋城之行,连襟邓工驾车,姐妹俩对夫妻同行</p> <p class="ql-block">  常去的浙江农家乐,巧克力抢镜头呀</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地方,娃也要搂着粑粑来一张啊</p> <p class="ql-block">封城足不出户的家中</p> <p class="ql-block">  家门口的14号线地铁开通啦,宝宝与外婆留个纪念呗</p> <p class="ql-block">段家三姐妹</p> <p class="ql-block">退休了啊,就俩人单独小酌一杯</p> <p class="ql-block">请酒店服务员给我们拍一个</p> <p class="ql-block">  余东,阿姨家里蹲一段时间,孩子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外公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噢</p> <p class="ql-block">亲近大自然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外公我的外婆哦</p><p class="ql-block"> 平常不爱拍照的外婆也很喜欢从小带大的外孙的媳妇,来一张喽</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97年吧,专程去海门镇小舅家看望我的外婆和小舅舅小舅妈</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于2006年1月16日离世(享年99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