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说说老家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人越到老年越易怀归,像喝陈年老酒一样,越是老酒就越醇香甘甜。这和当今的价值取向——忘记过去向前看,大相径庭。可是谁的思想也不可禁锢,老年人更是有持无恐。他总想回归童年,回归童心,咀嚼些家乡、出生地、成长地、工作地的一些陈谷子烂糠的老事。而且,越咀嚼越有味道,以至于到了品的程度;你想压都压不住它;你越压它,它越泛起,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不可阻挡。因为时间,因为老年,容易忘却,越是忘却就越想回忆,越想留住它。因为,再不回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就统统在忘却中抹去。因此,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为了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落叶归根”是自然现象,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正因为如此的文化积淀,文化影响,文化淘冶,文化基因,大批海外华人学成归国,为祖国效力,附首,为祖国厚积准备了充分的人才基础,为今天新时代复兴中国之梦的薄发积累了有力的科技支撑。</p><p class="ql-block"> 我县大艺术家孙大石先生漂泊一生,在古稀之年回归故里,终其一生。这是典型地落叶归根。所以,根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眷恋着根,怀念着根,眷恋怀念着根上派生出的枝枝叶叶。</p><p class="ql-block"> 我的根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夹滩古镇。我是从那里呱呱坠地面世。我是在那里人的怀抱中生长。我是在那片土地学爬、学站、学走路。我是喝那里水吃那里粮活命。我是在那里的徒骇河游泳。我是在那喧嘯的集市上吸吮知识。我是在那里拾柴、割草、焖红署、烧玉米。我是在那里抽尜尜,藏貓貓、开圪垃仗玩耍。我是在那里听着、喊着“依儿哟,呀儿哟,高梁饼子醮红角,越吃越上膘!”“东溜溜转儿!西溜溜转儿!大孩小孩都出来玩!”</p><p class="ql-block"> 的喊声中长大……这些曾经的过去,刻骨铭心,怎能忘却?偏偏老年又易忘却。留住这些记忆的唯一方法,是尽快写成文字,这就是为了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些文字去年就已写就,叫挚友看、审、改,结果很惨;它,被枪斃了。他说,这不叫散文,也不是小说,又不贴近人物传记或报告文学……别说四不像了,八不像也有增无减。它,糊塗到这个份上,使我写兴大减。今翻旧册,又找到了它。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嗨!这么多文字啊,今天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了。把它扔了,可惜,也太不诊惜自己的劳动果实了。人老了和小孩一样对时间很敏感,一岁的孩子,一年不見,高好多了,会叫妈、爸、爷、奶等说好多话了。老人一样,如我,思想僵化程度的加速度远比十年前快得多。所以,去年写的東西今年就很难再写出来了。为了诊惜这份劳动,不管它是好坏,我还是愿把这八不像放在太阳下晒晒,让它吸收点阳光,补补钙。下靣,就书归正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