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坎今昔

陈石

<p class="ql-block">2018年国庆节期间,我访问威宁石门坎。 几年前,在省图书馆看过有关石门坎的两本书,又看过一些有关文章,就想去看看。今年,看中央台《经典咏流传》栏目,到石门坎支教的梁俊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表演感动国人。我决定尽快去石门坎看看,终于10月4日自驾车到达石门坎。 石门坎(现叫石门乡)距威宁140多公里,是威宁最边远最贫困的乡镇。一路道路坎坷不平,接近石门坎猴子岩一段路非常险峻,路在半岩中穿过,掉下岩去,肯定没命。驾车跑了5个多小时,到石门坎已是下午4点钟,我们抓紧参观,把主要景点先走一遍。走完天已黑,当晚住石门大酒店。所谓大酒店,是农家自修的4层楼房,价格不贵,单人间大床60元一间,这是当地最好旅社。老板是中水镇人,到这里投资。设施还可以,但没空调。第二天上午起来,大雾弥漫,开车往昭通走,顺路又看了一下石门的石梯路,对石门坎有总体印象。回来查网络,翻资料,将石门坎今昔编成文,以纪念此行。 石门乡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处薄刀岭海拔2762米,最低处河谷1218米。上世纪上半叶,主要居住的是苖族中的一个支系——大花苗。石门坎苗族经济贫困,受着彝族土司的压迫统治。一个英国传教士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一、柏格理及同事将现代教育带入石门坎 1905年,传教士柏格理来到石门坎,从此,石门坎发生了巨大变化。 塞缪尔.柏格理(1864~1915年),英国人,父亲是一位牧师。1886年与好友邰慕廉申请前来中国传教,获得英国循道公会批准,1887年抵达中国上海。后辗转前往云南昭通传教。1905年来到石门坎后,一直为苗族地区工作。1915年,石门坎出现“伤寒”,学校许多学生染病,群众纷纷到处躲避,柏格理留下救护,不幸感染,不治而逝。 柏格理的贡献主要有二项:一是创办学校,办夜校,开展平民教育,将现代教育带入苗族居住的贫困山区。他提出“哪里有教会,哪里就有学校”,并以教会为依托创办学校。1906年,柏格理在石门坎建立起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学校。这所名为光华学校的教育体系,在周边20多个县设分校,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小学、初高中、中专毕业生,50余名大学生,1名硕士,2名博士。从光华学校出来的学生,有省厅级干部2名,县处级干部50余名。二是创造了“老苗文”。苗族原无文字,先人的历史文化全凭口传。1906年,柏格理提出创制苗文方案,会同苗族和汉族信徒一起研究。他们以苗族服饰上的某些花纹、图案和罗马拼音字母共同组成苗族文字,这种苗文俗称“老苗文”,主要流行于西南苗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用拉丁字母为苗族制定了四套拼音文字,加上国外苗族的国际苗文,现在一共有五套拼音苗文通行。拼音苗文相对“老苗文”称“新苗文”。柏格理组织教会编印了《苗文基础》和《苗文原始读本》等教材,并翻译出版了苗文《圣经》。石门坎被学者称为“西南苗族文化最高区”。 Hjt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时称赞柏格理:“他传播了知识和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献和敬业精神。(贵州新华网,2006年11月7日)”</p><p class="ql-block">柏格理墓地(左),右为传教士高志华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志华是受柏格理精神感召,来石门坎传教,被土匪杀害于石门坎。先后在石门坎传教的还有张道惠夫妇等十多位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和当地的苗民一起,在石门坎创造了多个第一:兴建威宁县第一所中学;创办中国第一所双语(或汉、苗、英三语)教学学校;开男女同校之先河;修起贵州第一个足球场;建立中国最早的痲风病院;中国第一所苗民医院;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和报告地氟病的地点;率先成为乌蒙山区接种疫苗预防天花的地方。这些传教士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柏格理带领苗民修建的石阶路,从此进入石门小学。</p><p class="ql-block">当年足球场,孩子们在踢球。石门足球被称为贵州足球的搖篮。(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红房子,职工宿舍。</p><p class="ql-block">游泳池</p><p class="ql-block">汉文《溯源》碑</p><p class="ql-block">苗文《溯源》碑</p><p class="ql-block">长房子,教会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女教师宿舍</p><p class="ql-block">石房子</p><p class="ql-block">二、石门坎今天 新中国建立后,学者对石门坎的文化兴衰进行探讨,先后有多部书籍出版。</p><p class="ql-block">此书的主编乐黛云是贵阳人,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的丈夫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我在北大进修哲学时听过他的课。从民族教育角度上看,石门坎教育也很有特色。柏格理培养的学生,送出去学习后,许多返回家乡从事教育,实行“以苗教苗”,使石门坎的民族教育得到了扩大和提升。与30年代中国东部的乡村教育运动相比较,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关于石门坎的图文资料</p><p class="ql-block">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研究石门坎,苗文、汉文、英文在这里交汇,语言文化因交流而升华发展。</p><p class="ql-block">乌蒙磅礴,云雾缭绕,高山上的石门坎美如仙境。(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国际主义者本诺.费立波之墓。墓地在石门乡街口小山上。费立波上世纪80年代作为志愿者来石门坎扶贫,心系石门坎,在澳大利亚逝世前,嘱将部分骨灰葬于石门坎。</p><p class="ql-block">柏格理从英国带来种子种下的树,历经百年,长成参天大树。(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柏格理孙子斯蒂文和曾孙布莱克到贵州访问,穿苗族服装与随行人员合影。《基督时报》</p><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率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深入石门乡调研,要求确保石门乡“两年变面貌,三年见效,五年达目标。”2015年11月2日,毕节市在石门乡召开决战扶贫攻坚动员大会。石门乡16167人,其中少数民族4278人,占总人口的26.5%,全乡有3500人外出打工(引自2013年4月威宁新闻网),穷困的石门乡悄然发生可喜的变化: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在已通两条乡村公路基础上,六盘水至威宁至昭通的高速路今年底将通车,从高速路到石门有一条一级公路通行,这样,从威宁到石门乡就只要一个多小时;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旅游扶贫作为重要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和基层组织建设循序渐进。威宁县己将石门坎作为旅游景区重点打造,我们参观时看到保利集团的文物修复部门正在景区施工。一个美丽欣欣向荣的石门坎正在初步形成。图为石门乡政府所在地街道。</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石门中学教学楼,中西合壁,美仑美焕。学校的设施大有改善。(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过去的足球场,现在依然保留。</p><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一台节目传遍全国。这台节目的表演者来自梁俊(中,持吉他者)和他教学的学生。梁俊2013年在石门乡支教,在支教的两年中,他教学生咏唱经典诗歌,与学生结下深厚情谊。当《经典咏流传》栏目开始播出后,梁俊带领他的学生来表演,他们表演的诗歌是清朝袁枚作的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处边远贫困之乡,如“苔花”般微小,也向往中国梦,向往富裕美好生活,要学牡丹般灿烂开放。一曲唱罢,评委和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苔》这首名不见经传的诗一时传遍全国。威宁石门坎再次全国知名。(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石门坎基督教堂,在石门乡街边。顺石阶拾级而上,就是柏格理和高志华墓地。</p><p class="ql-block">新建的步行街,游客在此餐饮购物。石门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本文转自陈石博客2018-10-2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