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减”政策 学习《新课程标准》

欣然自得

<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p><p class="ql-block">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十年的运用以及当前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出台了,我们六年级二部的数学老师在王斌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习了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心中明确了在新时代环境下一定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老师们通过集体教研和分散学习,都有深刻的感受,纷纷写下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  王斌老师认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p><p class="ql-block">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田静老师通过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先发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p><p class="ql-block">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p><p class="ql-block">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p><p class="ql-block">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p><p class="ql-block">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通过研读新课标,我了解到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和模型意识,数据意识9个,再加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现在,我们逐渐地把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上,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杨海霞老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p><p class="ql-block"> 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使我领悟到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再次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有以下认识:</p><p class="ql-block"> 1、“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利用图文并茂,详实例子说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记下了,“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十个核心词”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2、变“备教材”为“备学生”</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3、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p><p class="ql-block">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走。</p><p class="ql-block"> 总之,经过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我们,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又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田维宝老师结合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谈一下心得,</p><p class="ql-block"> 会议由孙晓天教授做了“数学新课标新在哪里——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报告,孙教授站在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点、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反思现有课标和当前的课堂教学,对照新课程标准:新的数学课堂要从真实情境出发认识真实世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感悟思想、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数据分析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理性精神等思维品质,最终实现“三会”。但这些都需要“四基”、“四能”为支撑性目标,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支撑起一条教学实施路径,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教学实践之间的携手共进。</p><p class="ql-block">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p> <p class="ql-block">  魏国欣老师学习新课标心得:</p><p class="ql-block"> 2022年修订《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我通过认真学习,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新课标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对学段目标更为细化了。2011版的课标中小学是分为两个学段的,而2022版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一到二年级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三到四年级为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每个学段有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p><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这“三个用”描述的数学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不要再去钻研那些偏难怪题了。</p><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标改革的重大亮点就是强调了实际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能力,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增强了指导性,注重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p><p class="ql-block"> 学习了新课标,在今后数学教学中,一定秉承新课标的精神,教学生喜欢的数学,有用的数学。</p> <p class="ql-block">  刘敏老师学习新课标心得:</p><p class="ql-block">(一)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课标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二)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 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是一个有层次结构,且层层递进的目标体系:</p><p class="ql-block">(1)统领目标——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统称“三会”。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中知识、技能...等所有具体内容目标的目标,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这“三会”。</p><p class="ql-block">(2)中间目标——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中小学分别表述,其中初中9个,小学11个。 </p><p class="ql-block">(3)支撑性目标——“四基”“四能”,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支撑起一条教学实施路径,通过指向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达成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教学实践之间的携手共进。</p><p class="ql-block">(三)建构了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p><p class="ql-block">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辛霞老师通过学习新课标也有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二、结构化整合了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三、明确了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p>

数学

素养

新课标

教学

数学课程

学生

核心

学习

现实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