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眼下,但凡有手机的人都有朋友群。 我的朋友群有十来个。其中有家庭的,同学的,同事的,好友的,旅游的,社区的等,不一而足。有了各种不同的群,事情就好办多了。家庭中的大事小情,同事朋友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聚会喝酒等之事,群主在群里说一声,大家都知道了,比以前电话单个通知即方便又快捷。这真得感谢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成果。</p><p class="ql-block"> 朋友群对于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退休了,繁重的工作包袱御下来了,同时也伴随着精神的空虚。我们这代人,从十几岁开始,有的下乡务农,有的到工厂务工,一干就是几十年,正直本份,勤劬敬业。一生忙碌无暇,一时闲下来,有所不适。作为文化人,想看书,可看不了几页,眼睛不愿意了,极力反抗,双眼模糊,酸涩疼痛。看电视吧,又没有想看的节目。于是,手机就成了掌中之宝了,时刻不离手。手机的功能很多,电话功能、媒体功能、影视功能、书籍功能、游戏功能、购物功能等,真是无所不能。所谓一机在手,一切ok。尽管如此,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手机里的朋友群。在十几个朋友群里,我最钟情的当属“缘聚”群。“缘聚”群共有12个群友,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4对夫妻。别看这些人年龄古稀,可是心理年轻,思维活跃,腿脚麻利,身体倍棒。因为都喜欢旅游,而聚拢在一起。缘聚群,团结、友谊、和谐、欢乐,彼此尊重。群里以兄弟姐妹相称,像似一个家庭。群友们多才多艺,才华横溢。有写文作诗之才;有朗诵歌唱之才;更有摄影太极养生之大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先说说群里的老大佟哥。佟哥一米八几的个子,黑阔脸,人高马大,虎背熊腰,一身正气,侠肝义胆。群聚时餐桌上言语不多,可喝起酒来却来者不拒,豪爽大气。佟哥是家里的老大,给弟妹们做出好的榜样。佟哥父母有一套房产,父亲指名要留给唯一孙子,也就是佟哥的儿子。可是被佟哥拒绝了。父母过世后,将房产变卖,所得弟妹们分了,佟哥一分钱也没要。这样的人格,现今社会也是少见的。说起佟哥,我们有一袭渊源。他和夫人三姐都供职于徐州煤机厂职校。我1970年参加工作即在煤机厂,直到1981年考入徐州矿务局文科班,毕业后调入徐州矿工报。其父佟庭芳老革命我们一个机关工作,稔熟。这次见了娘家人感到特别亲切。尤其是听说夫人刘三姐是煤机厂有名的贤妻良母,开朗热心,打心眼里佩服。去年群友们一起去安徽旅游,佟哥三姐未同行,三姐要给我们烙烙馍带在路上吃,被我们婉拒,其情我们领了,可以看出三姐的一片诚意。三姐的歌唱的非常好,有一个清脆高亢的歌喉,她在草原上纵情放歌的视频发在群里,引得群友们纷纷点赞。</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二哥卢凯和夫人孙厚兰。初识他们夫妻俩,是去广西旅行。一起去的还有群主黄哥久彦及夫人杨姐瑞芝,黄哥的一个高中同学,共六人。我们几人约好了在候车大厅等,一起进站。黄哥先到了,然后是我,最后到的是卢哥两口。我和黄哥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突然黄哥说,他们来了。只见卢哥在前,孙姐在后,一人拉着一个拉杆箱,背一个双肩包。卢哥个头不高,偏瘦,微黑,最亮眼的是他那一幅修饰齐整,仙翁般的浓茂美髯,给人一种艺术家的风范。我当时就想,这人怎么这般打扮呢?少见。还真让我猜着了,卢哥就是一位摄影艺术大家。早年的作品上过《中国摄影家》杂志,还多次获过奖。再细看,一双眼睛大而亮,聚光。开口说话标准普通音,嗓音极好,男中音,有磁性。这时黄哥介绍说,这是卢凯孙厚兰两口,这是我电大同学丛云姣。我们礼貌性的握手,算是认识了。</p><p class="ql-block"> 夜晚行车,火车疾速奔驰在西行原野上。