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对于知识和学习有着明确的界定和认知,具备学习能力,远比掌握更多知识来得重要。 如果单论知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量要远大于战国时的孔子。李白,是不能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杜甫,看到化学反应,也许会当做是一种神迹。即便是苏东坡,也无法理解物理中熵的概念。这时,你也许要说,我比孔子、李杜更博学。可是,你无法像他们一样光照青史,成为文化巨擘。原因在于,你的学习能力不如他们。 所以,中国的古代先哲就强调,善学者方能行远。<br> 今天,我们再次学习我校“善学 慎思 明悟 致用”的学风。善学,语出《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求知,当取于精要,精要莫过于得法。求渔而非鱼,是其要理。 善学,并不只是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而是具备掌握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坚持学习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心态和习惯。 许多成年人在工作之后,常常会有这样错误的感慨,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根本不需要英语知识,当年学习英语就是一种浪费;有人说,我上学时数学不好,可是不影响我卖菜时的讨价还价。 同学们,我们要清楚,也许未来你会遗忘一些你不需要的知识,但是你学习这些知识过程中培养出的能力,才是你终生需要的财富。<br> 所以,我们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里,要努力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成为一名真正的善学者。 马云,从掌握知识的角度,不算是成功者,毕竟三次高考,才进入杭州师范。但是,马云从学习的角度,是真正的强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马云具备了坚持的意志,乐观的心态,专注细节的习惯,更具备了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马云成为整个杭州英语说得最好的人之后,他不是以英语知识成就阿里巴巴,而是以一种善学者的能力跨界电子商务,登上人生巅峰。<br>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成功者并不是站在自己的知识原点。做建筑工程起家的任正非,可以自学计算机和高等数学,成就华为;做了五年牙医,每天拔牙八个小时的余华,写出了《活着》;刘强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余光中、钱钟书都是英语系毕业。伟大的天才达·芬奇,更是卓越学习能力的典型代表。 如果你明白,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形成的,那么请首先尊重知识,学习知识,体验知识内化的过程,让自己生发出可以使整个人生变得璀璨的力量。 愿我们都成为善学者。 <b>【后记】</b>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应该把学校的“三风一训”搞清楚弄明白,还要讲清楚,每届学生都要讲讲。根据不同的时代,运用不同的事例来讲。这是2019国旗下讲话稿,围绕学校学风的一个词“善学”来给孩子们讲讲。感觉效果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