每个人在各自卧铺上,有的看手机,有的已进入梦乡,车厢里杳无声息,耳边只有咣当咣当的车轮声。我和黄哥在闲聊。黄哥向我介绍了卢哥夫妻的境况。卢哥孙姐他们同为徐州四中校友,卢哥当时上高二,黄哥孙姐上高一,是同班,而且黄哥和孙姐上初中时也是一个班。他们三人下放时又在一个兵团。至今,又是驴友,情谊笃深,相处无隙。卢哥孙姐的不幸家事,令我心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种同命相怜之感,他们失去爱子,我失去丈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好在他们夫妻俩坚强,隐忍,把失去爱子的痛深深埋在心底。卢哥把酒释怀,孙姐以文倾诉。今年清明节,孙姐写了一篇长文悼念失去的爱子。孙姐告诉我,她没有对卢哥说起此事。待文章写完后,发到群里,卢哥看完竟流泪了。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个厚重伟岸的父亲形象立马鲜活起来。孙姐的悼文以书信的形式,像啦家常一样,回忆、诉说杏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高尚的精神品格。杏子喜欢的音乐她常听,每年清明亲手做花环献给杏子,一位慈母的深情思念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心碎陨涕。都说孙姐是有名的才女,这一点也不夸张。从文中可以看出母爱柔情似水,缠绵无限。</p> <p class="ql-block"> 孙姐聪慧,善良,真诚,待人热情,行事低调。此次旅行之后,我去拜访了孙姐。在她的公司里,她敞开心扉,毫无设防,向我诉说了她的多舛人生和杏子的故事。她的杏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杏子多才多艺,有孝心,善解人意,经常组织志愿者做善事。8年过去了,孙姐仍不能释怀。她的办公室墙壁上掛满了放大了的儿子的照片。有骑摩托车的,有拉琴的,有和小伙伴合影的,英武帅气。我说,孙姐你应该放下了,不然对你的身体不好。我就从来不提丈夫的事,放在心里就是了,一提伤心。她无语的笑笑。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辛苦把他拉扯大了,培养成人,结婚生子,说走就走了,能不令人伤心吗?能说放下就放下吗?至今想起来,当时真有些失言。在此,我向孙姐道歉,对不起孙姐。此番心灵之交,加深了彼此的友谊。生活中,孙姐是个有品位的人。她喜欢兰花,每当兰花开花时,她都要拍几张图片拿到网上晒晒。我不知道是孙姐名字里有个兰字,因而喜欢兰花,还是欣赏兰花清雅幽香之君子风范。孙姐就像兰花一样,兰心慧质,幽香绵绵。</p><p class="ql-block"> 大胡子卢凯卢哥,正直豪气,坦荡睿智。相貌俊朗,才如李杜。不仅摄影好,而且古诗文俱佳。他每次旅游归来,把图片配一诗文,做成美篇,发到群里,让群友分享祖国的壮美江山,群友们纷纷点赞。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都烙有纯真耿直的印记。一边,秉承了父辈坚忍纯朴,仁慈宽厚的遗风;一边,又有着些许的清高傲骄的做派。还是一起去广西旅游,看完德天大瀑布后,旅行社又安排到越南。瞻仰胡志明遗容那天,卢哥说什么也不去。他说,我是中国人,连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我都没瞻仰,我还瞻仰胡志明啊!言下之意,我崇拜的是我们的毛主席,我并不崇拜胡志明。爱国爱党,铮铮铁骨,可见一斑。卢哥无论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到极至。绘画的结构,讲究平远,高远,深远。引申到摄影,就是平视,远视,俯视。同样一个场面,角度不同,拍摄的画面也不同,艺术效果也就不同。去年4月,我们同去安徽。江南4月,惠风和畅,草长莺飞。远山如黛,近水如练。金灿灿的油菜花,张开笑脸迎接八方来客。那天看油菜花是最后的行程。大家都很劳累,下车拍拍照片就上车休息了。卢哥为了拍好油菜花,他不顾疲惫的身体,爬上山头,居高临下,取得最佳位置,选取各种角度,拍下最美的图片,以飨群友。</p> <p class="ql-block"> 卢哥除摄影之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读书。一次旅游大巴车上,卢哥坐在我前面,天色已晚,别人都在睡觉,只有卢哥在看手机。我对孙姐说,几个小时了,卢哥看什么,该休息了,歇歇眼。孙姐说,他就喜欢看小说,不管他。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卢哥的文学底蕴丰厚扎实,古诗词信口拈来,高雅唯美。时不时创作几首古诗发到群里,赢得一片赞美声。“昨夜春雨犹未停,晨来湖上水云生。桃李梅花雨中色,细柳翠帘湖边影。墙边芭蕉几处绿,馨苑海棠一树红。遥看鸥鹭惊飞处,柳舞烟云是画屏。”这是不久前卢哥描写徐州云龙湖春天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哥刘益奇及夫人宋庆兰。他们夫妻俩,从长相,个头,身材都很相似。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此话一点不差。不知是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一起参加了徐州有名的合唱团。团里排演了一个情景音乐剧《楼上楼下》,夫妻俩都是主角。标准的普通话,形神兼备的表演,大家都说,夫妻俩比真正的演员演的还好,不当演员屈才了。这个节目,还上了徐州电视台的春晚。刘哥能文能武,他还打得一身好拳。每天早上8点半到10点半,在淮塔的小树林里,准能看到他那骄健的身影,太极拳、太极剑,样样拿得出手。在刘哥的感召下,孙姐、杨姐都加入其中,强身健体,不在话下。虽说刘哥是一个国企的一把手,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他行事低调,干练沉稳,又像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p> <p class="ql-block"> 该说说群主黄哥黄久彦和夫人杨姐杨瑞芝了。“缘聚”群是黄哥拉起来的,群名也是黄哥起的。一千多万人口的徐州城,我们能聚在一起,相识相知,成为驴友朋友,这就是缘份。在缘聚群里,我最早认识的便是黄哥。我们是电大同学。早先供职于徐州矿务局。我在徐州矿工报,他在局保卫处。文革后,随着文凭热的兴起,1984年我们考取了江苏省电视大学党政干部专修科,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各自回到原单位。黄哥幸运,是有福之人。后来矿务局保卫处部分人员归到市里,黄哥成为公务员,退休养老金比企业翻了一番。黄哥头脑聪慧灵光,皮肤白晰,年轻时定划为奶油小生一类。如今,稀少的毛发更衬托出高智商脑门的凸兀。黄哥知识宽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百科全书,样样精通。和他一起旅游,他可以当我们的导游,走一路,说一路。从当地的天文地理,风物民俗,到名胜古迹,人物传说,讲得头头是道,比导游还导游。我们既饱了眼福,又增长了知识。一般用心灵手巧来形容女人,可这个词用在黄哥身上也恰如其分。他会木匠手艺,他说他打过全套家具,而且都是带榫眼的,不用一根钉子。他做的小凳子,做工精细,光滑润泽,像个工艺品。他最被人称道的当属种花种菜。先是在晒台上,种植了多种花卉果树。一般人家很少种的芒果,让他种的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黄哥搬到新区别墅居住,百平米的院子更让他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了,光蔬菜就有几十种,比老农种的蔬菜都好。酒桌上他经常炫耀自己种的菜,什么辣椒蕃茄熟了,豆角茄子该摘了,我种的南瓜结了好几个,认为摘光了,谁知仔细一看,又找出了8个。黄哥种的南瓜送给我一个,又甜又面,真好吃。黄哥是个勤快人。他种地从不上化肥,要么到亲戚朋友家拉鸡粪猪粪,要么就把树叶埋在地里沤肥。人不偷懒,地不欺人。黄哥是妥妥的大赢家。黄哥又是一个重情义之人。对夫人,用心去爱,夫妻恩爱几十年,举案齐眉。最令人感动的是那次去内蒙看胡杨林。胡杨有着“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之说。黄哥被这顽强不屈的胡杨精神所打动,即兴写了一首赞颂胡杨的诗,倾情朗颂。以胡杨喻夫人,感谢夫人几十年来不离不弃,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对家人的无私奉献,情深意切,赢得一车人的热烈掌声。对友人,讲义气,热心为朋友办事。无论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还是朋友之间的聚会,他都忙前忙后,不辞辛苦的张罗。</p> <p class="ql-block"> 说到杨姐,她端庄,大度,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一生围绕孩子转,孩子住哪她就住哪,为此搬过几次家。杨姐瘦高个,短发修得齐整,身材极好,穿着讲究。一袭旗袍长裙,凹凸有致,秀丽高雅。大概是当过兵的原故,腰杆挺的笔直。那次到广西旅游,因为我没有同伴,黄哥让杨姐和我住一房间,杨姐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而我生生把杨姐和黄哥拆分,感到愧疚。杨姐劝慰我说,丛妹,你不要放在心上,都老夫老妻了,没事。经她这么一说,我也释然了。每天晚上她都能接到孩子的电话。我很羡慕的对杨姐说,杨姐好福气,女儿每天打电话问候,太孝顺了。我就没有你这福分。我要是不打电话回家,孩子是不会给我打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回来后,我对黄哥说,下次旅游,你得给我找个伴,不能再打搅你和杨姐了,让你们夫妻分开,真不好意思。2019年去晋陕游,黄哥给我找了王静。后来我们几次出游,结伴而行,成为很好的朋友。王姐是有名的大美女。个头不高,烫一头短发,微胖,皮肤白里透红,可与“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杨玉环媲美。一次饭桌上,卢哥开玩笑说了句,王静是红里透白,引得一桌人哈哈大笑。开始,黄哥给我介绍说,王姐是徐州某高校的一个处长,还是某市长的儿媳。我听后心想,这样的家庭身份,是否有高人一等,颐指气使之做派,不好与人相处。事实证明,我想错了。接触下来,王姐是个很好的人。她人平实,善良,心眼好,没有官宦人家的骄娇二气,就像邻家的大姐。王姐的头脑好用,可能是多年与数字打交道的缘故,她对数字特別敏感。一次旅游小姐介绍某地的面积,竟多出了一个零,应该是几万平方公里,她说是几十万平方公里。全车人无人觉察,王姐说,错了,不能那么多。导游小姐马上更正了。由于身体原因,王姐不能走快,不能爬山。在陕西靖边波浪谷,远远望去,火红的岩石,层层叠叠,弯曲逶迤,延绵天边。看惯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我们,很少感受到苍雄辽阔的景致。我说王姐,我们也到跟前去看看吧!王姐有些为难,说你能跑,你去吧,我在这等你。我说都到跟前了不去,太可惜了。在我的极力劝说下,王姐终于答应了。我们站在高耸的波浪谷上拍照,留下了一路的欢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缘聚群还有天佑姐和杨小妹。两人都昰欢快热心之人。天佑姐人在南京,平时少有接触,她和孙姐下放时在一起,是好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天佑姐心细手巧,若是放在以前,她的女红也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一次一起去旅游,天佑姐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个食品袋,一格一格的,搭在汽车靠背上,放个水杯啦,小食品啦什么的,非常适用。小妹杨瑞芬,杨姐妹妹,活泼热情,青春勃发。一起上川陕旅游,一路欢歌,一路拍照,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瞬间,永久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